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论文_何剑波

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论文_何剑波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摘要:与普通的工程相比之下,超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较多的特点,比如: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工艺繁琐、施工工序较多、可燃施工材料多等等。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只是注意建筑主体结构,也要注重关键环节的消防管理,主要包括消防设备、易燃易爆危险材料、明火作业等等,且做好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关键词:超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

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建设在日益加快,城市中心出现大量的超高层建筑。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加大消防管理难度。为了可以有效防止施工现场出现火灾,施工单位要加强现场消防管理工作。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超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

一、当前我国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分析

(一)忽视消防设计

当前,我国大多数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都没有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只是按照施工单位要求的建筑设想和建筑布局进行设计,尚未考虑消防安全,而且有些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核和验收流程,直接投入使用,从而导致一些消防问题出现,比如:消防系统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到位等等。

(二)消防审核问题

一般情况下,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一,三边工程。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并没有提前设计工程施工图纸,而是在施工中设计图纸,有些设计人员随意改变消防设施。[1]其二,形象工程。不管是消防车道,还是防火间距,都不能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规范要求。其三,停缓建工程。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有些缓建工程项目出现没有消防环形车道、不正确的设置形式、缺少充足的疏散楼梯仪器以及防火间距不够等问题。并且有些房地产开发展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容易忽略消防安全的投资,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一旦发现火灾事故,如果不能及时灭火,对业主和开发商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装修材料导致火灾加大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装修档次越来越高。建筑装修中所使用中的高分子材料和木材,导致超高层建筑的火灾荷载是相当大的。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出现快速蔓延,既威胁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对开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四)施工单位管理者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我国许多超高层建筑都是私人建筑企业承包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素质普遍低,业务能力较弱,不符合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一些中标建筑企业因自身缺少专业的资质,便挂靠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改变,导致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也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擅自更改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降低建筑的防火性能。与防火相关的设施,比如: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栓和消防水带等等,许多施工单位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给超高层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落后的消防管理体制

现代超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当多的。一般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等等。但是现代建筑内的消防法管理人员工质体制只是延续以往的保安人员工作制度。[2]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没有定期维护、检测以上这些消防设施,也不能准确判断灭火器是否已经过期。

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易燃物品相对较多

相对于低层建筑,超超高层建筑选择的施工材料以阻燃型的材料为主,但是有些施工材料仍然属于易燃材料,主要包括木质材料、保温材料等等。[3]超高层建筑火灾荷载较大,可燃物质相当多,释放热量温度高,引起轰燃时间较短,容易产生许多有毒的气体和浓烟,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施工期间动火面积相当大,钢结构焊接点位聚集

超高层建筑工程量较大,比如: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钢结构用量超过12万吨,焊接点的焊丝数量高达2100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幕墙埋件、墙体穿孔、管线预埋等等问题普遍存在,焊接动火点较多,聚集,面积较大,存在一些消防隐患,消防监督管理难度较大。之所以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出现火灾,主要原因在于电焊中产生的火花飞溅造成防护网等易燃材料出现火灾。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预防火灾的关键点是易燃材料管理和焊接动火,这也是消防检查中主要检查事项。

(三)施工人员密集,不能及时疏散

超高层建筑中,楼体装饰和主体结构同步进行施工,施工高峰期工程施工人员的数量暴增。在主体建筑高度的施工中,以我国黑龙江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为例子,其主体结构施工楼层高度达到220米,主体工程面积是96266平方米。如果出现火灾,建筑物内的施工人员疏散存在较大的难度,并且疏散中易出现互相踩踏的安全事件。在平时的火灾疏散演习中,从建筑顶层通道到安全的位置只需要20分钟。[4]在超高层建筑,楼层高度和疏散速度是呈正比例的关系。如果楼层高度较高,施工人员疏散速度是较慢的,面对的风险较大。相反,如果楼层高度较低,可以及时疏散施工人员,降低风险。

(四)消防人员不能对超高层建筑外部进行救援

黑龙江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的楼层高度是218米,核心筒高度是180米。按照当前我国消防部门消防车的水平,登高作业的最高长度是100米。然而火灾现场的火势蔓延速度是相当快的,火灾发生时电梯井道也会出现烟囱效应。根据相关数据限显示,火灾引起的烟气水平流速达到每秒0.4-0.7米,垂直流速达到每秒3-4m。[5]在没有防护阻挡设备的条件下,在60秒左右可以直接达到180-240m的高度。所以消防人员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地面救援的时候,如果碰到超过100m 的火灾事故,外部消防车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有借助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系统将火势灭掉。

三、加强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消防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管理施工前期的各项工作

首先,提高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要求。针对超高层建筑消防方面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针对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出台一些管理制度,比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等。其次,实施消防专篇和自审。在消防专篇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电气、给排水以及建筑等等。应当在初步设计中体现专篇,并且由专业的设计机构认真完成工程自审工作。最后,制定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度。要求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消防系统的设计人员,必须要终身负责,不能推卸责任。

(二)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

一般来说,对于超高层建筑阶段消防管理,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其一,持证上岗。超高层建筑消防施工过程中,应当实行各部门施工人员上岗制度,通过这样做可以让消防监管部门在施工检查的时候,随时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书,将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到位,从而保证超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提高建筑施工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二,实施消防工程监理制度。[6]这样不仅可以在施工中监督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隐藏的安全问题。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由于超高层技术其自身的特殊性,难以进行施工管理和消防管理,这也是许多施工单位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可以改善眼前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认识到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使建筑的消防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宏浩,章杨.浅谈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J].门窗,2017(09):62+64.

[2]王伟.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08):1103-1106.

[3]黎承.超高层建筑消防供水系统设计探析[J].给水排水,2014,50(06):58-61.

[4]罗云庆.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分析与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2):1286-1288.

[5]王立,况凯骞.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案例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02):143-145.

[6]陆云.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9,25(12):48-51.

论文作者:何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超高层施工阶段消防管理论文_何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