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职业素质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状况调查论文_王筠榕

□ 王筠榕(摘要〕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是 思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 文试图从隐性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视角去 营造思政课课堂学习任务情境氛围,力求既 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又能让学生 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如培养企业所需的 职业能力素质。

〔关键词〕隐性职业素质思政课教 学模式企业任务环境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程是围绕提高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服务的。为更好的研究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性,本研究在学期 初引进了企业人员对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 情境能否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进 行判断。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无 记名的调查,评估学生对思政课上课模式的 认同感以及对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肯定度。 企业人员对于思政课堂教学中学习任 务情境的判断:公开发言和小组作业报告形 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教 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模式中任务细节的设置。 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学生自主学习任 务模式有:公开发言和小组作业报告。公开 发言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自由发言,讲述 自己的观点,包括完整的论点论据,而不是 信口开河胡诌一通。小组作业报告指的是学 生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小组内成 员分工合作,形成完整的作业报告,最后由 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做现场报告演讲。

表1企业人员对于学习任务情境所锻 炼的职业素质的认知

 从表1 的结果可以看出:①在公开发言 学习情境中,72.5%的企业人员认为能够锻 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16.7%的企业人员 认为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②在小 组作业报告学习情境中,60.9%的企业人员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的沟通表达能力,此 外,23.9%的企业人员认为能够培养学生的 组织合作能力。

以上结果表明:思政课堂中自由发言以 及小组作业报告这两种教学模式能够较好 地锻炼学生需要具备的隐性职业素质。这也 表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习任务情 境的塑造,形成培养隐性职业素质的学习氛 围,让学生并能够形成企业或公司所需要的 某些职业素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细节 来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呢?研究结果显 示在企业人员的专业判断中,某些细节对于 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锻炼非常重要。

表2. 小组作业报告学习情境方式对综 合能力锻炼的影响

 

 从表2 的结果可以看出,64.4%的企业 人员更赞成使用自由选题的方式。而76.6% 的企业人员认为在小组作业中,报告呈现方 式不是简单回答某一个问题,而是以某一个 案例或者情境引出学生们的思考观点的呈 现方式更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体而 言,企业人员认为锻炼综合能力的关键在于 问题的自由度或者学习任务的自由度。大学 生应该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去学习并提高 自身职业素质能力,即培养自己探究问题, 并能通过各种方式资源找寻答案的能力。

表3. 小组作业中合作伙伴熟悉程度对 综合能力锻炼的影响

在企业人员眼里,小组作业成员组合方 式也会影响综合能力的锻炼。与不熟悉的人 合作更能够锻炼能力,例如表达沟通能力与 组织合作能力。表3 的结果显示:78.7%的企 业人员认为与不熟悉的合作对象一起合作 完成作业更能够锻炼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可以结合企业 人员的经验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情 境模式细节的塑造,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基 本的隐性职业素质的氛围。这样的教学模式 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无实际效 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笔 者在学期初以及学期末分别对学生做了问 卷调查。

学生对于改革后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 的态度以及认同感。

1 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态度的转变:有效 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 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基于刻板印象,学生会“先入其主”地认为思政课程内容简单枯燥。教师授课以说教 理论为主,学生无法很好地跟实际生活联系 起来,或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真正接受 思修课的熏陶。因此大部分学生觉得思修课 可有可无。笔者通过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及教学内容的重新演绎,发现学生在此种 教学模式的学习中能有效的改变他们最初 在开学初对思政课程的看法。

表4. 学期初与学期末学生对思政课程 的态度变化

从表4 可以得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 习,学生在学期末均能对课程提高兴趣。“无 兴趣”以及“有点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下降 了9.3%和18%。而对课程比较“感兴趣”和 “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分别上升了24%和 3.3%。总体而言,学期末对课程感兴趣的人 增加27%。另外,认为课程“不重要”以及“有 点重要”的学生比例分别下降了14%和9%。 认为课程“比较重要”以及“非常重要”的学 生比例分别上升了15.3%和9.6%。总体而 言,通过学习,学期末改变自己看法而认为 思修课程重要的人增长了23.3%。

