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招商引资中纳税服务与税源培植分析论文

区域招商引资中纳税服务与税源培植分析

□文/黄 伟

(安徽省芜湖市江北产业集中区税务局 安徽·芜湖)

[提要] 招商引资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特殊工作,基于税收视角,分析区域招商引资的纳税服务和税源培植有着深远而实际的意义。本文以芜湖市江北集中区为调研对象,从产业、行业和税收构成分析其税源结构变化,同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其纳税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区域招商引资设计方案,为江北集中区招商引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招商引资;税源培植;纳税服务;江北集中区;安徽

一、江北产业集中区发展概况

江北产业集中区作为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标志性示范平台,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安徽产业崛起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打造产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呼应芜湖、马鞍山的跨江发展,成为除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之外的长江流域第五座现代化大城市。因此,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化,更是建设一座产业新城,是一个实践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地区。所以,江北产业集中区作为国家和安徽省政府重点发展的新兴地区,如何更好地招商引资、选择适合的发展产业对其本身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11]道家的前身是王官之学体制中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事实,并以保持本心不虚妄为行事规范以求所记史实符合客观实际。《汉书》中对于史官特征的表述也与历史上对史官职责与特征的描述,如“公心执笔”,“素心”都是要求史官能够排除外部干扰,以清净,无欲的内心记录历史事实。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王官之学的体制下也是一名史官,老子在担任史官这一职业的前提下积极通过自觉考察,自主选择,自觉涵养,自觉践履塑造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风格。

式中:t′为crit(t)最小值时的解;c(k)是小波包系数;σ为噪声的标准差;n为系数的个数;α为调整参数。

图1 2018年分产业税源结构图

图2 2018年分产业税源结构趋势图

二、江北产业集中区税源结构分析

(一)税源结构的企业分析。从2018年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比重看,江北产业集中区不存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税收收入为零。第二产业2018年实现税收收入45,814.52万元,占比34.57%。第三产业2018年实现税收收入86,709.98万元,占比65.43%。税源贡献全部来自于二三产业,第三产业税源贡献度高于第二产业,与江北产业集中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定位是相吻合的。(图1)

自2014年至2017年之间,江北产业集中区税源结构趋势变化相对较为稳定,第三产业税源贡献度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第二产业税源贡献度维持在40%~50%之间。但是,2018年出现较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税源贡献度上涨至65.43%,第二产业下跌至34.57%。(图 2)

(二)分行业的税源结构。2018年江北产业集中区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占总税收的36.14%和26.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业其次,分别占比18.26%和12.50%,其余行业税收贡献度较低。其中,对于制造业而言,对其税收贡献度最高的企业是东旭光电与东旭威宇,税收贡献分别占全部税收的28.63%与5.81%%,占行业税收的75.41%与15.29%。批发与零售业中税收贡献度最高的是海螺物资,占总税收20.15%,行业占比32.47%。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江北产业集中区税源结构较为合理,税源结构多元化,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表1)

从江北产业集中区主要税收收入构成变化情况来看,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占据重要的地位,个人所得税次之。增值税2012至2015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自2015年以后进入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自2017年开始营业税收入已经降为零。企业所得税自2012年起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5~2017年进入稳定期,2018年又出现大幅度的激增,反映出企业收入在增长,经济效益提升。个人所得税2017年之前都没有明显的变化,2018年同样出现大幅度增长,说明2018年江北产业集中区企业效益出现明显上升,带动个人收入大幅上涨。(图3)

(三)税收结构分析。2018年与2019年,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占据将近80%的份额,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次之,其他税种占比较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增值税收入总额 61,529.33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39.34%,企业所得税全年税收收入35,322.82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22.58,个人所得税与消费税分别占比8.87%与6.80%。与全国数据相比,江北产业集中区增值税占比无明显差异,企业所得税占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消费税税收收入。(表2)

表1 2018年江北产业集中区分行业税源结构一览表

表2 江北集中区分税种税收结构分析一览表

三、江北产业集中区纳税服务环境分析

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第三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税源贡献度占据了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江北产业集中区税收收入的增加,提高税收收入的增速。同时,结合第三产业轻资产,重服务的特征,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而言建设周期短,效益高,是主体税源的重要支柱。再者,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更好地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辅助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引进第三产业有利于江北产业集中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的充分发育。

1、高端设备制造业。高端设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园区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高端设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信息密集度高,以及产业控制力较高、带动力较强的特点。高端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市场前景好,收入弹性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增长能力。此外,高端设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强,具有较强的技术扩散外溢效应。

1、维持制造业支柱性产业地位。江北产业集中区从设立之初就奠定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基调,其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工业制造业等。一方面江北产业集中区制造业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产品制造与销售渠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各方面条件都要优于其他产业,因此制造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会高于其他产业,可以提供较高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江北产业集中区制造业在财政收入中占着较大的比重,税源贡献度高,是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主导型税源。因此制造业可以作为江北产业集中区的支柱型税源,优先引进制造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质税源的左右,为财政收入提供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四、区域招商引资方案设计

