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有计划地实施价格变动核算_会计论文

按部就班、有计划地实施价格变动核算_会计论文

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物价变动会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计划论文,物价论文,变动论文,步骤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价格改革措施的出台,我国物价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物价的大幅度变动,对企业会计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如何有效地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便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便有很多会计学者研究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理论探讨的较多,能实际应用的较少;介绍国外方法的较多,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的较少。尤其是如何系统而有序地解决这一问题,仍无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可资依据。为此,本文在分析物价变动和传统会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以便推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

一、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必要性

一定的会计方法,总是为适应特定的会计环境而产生的,并根据这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物价的大幅度变动,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尽快实施物价变动会计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物价变动趋势与传统会计核算。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物价一直呈大幅度上涨的趋势,以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为例,1993年比1984年上涨了115.6%,而1993 年和1994年则分别达到13.5%和21%。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物价仍呈一定的大幅度上涨趋势。我国的物价上涨与西方单纯的通货膨胀不同,它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预计这些因素在近期内均不会消除,因而物价的上涨也就不可避免。既然物价变动会在较长时期内影响经济行为,改变会计环境,会计上就必须采取一定对策,来适应这种情况。

由于物价水平的大幅度变动,传统会计的核算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产生的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相关性和可靠性。首先,物价变动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是假定用于计量经济事项的货币价值稳定不变,倘非绝对稳定不变,其波动幅度也不足以影响用它来计量会计事项的结果。在存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各种原因造成的物价变动,均会造成币值的不稳定,使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间代表不同的购买力,或者使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货币量。这样,这些不同时期的货币或不同时期的商品,尽管在会计帐簿、报表中有详细的反映,但却是一堆没有综合意义和可比价值的数据的罗列,丧失了会计信息应有的可比性和综合性。其次,物价变动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基础上的。物价变动使币值失去了稳定,因而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物价变动,使得现实的商品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确切地讲是自行改变其对应的货币量。但是,企业帐面上的价值一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因而,计算出来的财产转移价值,不符合实际转入产品中去的数额;结算出来的实存物品的价值与企业实存物品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符。最后,物价变动冲击了费用与收入的配合原则。配合原则是为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精神准确地计算出各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成果设定的一项原则。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算的,而在计算与同期收入相关的费用时,大部分项目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这种现行销售收入与历史成本相配合确定的生产经营成果,显然是畸形的和不可靠的。

由于传统会计的基础受到冲击,因而,它所产生的信息的可靠性就受到影响。如果以不可靠的信息为依据进行决策,必将导致决策失误。这也就是说,由于物价变动的影响,会计信息丧失了其决策相关性。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三类:一是企业自身,二是外部利益集团,三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利用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会计信息,就会给企业的决策、规划和控制造成失误,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部利益集团利用了虚假的会计信息,也会使决策失误,损害自身利益。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利用会计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地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专门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是企业会计核算,如果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信息也必然是虚假的。利用虚假的信息所作出的宏观调控决策,必然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紊乱。总之,在物价水平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新的核算方法,提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可靠的会计信息,那么,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必然会对会计信息失去信心,也会因此而怀疑或否定会计存在的价值。

(二)物价变动冲击下的财务状况。

企业的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预付、垫支作用,服务于再生产的全过程。资金的运动过程,表现为资金不断被消耗又不断被补偿的过程。如果资金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企业的财务状况将不断恶化,再生产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在物价变动情况下,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所进行的资金补偿,就动摇了企业的财务基础,使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在持续的物价上涨中,固定资产价格不断提高,但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折旧及净值,很难表现其进入产品的真正损耗和现存实物所代表的真实价值,在固定资产使用周期终结时,累计折旧所形成的货币沉淀,由于物价变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原因,无论从价值形态还是实物形态上,都不足以补偿原有的固定资产。企业要想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必须不断追加新的资金,这样,企业资金便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财务状况会日益恶化。在物价上涨时,原材料、产成品等存货的价格也不断提高。如果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同样会使计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低估。存货的周转比较频繁,每周转一次,就会因价格上涨而出现资金短缺,结果也是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存货计价同实际情况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当期税利的正确计算。用先进先出法核算的材料耗用价值,按历史成本基础计提的折旧,使企业的成本虚减、利润虚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其结果是企业把一部分经营资金当作盈利在国家、企业、企业所有者和企业职工之间进行了分配。久而久之,企业便处于无形的自我清算之中,支付能力日减,生产经营规模日益萎缩,最后结果是停止经营。

