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彩霞[1]2004年在《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依据心理学的规律,学生的各种表现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智力因素通常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对所学知识起着吸收、消化、加工、储存和转换等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它要通过认识系统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各级各类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地理学科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中学教育中唯一的一门以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也是促使学生明确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在地理教育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在地理教育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够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其次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施,最后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地理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由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意志品质和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组成,而且它们共同组成了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各个子系统——引导维持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和定向系统。这些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地理教育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必须讲究整体性原则、同一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结合学科特点的原则。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这一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和教师,所以培养和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利用教师个人魅力来实现。本文的实践部分是针对96名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所具备的非智力因素较差的现实情况,通过地理教育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意志品质、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几个方面进行有目的地开发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得96名学生所具备的非智力因素有了明显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他们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激励、维持、加强和促进等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刘媛[2]2009年在《新课程高中生地理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理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任。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在培养高中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当前,在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认为高中生地理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的研究对推进新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非智力因素看作一个集合,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研究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从非智力因素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培养对策,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指出已有研究的成果、不足以及对本课题的启示。此外还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第二部分,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探讨。该部分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本文对非智力因素的内涵界定、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及支持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该部分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课改区与非课改区高中生地理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总体现状,旨在找出当前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第二板块为课改区与非课改区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旨在找出:随着课程改革,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否得到发展、得到怎样的发展、课改中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有哪些。本部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地理课改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地理课程改革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第五部分,地理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实做探讨。此部分运用前文提出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数据分析统计,证实了前文提出的若干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第六部分,结语。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
赵玉慧[3]2014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显得日趋重要。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文章认为在地理教学中采取多种策略培养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形势下,提出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地理教学中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现状中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调查过程中高中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概述章节中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研究所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现代教育学理论基础。第叁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地理教学中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主要包括对高中生的动机、兴趣、意志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这五方面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地理教学中高中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以利用地理课程资源为途径提出了培养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策略中主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资源针对性地培养高中生在动机、兴趣、意志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习惯这五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最后,文章通过结语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
许洪珍[4]1995年在《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情感和兴趣培养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智力因素在地理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和智力因素紧密相联、融汇一体,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看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凡是学生智力的发展,都渗透着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激素”。因此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因为任何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不是由智力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并在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在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
[1]. 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D]. 卢彩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新课程高中生地理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D]. 刘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3].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D]. 赵玉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 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情感和兴趣培养的体会[J]. 许洪珍. 通化师院学报.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