(一)优先引资产业考量

(三)纳税程序繁琐、费时。对于如何提高江北区税务部门的服务效率,大部分企业表示应该统一办税项目和标准,简化办税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在繁琐的纳税程序中,纳税人认为涉税文书的审核、审批环节最为耗时。说明江北区应在简化办税流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减少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走流程上浪费的时间,增加纳税人对于税务服务的满意度。

(一)线上咨询尚未成熟。江北区纳税咨询工作主要依靠办税服务厅内咨询辅导、网上咨询以及12366热线三种方式。从目前三种纳税咨询的方式运行效果来看,线下咨询作为一种成熟的咨询方式,有直接、高效、准确等特点,成为纳税人一般的首选,而网上咨询及12366热线方式均在发展初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地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纳税人对于12366热线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网上咨询答复不及时、首问责任制履行不到位;缺乏精通业务能够提供深度咨询的人员,难以满足纳税人的咨询需求。

综上,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二)重点招商企业遴选

(二)税收政策及法规宣传不到位。通过问卷可知,大部分人均表示对当前税收政策没有足够的了解,对于税收法规也没有正规公开的途径可以去学习。而他们在想要了解这些与税务有关的知识时,大部分人选择的途径只有与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沟通或者是与税收管理员沟通,主动了解的人员会通过浏览江北区税务局的网站来学习有关知识。可以看出,江北区税务部门主动提供给纳税人了解纳税知识的途径较少且较单一。

2、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江北产业集中区而言可以起到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新材料广泛应用与信息、能源、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是其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与其他产业的紧密结合,产业结构可以得到横向扩散。

图3 2012~2018年江北集中区主要税种税收收入情况对比图

4、交通运输业。江北产业集中区具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濒临长江,面朝芜湖港这一深水良港,有拥有发达的铁路与公路交通网,又紧邻禄口机场与新桥机场,交通优势明显,是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极佳地点。引进交通运输业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内的其他企业,提高园区内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集中区的整体竞争力。

3、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因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结合江北产业集中区的税源贡献度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税源贡献度远不如其他产业,重点招商引资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可以弥补江北集中区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短板与不足,同时又可以带来新的税收增长点。

(三)配套政策设计方案

Have always been around for me even when I was bad,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历年来的招商政策、各产业优惠政策等进行全面梳理,对符合当前招商形式要求的政策予以继承,对新出台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吸收借鉴,明确优惠政策保障(财政奖励、规费减免、一事一议等)。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各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尤其是要明确政策的兑换条件、申请手续和办理流程。要着力破解“优惠政策兑现难享受难”的顽疾,本着“当减则减、应免尽免”的原则,充分把政策用足用好,提高政策落地效率。

近年来,随着农业绿色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减肥增效等政策要求下,农资行业正在不断转型升级,在减少肥料生产量和使用量的同时提升其利用率,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大量元素肥料产品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升级,传统肥料应用缓释和稳定技术以及与液体肥结合等都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尿素等传统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并适应农业绿色现代发展的要求。

曾经打动过我的那个人,因为我想吃凉拌海蜇,第二天见我的时候,就端出来一份亲手做的凉拌海蜇,还说:“不知道海蜇需要泡,买回来后,问了做法,就用水泡着,隔一会儿就过去看看。”我认真地吃了这份海蜇,那也让我觉得有希望。海蜇咬起来“咯吱咯吱”的,分外有劲儿,那是我很难忘记的一种味道。多年以后,我总是记得这份海蜇,还有那个隔一会儿就去看看海蜇有没有泡发的人,想起她小心翼翼打开捆住的碗,或者用手稍微碰碰的样子,海蜇莹莹,水很清澈。我想那个时候的那个人,等待海蜇和等待着我,都是幸福的,也是爱我的。

2、做好土地保障。一是统筹谋划资源。对江北区闲置招商资源进行整体排摸,排查梳理区内闲置厂房、集体闲置资产、可用土地、可流转农田和山林等资源。坚持在整个江北区内一盘棋谋划,立足产业发展导向、属地资源禀赋,对排摸出来的闲置招商资源,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谋划包装。二是争取净地出让。力争在招商项目推出时已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并落实好土地指标,确保招商项目在正式签约后能够尽早进入国有土地招拍挂流程。三是优化资源配置。让稀缺的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高新大”的招商项目。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制度和承诺制,进一步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钧.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调查与思考[J].税务研究,2018(11).

[2]娄爱花,柳玉琪.“营改增”后地方税源培植浅析[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3).

[3]李华.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税收体系构建与减税降费再推进[J].税务研究,2019(5).

[4]魏萍等.基层税务数字人事现况分析及完善建议[J].税务研究,2019(5).

[5]刘文龙,唐金萍.新时期我国纳税遵从度提升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60).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23日

标签:;  ;  ;  ;  ;  ;  

区域招商引资中纳税服务与税源培植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