二、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原则

物价变动会计体系必须建立,推进其实施过程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我国会计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但要顺利而科学地完成这一复杂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确定正确的指导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一)微观改革的必要性与宏观经济的可能性相结合。

当然,说到改革现行的会计核算,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必要性”,也不仅仅是微观上的事,这一点,在上面已作了具体分析。但微观这一块是基础部分,解决了这一部分的问题,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才有先决条件。物价变动后最感难以承受的是企业,因为企业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财务状况恶化、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决策失误等,它们有切身的体会。它们感受到了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紧迫性。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尽管会计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每一项核算准则都应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从长远和整体的立场看,物价变动引起的诸多问题,应该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但从近期的情况看,宏观经济能否承受这一大的、根本性的调整,往往是争论的焦点。因为对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进行调整,必将影响财政收支和信贷决策。近期内,我国的财政资金不会太宽松,信贷政策的突发性松紧,又难免会引起物价的波动,因而,如果单纯从微观的必要性出发,采取一步到位的调整,财政和信贷等方面会措手不及,难以承受。总的看来,在设计物价变动会计体系,推行实施过程时,既不能仅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置宏观管理的要求和宏观经济的可能于不顾,也不能一味地服从宏观管理的要求而畏首畏尾,却步不前。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的加以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总体目标的既定性与实施步骤的有序性结合。

对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要予以充分考虑,会计上要进行改革,大方向是明确的,改革要达到最终目标是既定的。因而,从现在起,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研究、探索和实验,以加快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进程。但是,考虑到上述宏观经济的承受能力,考虑到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尤其在会计实业界)根深蒂固的影响,考虑到实施物价变动会计这一工程本身之复杂和涉及范围之广泛,我们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按序进行,稳步前进。因此,在建立物价变动会计体系时,应在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分步骤设计调整方式,一方面使会计实业界逐步适应,另一方面将物价上涨引起的资金短缺等问题分期解决,财政、信贷方面的负担分散,不致于十分紧张。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亦可通过逐步调整而渐进更正,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诸方面的决策工作也会逐步趋正常。最终结果,进行会计模式的转变,彻底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问题。

(三)对历史的、国外的方法的吸收与国内现实情况相结合。

物价变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会计问题这方面,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走在前面。美国会计界经过几十年不懈地探索,建立了通货膨胀会计学。但是,应该看到,西方持续性的物价上涨,往往都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需求拉动型上涨,因而在调整会计资料时,只需考虑不同时期内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差别。我国的情况不同,近几年的物价大幅度上涨,是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价格调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年份,各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又有区别。物价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变动,针对不同类别的商品,其上涨程度则参差不齐,因而,不能单纯按同一上涨幅度去调整所有的会计事项。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物价变动既在通货膨胀、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方面同于西方,又在价格的政策性结构调整上以及可预见的突发性上区别于西方。因此,对西方已有的方法,我们应该在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加以选择、消化和吸收。对于过去已有的方法,有的可以直接引为今用,有的经过修正和补充也可适用于现在的情况。如我国建国以来多次进行的资产清查,承包制、股份制改革中的资产评估工作,以及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均可以作为会计上调整物价变动影响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办法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和掌握,合理的继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调整方法的科学性与实际操作的适用性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会计计量的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相互组合,可以构成十几种会计模式,加上许许多多的非规范化临时措施,解决物价变动问题的会计对策有几十种。在对策的选择与运用上,我们既要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方法体系,防止顾此失彼造成的新的更大的混乱,又要结合一些特定的情况,防止片面追求方法的完美而忽视其可用性的倾向。方法一经确定,便非纸上谈兵,而是要付诸实施的,这就涉及到千百万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从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太平衡,整体水平尚较低下,如果一味追求方法的完善和科学而不注重会计人员的可接受程度和方法的可操作性,其结果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不能付诸实践而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方法一经采用,便应服务于其目的,如果设定的方法对具体问题考虑不周或失之偏颇,则会造成新的基础上信息失真,所得资料也会变为一纸空文,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果科学性与适用性不能协调好,物价变动会计的推行将会永远停留在研究阶段。

