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各行各业都在其发展的冲击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树立新的互联网理念,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长远发展。图书管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在不断推行和完善着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
引言
互联网所带动的信息化模式能够更好地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同时可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已较为广泛地开展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但管理成效不佳,需要解决当前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进而有助于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此来提高图书在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是提升图书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一般来看,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比较多的,各类书籍较为庞杂,再加之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做好信息化建设成了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进行科学化归类、整合以及汇总等,并且还能够在复杂多样的图书中及时找出读者需要的图书,这就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促进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而且通过信息化管理,还能够通过信息设备及时为读者推送图书信息,采用公众号等形式对图书馆的动态进行发布,这就有助于对图书馆动态进行跟踪和关注,促进图书馆作用的更好发挥。
2、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共享性,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发布,与其它的图书馆进行互通,或者通过相关的平台对图书资源进行上传等,这就能够促进资源得以更好地共享,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另外,通过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对图书的阅读形式进行丰富,比如采用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对图书内容进行呈现等,这就能够使得图书的供应形式更加多样,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信息化建设理念滞后。毋庸置疑,理论对实践起到指导性作用,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只有拥有先进合理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图书管理信息化才能顺利实现。但是从现阶段来看,信息化建设如何开展、建设形式如何确定都还是未知数,很多图书管理人员自身对这些问题也没有先进独到的见解。更有甚者,一些图书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劳心劳力的无用功,不愿意在工作中大胆突破、尝试创新,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始终抱有怀疑态度,如果这种建设理念的落后问题得不到解决,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取得发展。
2、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伴随着网络发展的话题之一,自始至终受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改善读者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应关注信息化的安全问题。现实的推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在网络安全防护重视程度并不高,往往只是参照最低标准进行开展相关工作,更多的是真正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才开始亡羊补牢。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另一个方面不利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三、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增加图书信息化管理硬件投入。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需要必备的硬件设施,这是保障图书数据得以高效存储的重要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的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搜索仪器及交流平台,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器来调取图书相关数据信息,通过为读者提供搜索仪器来满足他们查阅所需书籍的需要,最后需要借助交流平台来为读者创设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在投入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的过程中,同时需要注重安全设备的配置,以此来更好地维护读者个人资料,避免由于安全设施不到位而导致读者信息被泄露。
2、强化图书信息化管理软件支持。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进行除了依托一定的硬件设施,还需要必备的管理软件,这是保障计算机技术得以高效运作的重要基础。首先需要构建专业的管理系统,并做到日常更新,以此来满足读者在查询图书信息时的需要。其次要开放外界系统和喜好分析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读者的服务能力,而且可以做到对图书资源的借出和归还记录,以此来保障对图书资源的高效管理。
3、完善图书管理信息资源体制。图书馆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查找信息提供了服务,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服务,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图书管理信息资源体制进行进一步地完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参照读者的需求,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多元,更多层次的服务。
4、提升图书管理者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本质上离不开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只有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在工作中才能尽快接受全新的工作理念,并且明确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实际内容和方法,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水准和质量。另外,对于在职的、工作能力不过关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图书馆方面需要安排和组织他们接受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活动,提升他们对信息化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强化相关考核工作,对经培训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二次审查,使他们的信息化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有质的飞跃。
5、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做好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这是保障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参加计算机技术的集中学习,通过对图书管理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来为他们普及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而引导他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6、做好安全建设。安全建设也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虽然能够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有利的作用,然而也往往会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果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注重安全建设,那么势必会导致图书信息面临较大的安全威胁,无法保障各类图书资源的安全性。第一,做好信息加密工作。为了对计算机或者图书馆平台中的各项资源数据进行保护,可以采用网络加密技术,比如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密码或者口令等,避免非法用户的进入,降低恶意攻击的可能性。第二,做好入网访问控制工作。通过入网访问控制,能够对明确用户是否得到了入网允许,并对其入网的时间、位置等进行明确,从而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安全威胁。第三,要做好病毒防治工作。病毒的传播途径往往是比较多的,且传播的速度也比较高,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很容易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必须要做好病毒防治。要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定期对计算机中的垃圾文件进行清理,避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邮件等,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在开展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软硬件方面的支持来更好地开展这一建设工作。相较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言,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要,同时有助于提升图书管理系统的完善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董志超.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2019(1):30+44.
[2]索晓欣.试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7):77-79.
论文作者:傅景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图书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互联网论文; 读者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图书馆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