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试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马建伟[1]2000年在《试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这是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随着国际风云变幻和21世纪的到来,研究如何真正“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生存与发展及完成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79年来,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在简要回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基本历程的前提下,重点阐述这一时期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做法和基本经验,并就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汲取这些经验教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探讨,表明了自己的拙见。

甘守义[2]2016年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要求适应时代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善用之治理国家,从而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的现代化转向非物质层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软实力的现代化。对我们国家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自提出之日,就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顺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在宏观层面上,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微观层面上,通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本文总体研究框架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以领导干部为主体,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目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哪些不适应→如何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进路。全文自国家治理现代化及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之理论阐释始,深入探寻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历史实践、国外经验,至提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方略对策终。努力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并使之体系化,力图建构从理论推进到实践创新的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以期对我们党的执政实践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全文整体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内涵与内在关联。在分别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背景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剖析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自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时期的历史发展。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深刻教训。第三章,以某地部分领导干部为样本,采取实证方法,开展定性定量研究。着力发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治理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人本化、方式文明化、规则法治化等新要求对当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提出的诸多新诉求,发现现实困境,探究有效成因,设法破解难题。第四章,梳理并汲取苏联、东欧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探析并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关于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对我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有用的启示。第五章,在前文阐释基础理论、梳理历史进程、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两大总目标交相辉映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契合、双向互动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建构。提出要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健全权力运行体系,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应责能力;加大法治实绩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等对策建议,形成从思想到行为、从权力到责任、从制度到能力的闭环可行路径。总结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理解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二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选取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参与国家治理、提升依法执政能力为研究对象,拓宽了研究领域;三是在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初步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计指标、注重实际运用,力图以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公正性推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科学性、权威性。

唐厚裕[3]2007年在《试析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连续犯“左”倾错误的原因》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连续犯"左"倾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政治角度看,自身不成熟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根本的内外因。这种不成熟表现在思想上是理论准备不足,尚未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表现在政治上是驾驭局势能力差,制定不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盲目听从共产国际的指导;表现在组织上是缺乏完全自主权,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干部路线。

包心鉴[4]2014年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和制度化建构》文中提出协商民主的实质是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在当代中国,发展协商民主,对于沟通多元化政治价值诉求,形成民主政治发展合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适应社会成员平等性政治价值期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政治生态协调和谐,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实现由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尤其具有极其广远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协商民主制度化。要坚持人民民主、平等对话、多层推进、和而不同、和谐共进等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大众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构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廖洪兰, 刘兴萍[5]2015年在《高校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当前,高校在党员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发展、发展党员考评标准过于单一、忽略对入党动机的筛查和引导、受到形而上学发展模式的阻滞等问题。高校应通过严把入口关、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入党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入党动机的筛查和引导、建立完善党员发展机制等多维路径来实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控制。

吴爱英[6]2010年在《强化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大力加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文中研究表明这次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全国监狱劳教工作先进集体和

吴爱英[7]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文中研究表明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司法行政工作,部署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昨天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吴爱英[8]2009年在《在预防犯罪研究所调研时的讲话》文中提出(2009年2月4日)今天,我和部里几位同志到预防犯罪研究所,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调研。2009年春节刚过,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去年9月以来,司法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前已经进人整改落实阶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部党组成员都建立了联系点。预防犯罪研究所是我的联系点。刚才,看了预防犯罪研究所发展历程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展览,爱东同志作了工

孙温平[9]2010年在《关于当好监狱政委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监狱政委监狱系统设立政委来源于监狱系统归属公安部管理时期,1952年6月30日公安部通过的《第一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决议》指出,“建立劳改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必须在农场、劳改工程队、工厂、矿场中,分别按需要设立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及其他必要的政治工作人员。”~①1954年9月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劳改作部门政治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劳改工作部门政治工作的意见》,1954年11月,

刘江华[10]2010年在《加强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加强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加强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是促进民警认真把握监狱工作特殊规律的本质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纵观新中国监狱行刑史,尽管我国监狱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但经60年艰难而曲折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监狱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其突出的成效是研究机构与组织纷纷成立,研究队伍不断庞大,研究活动如火如荼,研究文章与学术专著不断形成。在此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参考文献:

[1]. 试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D]. 马建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甘守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

[3]. 试析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连续犯“左”倾错误的原因[J]. 唐厚裕. 世纪桥. 2007

[4].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和制度化建构[J].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高校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控制研究[J]. 廖洪兰, 刘兴萍.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5

[6]. 强化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大力加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J]. 吴爱英.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

[7].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J]. 吴爱英.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

[8]. 在预防犯罪研究所调研时的讲话[J]. 吴爱英.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

[9]. 关于当好监狱政委的几点思考[J]. 孙温平.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

[10]. 加强学习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 刘江华.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

标签:;  ;  ;  ;  ;  ;  ;  ;  ;  

试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