三、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具体步骤

实施步骤的整体构思,力图贯彻总体目标的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先虚后实,逐步渗透,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实施可分为“虚”与“实”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整方法的试行与调整数据的参考阶段,第二阶段分两个步骤,为实际调整与核算数据的实用阶段。下面就三个步骤分别予以说明。

第一步,调整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的有关财务报表,作为正式报表的补充资料,初步解决由于物价变动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为微观经营决策和宏观调控决策之参考资料,但不作为分配的依据。通过这一步骤,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实战”打基础。调整的财务报表应揭示下列主要内容:(1)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数额;(2)对销售成本中材料费用的调整数额;(3)对损益的调整数额;(4)对固定资产和库存材料物资实存价值的调整数额;(5 )其他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的调整情况。调整的范围和方法,可在下述几种方案中进行选择:(1 )采用一般物价指数对主要财务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普调;(2)采用一般物价指数进行普调, 同时以特种物价指数对固定资产、材料物资等的实存价值和转移价值进行补差调整,以此确定损益;(3 )仅就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会计事项按特种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在这一步骤里,由于仅仅是修正会计信息,作为补充资料,所以,对调整所用的方法和所依据的标准等没有必要进行高度的统一和作出硬性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感受到的物价变动的大致程度,或根据有关部门所编制的价格目录测算出的物价指数,择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方法和调整范围,对有关会计事项进行调整,以揭示物价变动的影响,指出历史成本基础上的核算数据之不足,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更为客观的情况。

第二步,建立物价变动补偿基金,初步解决物价变动引起的成本补偿不足、利润虚增、资金流失等问题。物价变动补偿基金是根据物价变动的幅度定期从产品成本中提取的,用于补偿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金流失的一项基金。按提取的标准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物价变动补偿基金和特种物价变动补偿基金。企业在建立物价变动补偿基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下列方法中任选一种进行:(1)提取综合物价变动补偿基金。以产品成本为计提的基数,以综合的物价指数为计提率进行计提。另外,还可进一步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与材料费用及其他有关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分为固定资产物价变动补偿基金和流动资产物价变动补偿基金。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由于没有区分各类资产的物价上涨幅度,因而可信度比较低。(2)提取特种物价变动补偿基金。 以各项资产所耗金额为基础,以各该项资产的物价变动幅度为计提标准进行计提。提取特种物价变动补偿基金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影响企业资金补偿不足的,主要是企业耗用量大,涨价幅度也较大的资产,而对那些耗用量小或涨价幅度较小的资产,则可忽略不计;二是我国物价总指数的上升幅度与一些特种商品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差别很大,如一些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综合上涨水平,所以,对这些特殊资产的耗费,应予以特别的考虑。(3 )综合物价变动补偿基金与特种物价变动补偿基金结合提取。按第(1 )种方法提取综合物价变动补偿基金。对物价上涨水平有较大区别的资产,按其特种物价指数和耗用金额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计提。

提取物价变动补偿基金,是目前一种十分可行的办法。它不改变传统会计模式,对原有会计制度的冲击也较少,方法也比较简单,同过去我们按工资总额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做法有些相似,很容易为企业会计人员所接受。但这种方法主要是解决资金补偿问题,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言,只是部分地解决了资产转移价值由物价上涨而造成的虚减问题,对于资产实存价值问题,就没有触及。因此,要与第一步中所谈到的调整报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步:采取规范化的调整措施,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纵观世界各国情况,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或经济起飞的早期,各国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因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要寻找既保持物价稳定,又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全之策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保护各方面经济利益,国际会计界和一些国家纷纷提出和公布了各种旨在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制度和方法,提出了十几种会计模式。这些会计模式,各有优缺点,因此,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千篇一律地实行统一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而应结合各部门、行业和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比较灵活的会计准则分别予以实施。

