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弹性系统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傅晨湘,王湘全

1.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广东深圳 518100;

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广东深圳 518100)

摘要:目的 通过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探究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靶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50例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同时依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即A组行常规乳腺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B组行乳腺钼靶检查和C组行乳腺钼靶联合常规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对各组的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及检出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 ?在三组中,C组的诊断特异性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诊断特异性方面,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组中,C组的检出率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靶在术前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相较于单纯的彩超检查或钼靶检查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乳腺钼靶;诊断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乳腺肿块的患者常常采用乳腺超声或者乳腺钼靶检查,由于该两种技术操作简单,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故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1]。但在鉴别肿块良恶性方面,这两种技术均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2,3]。超声弹性成像是近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一种新技术,通过检测组织硬度来对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判断,而且该技术不仅应用于乳腺肿块的检查中,还在甲状腺、肝脏等疾病中也十分广泛,并进一步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分组

对从 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150例乳腺结节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50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35—65岁。入选条件:①年龄≥35 周岁;②手法体检可以明显触及肿块;③具有手术指证或者患者要求手术方式进行干预。排除指标:①孕妇或者哺乳期患者;②双乳发现肿块患者。最终有150例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A组行常规乳腺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B组行乳腺钼靶检查和C组行乳腺钼靶联合常规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各组患者一般临床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具有可比性。告知所有患者治疗过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本次试验内容及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图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1.2 检查方法

弹性成像系统检查方法:对每位患者先进行常规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超声检查,并重点记录相关彩超数据,然后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德国SIEMENS2 500超声检查仪)。在常规彩超显示乳腺肿块后固定探头位置并切换弹性成像模式,压力级别控制在2-4级,同时调整画面,动态检查结节弹性成像色彩分布状态,依据肿块区域的颜色差别评价:①绿色均匀分布于整个肿块区域为1分;②肿块呈低回声,且其中部有绿色和蓝色马赛克为2分;③肿块中央为蓝色区域,周围绿色区域分布为3分;④整个肿块均为蓝色区域分布,周围组织无颜色为4分;⑤整个肿块为蓝色区域分布,且周围组织也为蓝色分布为5分。根据评分结果考虑1-2分为良性,3-5分为恶性。

乳腺钼靶检查:钼靶检查采用常规体位即双乳轴位和斜位进行,必要时可加作局部加压摄片或放大处理,并严格记录肿块大小、钙化情况等乳腺钼靶数据。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标准对患者乳腺肿块进行分级。

1.4 评估指标

分别统计各组在术前弹性评分大于等于3分或乳腺钼靶评级大于等于3级的病例数,并与各组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数进行综合对比。诊断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诊断特异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检出率=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

1.5 统计学方法

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两研究组间的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α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 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2 结果

2.1 各组研究对象弹性成像系统和钼靶级别构成比对比

分别对比各组弹性成像系统弹性评分大于等于三分和钼靶级别为3级以上的病例(详见表1)。其中弹性评分大于等于3分,A组为20例,C组为2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钼靶级别大于3级,B组为14例,C组为18例,差异为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研究对象弹性成像系统和钼靶级别构成比对比 各组50例

3 讨论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早期治疗及诊断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常规临床路径中,对于查体能触及乳腺肿块的患者常常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乳腺钼靶检查,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进一步进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因此,综合上述理论基础,可以推断通过弹性成像系统联合常规乳腺钼靶检查能够在术前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一个更好地评估。本次研究结果中,三种不同检查方式对比,表明乳腺钼靶联合弹性成像系统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特异性以及检出率,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Bitler M P,Carpenter C S.Health Insurance Mandates,Mammography,and Breast Cancer Diagnose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2016,8(3):39-68.

[2]那业军.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157-159.

[3]黄慧莲,范秀萍,荣雪余,等.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超声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初探[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5):362-365.

论文作者:傅晨湘,王湘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弹性系统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傅晨湘,王湘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