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研究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研究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研究

易金利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 在看似险象丛生实则花团锦簇的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进行转型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与新闻职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也利于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速度与受众覆盖面积,实现创新发展与长远发展。然而,随着“民生热”的席卷,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在内容取材、传播形态方面也产生了全新变化,其内容来源与选题方向更为丰富广泛,传播形式与话语空间也趋向多元发展。因此,民生新闻应当不断求新立变,要坚守内容为王、创作有深度、有广度的民生新闻内容,也要积极进行媒体融合、革新传播形态。

关键词: 新媒体背景;民生新闻;新变化;新发展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解读方式吸引了不同年龄与社会层次的新闻受众,以真实亲民的新闻内容与聚焦维护百姓根本利益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与支持,以坚持“内容为王”“民生本位”的新闻制作理念得到了新闻受众的关注与信赖。然而,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给民生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民生新闻应当在新媒体背景下不断求变,加快民生新闻传播革新步伐。

1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下我国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对媒体产业的发展理念与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生新闻行业长远发展。

在农村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逐步消除政策上的差异、标准上的差距,促进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使得全县各行政村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例如,设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文化室等;支持医养结合设施、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提升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为反映民生民意与体现民情的新闻报道,民生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其内容取材、传播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民生新闻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进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信息良莠不齐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负面舆论、消极文化在网络环境中滋生蔓延,企图改变社会共识与主流文化价值。作为兼具弘扬社会正气与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功能的民生新闻,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挖掘以及传播更具正能量与积极文化的民生新闻素材,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引导积极的舆论导向,促进与维护社会稳定[1]。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民生新闻行业长远发展。民生新闻受众大多数是普通的百姓,在这个“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能够根据群众需求打造出更多接地气的精品民生新闻内容,能够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增大民生新闻的传播速度与受众面积,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与长远发展。

目前,临床诊断越来越依赖先进的技术和实验室检查,而不是床边临床检查。这种理念导致了查房形式转变,从床边转换到会议室,以更方便地获得各种影像学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4]。

2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变化

无论从何种视角来看,新媒体语境下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与话语空间较之前存在明显不同,这就意味着民生新闻在传播层面上也有全新的变化。在传播形式方面,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不再仅是固定的电视节目形态或民生新闻类型,电视媒体也不再是民生新闻传播平台的唯一选择。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智能移动设备、互联网成为人民群体接触民生新闻的常用方式,各大媒体官网、自媒体平台、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关注民生新闻的重要信息载体。热度效应与用户理念驱动传播民生新闻的媒体行业不断转型,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开始朝着传统电视传播与现代网络媒体传播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逐渐呈现多元发展态势,电视栏目、微信公众平台、信息门户网站等成为民生新闻的常见传播形式。在话语空间方面,民生新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随着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与受众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各种媒体平台为公民参与互动提供了公共话语空间,人民群众的社会话语表达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彰显,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话语权。而在资本与商业逻辑的合力下,民生新闻也有了更为广泛的受众人群与自由生长的土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满足受众需求,民生新闻逐渐由“我播你看”的单向线性传播转化为“共同交流”双向互动形式,打造出诸如弹幕互动、社交平台参与等多层次互动模式,逐渐建立了民生新闻的受众参与式传播新格局。

