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待续)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待续)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待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同志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下面我根据自己学习《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体会,谈谈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新创造,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丰富和新发展两个方面。不论是新概括新创造还是新发展,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结果,都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创造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9 页)他还说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他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概括和新创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地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同上书,第269页), 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164页)“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同上书, 第312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指示精神, 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并据此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形成。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谈话,以及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等方面。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社会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比较低,而且发展不平衡,与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等等。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起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纲要》对这个特定阶段的主要任务作了精辟的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的理论概括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经过一个很短的过渡时期,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与共产主义同一类型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开始的时候,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后来,他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比较长的相对独立于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一直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声称已经建成社会主义,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一直到70年代,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仍然停留在从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若干个阶段的角度提出和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而对经济文化基础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导致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普遍发生不具备条件时急于向更高发展阶段过渡,搞快过渡、穷过渡的失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同于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它不是单纯从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经过若干个阶段的角度提出问题,而是以生产力为基点,通过全面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指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但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强调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但又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这样的认识角度和认识内涵,与过去各种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比较,是一种新的理论概括和创造,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过去长期以来,由于受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影响,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主要根据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去理解;二是主要从社会的具体形态即特征去认识。因此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单一的公有制、就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文革”期间,“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把社会主义与富裕对立起来。

邓小平同志通过反思、总结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上书,第63页)“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同上书,第139页)他说,总结过去的历史,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同上书,第223页)这事实上提出了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结合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批判“四人帮”的谬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否则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同上书, 第172页)“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 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同上书,第265页)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成熟了,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作了高度的的科学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上书,第373页)短短五句话,浅白易懂,但却是厚积薄发, 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有两层含义: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这二个方面的内涵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必须全面地理解、把握和实践。偏于哪个方面都会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不是否定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强调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 ”(同上书, 第116页)又说:“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 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3页)他还讲到,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没有违反社会主义的原则,“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9页)

在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他又提出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赋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容。比如,对公有制、按劳分配,不能像过去那样狭隘地片面理解,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原则要坚持,但要大胆探索、创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既要照顾公平,但要强调效率第一,不能把按劳分配搞成平均主义;在初级阶段,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要改善党的领导,搞好执政党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等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虽然邓小平同志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那五句话,经典作家们都曾经说过,但却从来没有人像邓小平同志这样以生产力为基点,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综合分析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具体特征,而忽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偏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但是,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其次,它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大胆地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思想文明成果和经验,建设社会主义。再次,它从动态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

(3)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产品经济社会,不存在货币、商品和商品交换,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按预定的计划进行。

列宁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和十月革命成功初期,基本上持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观点。但列宁在领导了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后,特别是经历了新经济政策以后,意识到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保留和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可惜列宁还来不及把这一思想理论深化、完善和系统化,就逝世了。

斯大林根据他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概念,承认了价值规律在流通领域的作用。但他否认全民所有制内部流通的生产资料是商品,否认在这个生产领域里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也否认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中的调节作用。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中,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由于理论上存在这种局限性,斯大林把在30年代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统一、靠行政命令指挥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确定为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后来还把这种模式强加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一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基本上都把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移植了过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方面虚心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总的来讲,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特别是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受苏联的影响较大,没能跳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框,同样形成了以高度集中统一,以行政命令指挥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

就这样,从30年代到7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逐渐形成并强化了一种思维定势: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把两者尖锐地对立起来。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产生很大影响,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通过认真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考察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当今时代的特征,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大胆地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6页)经过10多年的思考探索、总结概括, 邓小平同志不但作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还据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如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不正确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但也有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进行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虽然也提出过一些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但是很不成熟。一方面表现在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缺乏科学、全面而准确的认识。80年代以前主要受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因而对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诸多限制;80年代后期90年代又走向另一极端,看不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看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全盘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做法。另一方面表现在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这也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50—70年代改革迈不开大步,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新贡献。

(4)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构想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几十年,对在经济文化基础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往往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在八大召开前后,还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当代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曾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在1958年掀起“大跃进”高潮以后,头脑发热,离开了原来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提出15年超英赶美的口号,做了许多违反经济规律的蠢事,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边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一方面,他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甚至这样说:“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至少十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356页)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又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多地少,条件很不一样,原来的经济文化基础落后,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很不容易,搞建设要有雄心壮志,但又不能急于求成。他说:“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同上书,第161 页)他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问题,在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步,以1980年为基础,到80年代末,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达到500美元;第二步, 到本世纪末, 再翻一番,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000美元,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同上书,第9 页)二是“台阶式”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同上书,第255页), 强调凡是能积极争取的发展还是要积极争取,能发展的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首先,“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的任务,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战略任务。这表明“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中国这样经济文化基础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种新的探索和新的思路。

其次,提出了关于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加快发展的时候,总是强调要抓住机遇。他反复告诫我们: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不要丧失机遇。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正确反映了当代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要求。

再次,提出了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波浪式前进的思想。邓小平同志通过研究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国情特点,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同上书,第377 页)他还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同上书,第368页)这些论述堪称全新的理论创造。

最后,“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冲破了平均主义观念的束缚,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

(5)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

如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当代中国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新构想,用于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这一重大课题。“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新构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把握。首先,必须坚持以祖国统一、一个中国为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同上书,第49页)其次,中国的主体必须实行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同上书,第103页)再次, 在中国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仍然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邓小平同志说:“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同上书,第217 页)他还说:“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同上书,第103页)第四,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但是,他们从未提出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在50、60年代曾设想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留军队。这实际上蕴含有“一国两制”的思想。但是,那只是一种想法,并没有上升为理论,更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新构想,并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理论阐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第二,它把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选择政策的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这种观点: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主权一定要收回来,祖国一定要统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经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因此,祖国统一后中国的主体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基本原则,不能动摇。

在坚持祖国统一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至于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邓小平同志认为要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灵活选择。既要考虑到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又要考虑到保持这些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既要考虑到各方的历史和现实,又要考虑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别;既要考虑到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要考虑到台湾、港澳地区人民长期形成的心理状态和现实生活状况;等等。他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最理想的选择是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

第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新构想,就是从世界历史来看也是全新的创造。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府制定过这样开明的政策;没有哪一位理论家、哪一位学者提出过这样的理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新构想,对探索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今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问题也是一大贡献。

(6)提出“两手抓、两手硬”,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他在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两个文明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他还对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重要的思想,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在精神文明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大力做好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着力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等等。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把人类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并阐明其基本内涵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曾经指出过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里蕴含了共产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因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著作的计划草稿》中还提出过“政治文明”的概念。列宁则曾把社会主义文明称作“高度的文明”。毛泽东也曾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称作“文明史”。然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作家们虽然都曾在论述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方面使用过“文明”的概念,但都没有明确地把人类的文明分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没有提出和使用过这两个概念,更没有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系统化、理论化的概括和表述。

第二,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明确规定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摆上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在此之前,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们都没有过这样的概括和论述。(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待续)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