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论文

漫谈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论文

漫谈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

孙蓓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 梁漱溟早期的思想经历过几次重大转折,从功利主义倾向到佛教的出世,最后他发现儒家的生活是最好的“住世”方式。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特征是“人类理性开发的早”,是彻头彻尾理性的发挥。中西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是理性发觉的早晚的区别。他出于文化认同的心理,致力于为中国文化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 梁漱溟;中国文化;理性

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官宦之家,其家族谱系可上溯至元代忽必烈的第五子之后[1]14。到了他父亲梁济这一辈,虽也做过几年京官,但家族中衰的颓势已无法逆转,祖辈昔日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已是过往烟云。梁济早年受西方思想影响,在梁漱溟的教育上较为开明,他不让私塾先生教其儒家经典,而是送梁漱溟进入新式学堂学习,直至其中学毕业。这一学习经历影响了梁漱溟的一生:“我自十四岁进入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总论我一生八十余年(指十四岁之后)的主要精力心机,无非都用在这两个问题上。”[2]5

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表明,使用语法隐喻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科技英语这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这种相互转化使得语言描述客观化,符合动物学科语言的行文简练正式、陈述客观、结构严密的文体特征。例如,

梁漱溟的早期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是从十几岁到二十岁左右,这一时期他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试图为民族的出路出谋划策,他以用功利的思想来衡量是非,先是向往君主立宪,后又同情革命,甚至要求消灭私有制度,以他的“社会主义”来救治时病[1]20。这个时期的梁漱溟经历着外界的动荡,思想变化极快,并且毫不关注文学、艺术、哲学等,只专注于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虽灭,但百姓依然困苦,时局依然动荡,社会依然残酷,只不过是掌权者由这一批换成了另一批。梁漱溟的社会理想未能在革命中实现,反而带给他更大的失望,他的精神充满痛苦,既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也找不到精神宣泄的出口,在这种状态下,他的思想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这一阶段大约从他20岁起到29岁放弃出家时为止[1]21。由于社会问题解决无果,他开始转向对人生生命问题的思考。他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为思考的起点,他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苦与乐是欲望的得与不得,是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那么欲望到底出自何处呢?他认为“欲望出自主观,其或遂或不遂则视乎客观际遇;是故苦乐殊非片面地从主观或片面地从客观所得而言之者。”[1]22梁漱溟试图借助佛家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佛家主张出世,即主观精神由迷惘到顿悟,从红尘的漫漫苦海解脱至无烦恼的境地。欲望虽产生于主客观之间,但在不放弃肉体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主观的精神方面寻求解决,通过心来调节欲望,最终消灭欲望。梁漱溟在29岁时决定放弃出家,这一阶段他在思考关于生命如何“住世”的问题[1]23。梁漱溟在经历出家,放弃出家之后,以他自身的经历证明:出世并非生命得到解脱的唯一途径,“住世”的方法同样也能求得生命的解脱,最好的“住世”方式便是儒家的生活。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现代性的入侵使得中西之间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日益加剧,众多的变法改革被提上日程,但它们都以失败而告终。连连失败的运命促逼着国人对于中西文明的讨论与反思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因民族的危机而成为众矢之的。梁漱溟在中西文化之争的问题上,认为二者之间并非“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的关系,而是主张中西文化应当相互理解,而非相互否定。“在梁漱溟看来,任何一家文化都有其纵横关系。从纵的方面看,它有自己的历史、现在和将来;从横的方面看,它居于世界文化总关系之中,占据有自己独特的地位。”[1]64他将这种观念融入到对文化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当时饱受诟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之中,期望为中国文化开辟出一条道路。

照梁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彻头彻尾就是理性的发挥”[1]110。正是植根于理性的力量,历史的风雨才没有让他凋零。那么梁先生所指的“理性”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他首先区分了“理智”与“理性”。“植物定于一所,摄取无机质以自养,动物则游走求食,动物之中,又有节足动物之趋向本能,脊椎动物之趋向理智之不同。趋于本能者,即生下来依其先天安排的方法以为生,反之,先天安排不够,要靠后天想办法才能生活者,则是理智一路。”[3]110人类从本能生活中解放出来,减弱身体感官对于具体事物的本能的反应,行为之前有犹豫或冷静的过程,“知识即于此产生,更凭借知识以应付问题”[3]111,这就是理智生活的样式。而理性是一种通达平静的心理状态,它不会偏私,以一种超越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经历着漫长的人生体验,以这种心态去生活,去寻找生活中的“对”,不断向上,不断求取,却不忘保持本心。[1]115理性虽然是人类的特征,但并非天生完满,会随着人类社会生命的发展而再次开发。社会生命的发展可类比为个体生命的身心发育成长,是随着文化的发生开展而发育成长的。在这一层面上,中西方文化确有不同,“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短于理智”[3]113。若以人的心身发展为喻,西方文化是从身体出发,循序渐进,理智发达但理性自觉较晚,所以西方文化工具发达,征服自然的成绩斐然,却缺乏对生命本性的正确认识,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因而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分裂对抗。中国文化则像是一个早慧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智慧却早开了。它超越具体的历史情境,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这种早慧的特征却反过来抑制“身体”的发育,从而造成身体发育的不完全,以至于智慧也未能完满地发育好。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未能自觉演进到近代的原因总归于理性早启,文化早熟,这是中国文化弊病的来源,在不恰当的时机产生了不合时宜的思想,这种早熟的文化使得我们不能轻易根除。更不能沿着原来路独行,我们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为中国文化找寻一条新的出路。

文化自信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并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唯一途径。第四单元文化自信框题进行的是对概念本身的教育,真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还需贯穿在整本书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依托学案和理论进行讲解,导致教学中依旧以教师为主导,讲授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缺少实践性,这恰恰违背了高中政治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初衷。正如书中第一单元所提到的那样,“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产生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创造并发展文化。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出于一种危机感和使命感,在他看来当时世界已成西化的世界,中华文化的存废已到生死攸关的程度,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文化发展方向。不管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还是《中国文化要义》,或者是他在此期间公开发表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他都将大部分心力集中于对中国文化特征的探讨。他想要说明中国文化跟不上现代化的进程,并非意味着中国文化毫无作用,西方文化发达,但其弊病也非常明显,所以梁漱溟主张要让中国文化“翻身”,并且和西方文化一样成为世界文化。要使中国文化“翻身”,第一阶段便是全面承受西方文化。梁先生的“全面西化”是指“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核心的西化”[4]54,“民主”和“科学”之下蕴含的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根基,即个体精神,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特质,这种特质产生了向上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的调和持中特质若无西方文明的野蛮入侵,是很难自觉生发出这种精神的。在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情境下,中国文化若想“翻身”,不能再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而要改变,要在别人掌控的世界里曲线前进,然后才能将中国文化重新拿出来,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不过,中国文化要“翻身”面临的是一个西方文化占据话语权的世界,这不是靠自己一厢情愿的努力就能实现的事情,而是需要别人的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以别人的话语、体系来表述自己的东西,这就间接造成了中国文化无法自我表述的窘境。显然这样的境况下,中国文化的“翻身”之路已然遥遥无期,所以梁漱溟后又主张放弃全盘西化而“往东走”。

梁漱溟一直强调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要在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他自身并没有西方的生活经验,又没有足够的西学素养,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自然就不免隔膜,这也许是他的研究结论被批判的缘由。梁漱溟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只是由于生活经验的欠缺难以达到时代的高度,但其独立思考之精神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值得尊重的。

参考文献:

[1]郭齐勇 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罗志田.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J].近代史研究,2016(6):49-68.

标签:;  ;  ;  ;  

漫谈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