就我国而言,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1)大型金融企业可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于会计年度终了按现行购买力重新编制基本财务报表。因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直接影响的是货币性项目,非金融性企业的资产主要是非货币性项目,因而,采用这种会计模式就不一定合适,而金融性企业的资产主要是非货币性的,因而可以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以便比较真实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2 )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可以实行现行成本会计,于会计年度终了按现行成本重编基本财务报表。当前企业在用资产的价值普遍低于其实际价值,但这种情况在不同企业又有所不同,而资产的结构又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资本密集企业的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这些设备一经投入使用,很少有拆除变卖的可能,在短期内也不可能重置,所以,按现行成本也即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重估价较为恰当。因此,在固定资产净值占总资产半数以上的大型资本密集企业有必要实行现行成本会计。(3 )劳动密集型大企业可以实行简化的重置成本会计,于会计年度终了按重置成本重新编制基本财务报表。这类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的比重较小,并且以房屋建筑物为主,存货的比重很大,重置可能性大,仍易在市场上找到同类的商品。因此采用重置成本会计较为适宜。在存货总值占资产总额半数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需对存货进行重估价,就可大致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合理确定企业损益。(4 )其他企业也要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和维护企业资本不受侵蚀的原则,选择某种简化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四、关于配套改革的一些问题

(一)加强宣传,进行观念更新。传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已在会计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头脑中根深蒂固。因而,要想解决物价变动造成的影响问题,首先应加强宣传,使广大经济工作者认识到物价变动条件下传统会计的缺陷及其严重危害,破除传统的会计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探索和实施。

(二)建立物价变动会计服务中心,普及物价变动会计知识,加速实施进程。实行物价变动会计是会计工作中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细致的工作。为了稳妥、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有关的服务工作,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物价变动会计服务中心,其主要的职能是:(1)培训会计人员。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使会计人员掌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这是顺利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首要条件。(2)提供有关咨询服务。 在实施物价变动会计的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成立服务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提炼、反馈,以便完善物价变动会计体系和优化核算方法。(3)设计有关的计算机软件。 在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往往比传统会计的核算方法复杂,工作量也要大得多,如果这些工作都靠手工操作来完成,那将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因而,必须推行电脑化操作。这就要求系统地、有组织地开发计算机软件,为推行物价变动会计提供更好的客观条件。

(三)统计部门要提供有关的物价变动指数。 相关的物价指数是会计上调整物价变动影响的依据,这就要求统计部门与会计部门相互配合,提供调整所需的有关物价指数。这些指数主要包括:(1 )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3)按类别编制的原材料、商品产品价格指数;(4)按类别编制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四)财政部门要制定有关制度,以配合会计改革。长期以来,在我国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我国不能推行加速折旧、重置成本会计等方法,原因是财政承受不了。对此,我们应进行客观的分析。首先,采取一项经济改革措施,当然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但若仅囿于此,可能一事无成,因为近期内财政不可能很快从困境跳入宽余。财政一时承受不了,可以采取分期进行的办法逐步解决。笔者提出的分步实施物价变动会计设想,也正是为了适应财政的承受能力。其次,从短期来看,物价变动会计的推行,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实施物价变动会计,解决企业长期以来的资金短缺,利润虚增虚分等问题,会给企业注入活力,培植了财源,这才是根本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措施。再次,考虑承受能力,不能仅就财政收支单方面来考虑,而应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角度进行考察。传统会计方法虽然维持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但因此造成的资金短缺要通过信贷资金加以弥补。而且这种税收的增加和信贷资金支出的增加,都是对经济生活的扭曲,埋下了不安定因素,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采用物价变动会计后,虽然会暂时减少财政收入,但也相应地减轻了信贷资金的压力,因而,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角度看,对国民经济整体承受能力并无多大影响。因此,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会计改革,并努力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积极筹措财政资金,为实施物价变动会计打好物质基础;(2 )积极组织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推行物价变动会计作好理论准备;(3 )根据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进程,作好财会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以便为物价变动会计的推行提供法制方面的保证。

(五)审计部门加强控制,监督物价变动会计实施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尚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法、无效益的问题,如果将物价变动的因素影响纳入核算体系,情况会复杂得多,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合法和无效益的问题。因此,审计部门应严格把关,调整的口径、调整的对象、调整的标准、调整的时限等一经确定,便应作为监控的尺度,使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正常进行,既能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上的诸多问题,又不非法地侵占国家整体利益,达到预期的效果。

标签:;  ;  ;  ;  ;  ;  ;  ;  ;  ;  

按部就班、有计划地实施价格变动核算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