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进展论文_陈祥,王利民

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进展论文_陈祥,王利民

陈祥 王利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寰枢椎脱位是脊柱外科的重大疾病,寰枢椎连接头颅和颈椎,与椎动脉、延髓及上位脊髓关系紧密。炎症、创伤、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是主要的病因。患者常因疾病自热进展或者是创伤加重,出现严重的临床结局,包括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常需手术治疗。完备的术前检查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达到解除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后路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122-02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上接颅底下接颈椎。炎症、创伤、先天发育畸形以及肿瘤等因素造成寰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解剖对合关系,称为寰枢椎脱位或寰枢椎失稳,压迫上位脊髓和延髓。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创伤导致的寰枢椎脱位致残率高达60%~80%,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2]。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一大难点。后路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常用的手术方案。主要包括钢丝或钛缆固定术(Gallie融合术和Brooks法融合术)、Magerl螺钉技术、Apofix椎板夹固定术、侧块螺钉、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枕颈固定术等。

1.Gallie融合术和Brooks法融合术

是较经典的两种钢丝或钛缆固定术。适应症包括寰椎和枢椎后柱完整的寰枢椎不稳、齿状突骨折和寰枢椎脱位。Gallie融合术是将对折后的钢丝或钛缆从寰椎后弓前方穿过,对折处套在枢椎棘突上,并放置合适大小的单皮质自体骨与后弓和齿突之间。Brooks法是将对折好的钢丝或钛缆于两侧分别穿过后弓和枢椎椎弓前方,放置两块矩形单面骨皮质的楔形自体髂骨脊骨块,拧紧钢丝固定牢靠[3-4]。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穿钢丝的过程中容易损伤脊髓,并且抗侧方移位和抗旋转能力较差,易导致植骨的融合率降低,术后需维持长时间的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所以现在单独使用上术式者很少。

2.Apofix椎板夹技术

它利用椎板钩加压夹紧钩住的椎板,达到稳定寰枢椎的目的。优点有植入物系统操作简单,抗拉张力和抗压缩作用较好,与钢丝固定相比抗侧方移动和轴向旋转作用较好。但对于上颈椎后部结构不完整、复位不理想、严重骨质疏松、术前有旋转脱位的患者应用局限,且抗旋转仍不理想,依赖坚强的外固定。故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Magerl技术[5-6]

又称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该技术首先由Magerl提出,采用2颗穿越两侧寰枢椎侧块的螺钉固定。该术式对寰枢椎旋转活动的控制较好,对寰椎后弓缺如者也适用,但对置钉技术要求较高,并需要术前寰枢关节复位满意,否则易损伤椎动脉。其他禁忌基本同Apofix椎板夹技术。术前必须行薄层CT扫描以了解枢椎椎动脉孔的变异情况,如存在Ⅱ型椎动脉孔变异(内挤高跨型),则不建议采取该技术。Magerl技术可单独应用,也可以和后路钢丝、椎板夹等联用,如椎动脉一侧变异患者。

4.寰枢椎后路椎弓根(侧块)钉棒或钢板内固定术[7-12]

将螺钉分别固定在寰椎和枢椎,再利用钛棒(板)连接螺钉,由于进钉角度小,固定前不要求解剖复位,且无须持续X线透视,在技术和性能上有明显优势,已逐渐成为寰枢椎后路固定的主要术式。寰枢椎后路螺钉技术最早由印度学者Goel和德国的Harms提出并应用的,故这一技术又称Goel-Harms技术。Goel-Harms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进行寰枢椎固定,然后用钛棒(板)连接。该术式最大的优点是螺钉固定在寰椎和枢椎可分别获得两个强有力的锚定点,然后通过钛棒(板)进行寰枢椎的固定。与以前的技术相比,不仅固定的强度大为提高,而且还通过钛棒(板)实现了提拉复位。但实际上,由于椎动脉在上颈椎变异的多样性、复杂性,很多情况下寰椎或枢椎不满足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条件,因此又出现一些改良的术式,如枢椎椎板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寰椎椎板钩等技术。对后路寰枢椎手术,我们要根据上颈椎区域椎动脉孔的变异情况灵活地选择固定方法,以免造成椎动脉损伤。

5. 枕颈固定术[13-14]

寰枢椎脱位行手术治疗时应尽可能行短节段固定与融合,以保留寰枕关节功能,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但对于先天性寰枕融合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以及合并寰枕部失稳或寰椎后弓破坏,无法进行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则不得不考虑枕颈固定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枕颈固定系统有多种,如AO枕颈固定系统和三叶草枕骨板系统等。行枕颈固定手术时应在保证固定强度的情况下尽量短节段固定融合,尽可能止于枢椎。

【参考文献】

[1] Yang SY,Boniello AJ,Poorman CE,et a1.Are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J].Global SpineJ,2014,4(3):197-210.

[2] Jain VK.Atlantoaxial dislocation[J].NeurolIndia,2012,60(1):9-17.

[3]尹庆水,夏虹,刘景发等.Magerl和Brooks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7):407-409

[4]刘晓岚,周志宏,罗为民等.改良Magerl联合Gallie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3):148-150

[5]王永庆,刘波,田伟等.对不能完全复位的寰枢椎脱位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杂志[J].2004,84(8):649-652

[6]蔡贤华,陈庄洪,黄继锋等.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2):159-160.

[7]钟世镇,夏虹,刘景发等.寰椎侧块后路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9):888—891.

[8]党耕町,阎明,周海涛等.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J].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杂志.2003,13(1):7-10

[9]马向阳,钟世镇,吴增晖等.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8):1238-1240.

[10]马向阳,刘景发,钟世镇等.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l(6):554-555.

[11]马向阳,钟世镇.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5):274-276.

[12]瞿东滨,徐达传,钟世镇等.枢椎椎弓根及其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17(2):153-155.

[13]昌耘冰,尹庆水,刘景发等.Cervifix内固定系统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5):534-537.

[14]倪斌,杨永林,贾连顺等.枕颈CD内固定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18-20.

论文作者:陈祥,王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进展论文_陈祥,王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