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单冬业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单冬业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221000

摘要:计量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元件,在整个电力系统及先关电子元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带来有益借鉴。

关键词: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

1 电力系统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精确度现场测试现状

1.1 传统测试方法

通常来讲,在以往的电压互感器精确度计量工作中,我们能够从众多的数据中获取下面一些结论,电力系统主要是在传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的,其准确度并不高,电流互感器在现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电流经过升流器、电源以及调压器等一系列设备以后会产生一次回路,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并且相关设备也是相当笨重的,这样对于现场测试会造成严重的误差,以下面的情况为例,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先对一次电流进行测试,电流为1000A,其升流器的容量大约是10kVA,质量为50kg 至100kg 不等,还有标准导线以及标准调压器等设备,整体质量大约是300kg,在试验中选择电压互感器为220kv,因此需要选择升压器的质量至少在1000kg 以上,如果没有任何的起重设备,那么就会造成工作量大增,不能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1.2 电子式现场检定装置

通过以上的事实表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并且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测量,在电子式现场检定装置中,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质量较轻,将所有相关设备的质量加在一起,整体的质量只有20kg,与传统的装置相比较可以说是很大的突破,准确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是仪器在电流互感器的基础上被施加了二次电压,紧接着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对具体的工作状态加以模拟,最后再将相关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

2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模型

2.1 运行机制分析

本文以互感器电测设备为例,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具有性能优势,在价格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装置基础结构中,不仅配置了电压感器和升压器,要配置相应的调压器和2 级微机互感器,从而有效对1S到0.2S级进行检定,并且能保证电流比控制在25A-8000A。装置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结构升级和改装,确保二次负荷的有效读取,并且能一定程度施工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减少测量的重复性。也就是说,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是利用电流互感器低压外推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测定,从而运行测量误差原理,借助对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整合,能有效将电流互感器按相同误差的电流互感器进行检定,提高检定的整体效率和运行有效性,并且积极落实互感器的控制价值。技术人员要在高电压下对空载误差进行集中的测定,从而提高测定系统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并且保证相关信息处理效果的实效性价值,也为整体处理结构的综合性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外推到低压参数结构,并且能直接显示被校电流互感器误差。

2.2 误差分析

在对误差参数进行综合性分析的过程中,也要对相关体系和运行模型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数据结构和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深度处理相关信息的管控效果。第一,要对传统测试装置综合误差进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13-19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相关要求,对具体误差参数进行细化分析和集中界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被检互感器误差的数值要在标准互感器测量误差的20%以上、校验仪引起误差在10%以下、外磁场引起的误差在20%以下、负载箱引起的误差在20%以下、数据处理及电源频率引起的误差在20%以下等。另外,在对均方根进行误差限分析时,其综合误差要在被检互感器误差限的30%左右。只有保证相关参数和数据分析机制符合常规化要求,才能建立健全完整的误差体系。第二,我国国产电子现场对于相关结构的检定装置,要进行综合误差的分析,确保相关分析机制符合标准。其中,若是负载箱缺失,就会导致系统出现6%的误差;若是差值回路缺失,则会导致系统内出现5%的误差;若是系统内测试参数增加,则会引起10%的误差;若是系统内整体运行结构和管理框架受到外磁场影响逐渐增大,则会导致其出现5%的误差。正是基于此,在对相关参数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同时,要保证各项均方根相加,从而有效计算综合误差,数值参数为32%。

3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

3.1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颖应用测试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较多,都会对整体管理结构产生制约性影响,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管理模型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其一,在现场测试过程中,测试装置不先进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测试装置自身的精确度得不到有效校对。机器自身的测量水平和测量精度不能完全符合实际需求,管理模型和技术控制操作流程也存在缺失,这都会严重影响现场测试技术的实际水平,使得测试项目产生误差。其二,在测量机制建立后,电子装置现场测量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误差,除去仪器测量水平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会出现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也就是说,尽管仪器是新型仪器,但是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不足,在设备安装和装置工作模型建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认知和系统化管控。特别是在电流互感器工作时,若是出现仪器碰撞问题,就会对实际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其误差数值也会相应增大,并且会存在严重的阻抗问题。其三,在管理模型建立后,对于基本信息的分析机制和管理效果不足,都会导致测试技术无法发挥实效性,技术模型也不能完全符合需求。

3.2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优化对策

针对相关问题,管理部门要积极架构更加有效的处理和优化措施,提高仪器水平、人员素质以及信息管理分析能力是整合项目额重要措施。第一,要强化现场装置的实效性,确保管理模型和控制体系的完整度,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和项目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更加稳定的电力计量传感器控制措施。在仪器选择方面,要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有效管理和综合性控制,确保其运行机制符合测量习惯,从而提高自动化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升级,保证技术指标结构和技术操作流程的完整度。第二,要提高人员素质教育,针对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专业化培训计划,保证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在了解电力计量互感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被校对的电力互感器进行二次施压,从而减少误差。第三,要积极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对网络误差进行综合性校对和集中管理,保证管理效果和独立设备处理效果的有效性升级。并且,要对电力计量设信息供应处理机制进行综合性划分和处理,确保最重要信息、重要信息以及一般信息等能够得以全面优化,并且实现有效分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企业要针对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并且建立健全有效的处理方案和管控措施,确保应对体系和管理渠道的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优化系统,并升级基本动力,从根本上减少实际误差,优化现场测量项目的综合性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帅.浅谈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J].电子世界,2016(23).

[2]杜斌峰.电力系统计量中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3).

[3]朱梦梦,何兆磊,陈勇,et al.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现场计量精度误差测试研究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7(5):156-158.

论文作者:单冬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单冬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