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现状及其改进策略新探论文_张雪云

名著导读现状及其改进策略新探论文_张雪云

摘要:名著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是经过历史长河洗刷后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浓缩与传承。本文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名著导读课的教学实践,探讨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策略。本文对于进一步做好名著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与热情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名著导读;现状;改进策略

名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可以给阅读者带来有益启示的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名著的阅读,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阅读对话中获得幸福体验和人生感悟。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还独立设置一个模块:名著导读。这里就结合自身平时教学中的实际,对名著导读现状及其改进策略作一探讨。

一、何谓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顾名思义,就是对名著的引领阅读。具体说来,就是在忠实原著基础上,对经典原著的指导性阅读,如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的精彩情节与人物推介、读书方法指导、对某个阅读问题进行专题探究、部分精彩处的赏析、自主阅读的推荐等都是名著导读的内涵范畴。名著导读课,主要就是通过对经典名著的导读,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其阅读的动机与热情。与名著导读课型相区别,还有名著推进课、名著阅读交流课等。其中,名著导读课最为关键,是决定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二、名著导读现状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低于260万字数,并且每学年至少阅读2-3部名著。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可以突破时空的束缚,穿越历史的长河,去认识不同时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文明,去见识不同政治形态下的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变化,从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此,做好名著导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名著导读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趣不大

名著离我们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因此,学生阅读起来会有一些隔阂。一些古代时期的场景也让学生感觉生疏。因而,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不大。现代学生爱看的是玄幻、武侠、科幻、言情等小说。他们感觉这些小说比较精彩,富于想象力。另外,在快餐式的文化潮流下,学生普遍倾向于网络阅读,阅读低俗倾向也在一定程度存在着。受快节奏的社会思潮影响,阅读也追求“短平快”,很多学生喜欢看一些压缩版的名著,或者是阅读起来更轻松的青少版,这样,对于原著的真正韵味缺乏品味与考究。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2.阅读动机带有功利化色彩

在语文教学一线,学生阅读功利化,认为名著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阅读带有盲目性。不少学生,不愿意在真正的原始阅读上花时间,而是把时间花在做阅读题目上。教师教学中,也带有功利性、随意性。甚至有的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一些应试资料,以应对名著考试。把本该学生自己通过深度阅读完成的总结与思考,浓缩成为名著阅读专题复习资料,美其名曰: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复习,从主要表达内容、人物形象分析、典型情节再现、自我阅读感受等方面进行归纳,让学生背一背,就可以轻松应对名著相关考试。这种以升学或者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所谓“名著阅读”,因为其功利化色彩太浓,导致学生名著阅读无计划、肤浅化,阅读效果较差。其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它助长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不正学风,导致学生对名著阅读失去耐心,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

3.阅读方法有待改进

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我们教师普遍倾向于精读指导。包括对选文的分析和鉴赏,无一不是精读指导。这样,导致多数学生也只会精读文本,阅读速度慢,不知道根据阅读目的和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甚至不少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默读,也就是不出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在头脑中读出来。对于教材中提出的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一些教师也没有认真对待,学生也就没有按照要求逐步去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七年级名著导读中,对于《朝花夕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建议;对于《西游记》,则开始要求学生精读与跳读相结合;对于《骆驼祥子》,则要求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养成动笔的习惯,还举例说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海底两万里》,则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因此,要根据名著的体裁和内容的特点,从易到难,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

三、名著导读改进策略

名著导读,其关键在“导”,其次在“读”。“导”不是说教,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产生一定要一睹为快的迫切阅读情感。“读”也不是总结一些所谓“专题讲义”,或者寻找一些“短平快”阅读替代品,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沉醉在名著的阅读中,从中寻找到阅读的快乐与精神的浸润。这里,针对名著导读的现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1.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备课,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考。可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骆驼祥子》,我要求学生把祥子前后外貌描写的句子划出来,进行前后对比。思考:为什么同样一个祥子,前后外貌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导致这一改变?这样,学生就很想知道答案,但必须通过整本书阅读才能达成目标,让学生产生一睹为快的迫切阅读情绪。另外,也可以给学生讲讲其中有趣的故事,但不讲出最后的结局,卖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哦,不对,请在名著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同样会迫不及待一睹为快。还可以设置一些趣题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孙悟空如果没有戴上紧箍咒,他还会不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加强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主要是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落实。如《西游记》的阅读方法主要是针对精读与跳读。一个班级选了《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作为精读材料,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好问题如下: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情?②孙悟空借芭蕉扇遇到了什么刁难?③你觉得铁扇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④如果你是铁扇公主,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跳读的方法寻找答案。第三个问题,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仔细品味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第四个问题则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此外,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只有时间限制了,学生才会产生紧迫感,从而跳过与问题无关的材料。

3.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

现代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很难有空闲时间进行独自的阅读。因此,养成有空即读的习惯,是应对没有特定时间阅读的好办法。阅读的名著一般都是有一定厚度的,不可能一次全部读完,因此,要养成选择性阅读的习惯。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一些批注、圈点工作,可以加强记忆和理解,做一些读书笔记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养成先看目录与序文的习惯,有助于迅速了解整部作品的背景与中心思想,也有助于选择最迫切需要阅读的章节。养成精读与跳读、略读、浏览相结合的习惯,有助于迅速把握名著主题,进入名著的精髓。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将使阅读更加有效。最后,还要注意养成用眼卫生的阅读习惯,保护好眼睛,才能在今后更好地阅读更多的好的经典作品。

综上所述,名著导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名著导读的“导”,要针对当前不足的现状,思考其改进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使名著导读名归实至,很好地实现其导读的功能,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卢晶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吕梁市方山县第二中学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18、06、11.

[2]郑建忠.教师在名著导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实现途径[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2):126-129.

[3]苏宁宁.由“点”及“面”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J].学周刊,2017(16):125——126.

论文作者:张雪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名著导读现状及其改进策略新探论文_张雪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