以上结果表明,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方 式将思政课程的内容重新演绎,让学生能够 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或 者困惑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 辨中能够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对这种形式 的思政课,学生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肯 定。在学期末,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相应有了 增强,对课程重要性的认同感也有所提高。

2 思政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 因素为:教学方式与教师个人魅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主 要为系统的哲学性质以及政治性质的理论 阐述。教科书注重的是理论的逻辑性以及重 要性的讲述。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 论学习要求太高导致学生对课本内容毫无 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重新演绎 理论,并且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思政教 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表5.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的原因

从表5 可以看出,能够提高大学生上课 兴趣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个人 魅力。39.3%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是自己对 课程感兴趣的原因,2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 个人魅力很重要。

教材内容、教师个人魅力以及知识水平 是教师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能做较大改进 的便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

表6 的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最感兴趣以 及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基本一致:分别为案例 分享、小组作业、讨论发言。

表6. 学生感兴趣以及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教师主导的案例分享是学生认为的最 有效以及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另外,接近20% 的学生认为讨论发言认为是有效以及喜爱 的教学方式。接近30%的学生认为小组作业 是最有效以及最喜爱的教学方式。研究结果 提示:教师可以根据企业人员的经验,把这 几种教学方式塑造成更加有效的培养隐性 职业素质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思政教学模式除了改变学生对 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还能培养其他能力吗? 学生对隐性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认知与企 业人员一致吗?笔者进一步做了以下研究。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知:大部分学生赞 同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能够锻炼表达沟通能 力以及培养积极主动的态度。

表7院学生对于学习任务情境所锻炼的 职业素质的认知

  

从上表可知:在公开发言教学模式中: 53.3%的学生认为能够锻炼表达沟通能力。 39.5%的学生认为能培养积极主动的态度。 而在表1 中,16.7%的企业人员认为能培养 积极主动态度。出现这种认知差距的主要原 因是:大一新生大部分缺少公开发言的机 会,高中以前老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是知识性 的提问,这是一种被动式的背诵知识内容的 发言模式,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自己表述自己 观点的机会。因此在大学课堂中出现此种教 学模式,学生认为是锻炼自己积极主动态度 的理想途径。

表8. 学生对课堂发言的认同以及行为 选择的主动性

从表8 结果可知:高达62.7%的学生对 课堂发言的是表达喜欢的态度。但同时 69.6%的学生对需要自己主动发言这件事情 上不喜欢的。这个结果显示了一个非常矛盾 的心态:学生都知道主动发言是值得肯定 的,但是又不愿意主动发言。这跟中国学生 长期的接受的教育模式有关。高中以前大多 数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 只是被动地听课、写作业、考试,对于自己的 想法,探究事情没有兴趣。因此受知识面和 视野的限制,学生无法自信自主地表达的自 己的观点看法。

表9院小组作业中学生对伙伴的合作意 愿

另一引起笔者思索的矛盾结果出现在: 小组作业中:88%的大学生喜欢与熟悉的同 学合作,但是65%的学生认为跟不熟悉的同 学合作才能锻炼能力。这表明有将近40%的 学生的认知上与行为选择上是不一致的。一 方面,学生相信与不熟悉的同学合作能够锻 炼职业素质能力,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又选择 与熟悉的同学合作。这表明了部分学生可能 因缺乏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 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合作。这样可以减轻团 队合作中由于选择不熟悉的合作对象带来 的人际交往压力。但这种能力正是企业希望 学生能具备的基本的隐性职业素质能力之 一。这意味着: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足够 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能够尝试与不熟悉的 人合作,也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养成相应的隐 性职业素质能力。

从本次调研结果可知:通过对思政课课 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的 实效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 思政课的兴趣,又能通过塑造“企业情境学 习模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隐性的职业素 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达到“学校、企业、学 生”三赢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论文作者:王筠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隐性职业素质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状况调查论文_王筠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