2.1 民生新闻的内容来源与选题方向更为丰富广泛

从一定角度分析,民生新闻的本质在于从民生立场反映人民群众的大小生计,传播具有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然而,随着自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发展,流量经济成为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生存指标,媒介议程开始转化为公众议程,使得当下民生新闻内容逐渐展现出娱乐化、同质化及琐碎化等不良特征,这种现象不但加剧了人民群众对民生新闻的审美疲劳,也使得民生新闻开始朝着浅层化、肤浅化与媚俗化发展,不利于民生新闻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应当坚守内容为王,不断增加新闻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突出民生新闻的普遍性与实用性。一方面,民生新闻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容筛选体系。传播内容是根本,民生新闻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要挖掘最新的材料与内容,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民生新闻内容,多方采集线索,尽可能减少媚俗、同质等新闻题材的出现,规避不良的新闻定位,并增加受众喜爱程度高、弘扬社会新风的民生新闻内容。另一方面,民生新闻也应当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以全新视角去解读当下民生热点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3]。对于新闻内容,不但要深入细致地调查与充分考证,也要以平民化的视角理性研究民生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合理分析与阐释民生新闻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引导社会舆论,引发受众理性思考,以此体现民生新闻的深度与温度,切实提高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与关注度。

2.2 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与话语空间多元发展

随着“民生热”席卷而来,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在内容取材、传播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全新变化,其内容来源与选题方向更为丰富广泛,传播形式与话语空间也趋向多元发展。

3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发展

在看似险象丛生实则花团锦簇的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应当不断求新立变,要坚守内容为王,创作有深度、有广度的民生新闻内容,要积极进行媒体融合、革新传播形态。

3.1 坚守内容为王,内容有深度

在新媒体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受限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相对封闭性与单向性,以及受到过去民生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的深刻影响,民生新闻在内容层面存在着诸多亟待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生新闻的内容来源相对狭窄,过多依赖于权威媒体与本地新闻。另一方面,民生新闻的新闻内容相对单调,过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家长里短与大小生计,往往保持着短平快的平民化风格,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现民众安居乐业等正面宣传为主。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移动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技术出现推动着媒体传播技术的精进与变革,促使民生新闻的内容来源与内容生产逐渐发生了新变化。在内容来源方面,由于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强交互性与共享性特点,诸如自媒体平台、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力量成为民生新闻的重要信息获取来源,这就为民生新闻带来了海量、多样的信息素材,为民生新闻内容来源渠道注入了全新力量,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容来源[2]。在内容采集方面,新媒体背景下,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显著提升了民生新闻的覆盖面,民生新闻的内容选题在原有民众生活领域基础上有了新的延伸与拓展,新增出诸如教育、娱乐、财经等领域的内容,注重从民生立场全方位展现民众生活与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加民生新闻的内容深度。

输入:一个覆盖决策系统(U,A∪D), U={x1,x2,…,xn},规则置信度阈值θ和覆盖值阈值η。

3.2 积极进行媒体融合,革新传播形态

多元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现代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平台、手机电视、数字报纸等不同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实时交互性高以及与人民群众接触终端较多等显著特点,其不但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单向传播模式,也使媒体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新闻受众人群更加广泛化,以及新闻传播更加快捷,使我国媒体行业进入到媒体融合的时代。因此,在媒体融合的新态势下,民生新闻应当有效开展媒体融合,借助媒体融合革新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帮助民生新闻走出一事一地的辐射范围。一方面,民生新闻应当在电视媒体的基础上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与协作,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交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加民生新闻的覆盖面与吸引力,比如创设官方微博、自媒体平台账号以及设计一个APP等。另一方面,民生新闻也应当结合现下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式,并找到与民生新闻的契合点,创新出民生新闻有效而新颖的传播形式。比如:为了进一步增加民生新闻的受众覆盖面,在青少年人群组成新媒体主流受众的社会环境下,可以采用动漫新闻进行民生新闻报道。再如:为了进一步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可以运用全媒体播报、网上直播等传播形式延长新闻传播链,激发受众参与积极性。

4 结语

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我国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新闻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内容,积极改革民生新闻的各项工作流程,以此推动我国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红.电视民生新闻在新使命任务下的改进创新——基于《直播海南》的实践探索[J].视听,2019(8):70-71.

[2]卢里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采编的创新思路[J].西部广播电视,2019,443(3):148-149.

[3]聂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9,3(10):40.

作者简介: 易金利(1980—),男,汉族,江西安义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媒体新闻。

标签:;  ;  ;  ;  ;  

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