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数据库产业发展现状_科技论文

欧美数据库产业发展现状_科技论文

欧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现状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现状论文,欧美论文,数据库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据库产业,泛指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组织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并根据用户需要,通过通信介质或其它现代化手段进一步利用和传递等各种服务的名称。作为一种产业,它由三大要素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生产者和数据库提供商。数据库由生产者制作,提供商发行或提供检索。同时,许多数据库生产者通过提供自己数据库的联机检索或发行自己数据库的CDROM版本,本身又成为数据库提供商。从本世纪60 年代至今,信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其重要的推动力量便是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而数据库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数据库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近2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其中,发展最迅猛的当数美国与西欧国家。

1 优势明显的美国数据库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数据库业起步最早的国家。从目前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数据库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还是数据库生产者、数据库提供商的数量,抑或是联机数据库的使用频率和产值方面,别的国家还都无法与之抗衡。据Gale公司统计,至1995年止,全世界拥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总量的将近2倍[2]。

1.1 数据库

1.1.1 数据库数量剧增

是Kathleen Young Marcaccio 在其专著Computer- ReadableDatabase:a directory and data sourcebook 中提供的1975 年至1990年美国数据库的增长情况。

表1 美国数据库的增长情况

年份1975 1977 1979 1985 1988 1989 1990

数据库数量

177

208

259 2016 2696 3338 3982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79年开始, 美国的数据库在数量上有一个飞跃。1979年到1985年的短短六年间,数据库总数增加了697%,从259个一跃超过2000个。而1986年到1990年几乎又翻了一番, 总数将近4000个,占世界数据库生产数量的60%还多。

1.1.2 数据库载体和介质多样化

数据库载体一般认为有批处理、磁带、便携式数据库、软盘、光盘、联机几种方式,而且联机数据库所占份额大大增加。1995年,全世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新闻等学科领域的光盘版数据库占71%,联机版占18%;而发展到1996年,光盘版数据库所占比例下降到56%,联机版数据库则上升至31%。在科技、 医学领域, 光盘版数据库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74%下降至1996年的40%,下降了34个百分点;而联机版数据库则由1995年的16%上升为1996年的36%,上升了20个百分点[2]。 由此可见,联机数据库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而逐渐占据数据库媒体的统治地位。

全文数据库在各种文字型数据库中异军突起。从1980年开始,全文数据库所占比例扶摇直上,从1985年的28%增加到1995年的50%,其数量是书目型数据库的一倍,而书目型则从57%下降到24%[1]。另外, 由于视频文字的出现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实现,图形和图像数据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变了数据库清一色的文字信息的特点,使数据库进入了声、图、文一体化的崭新发展阶段。自1990年以来,图像、图形数据库的数量增长了8倍,比1988年增加了47倍; 声音型数据库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从1988年的1种增加到1995年的300种[3]。 随着超文本、多媒体和光盘驱动器的普及,多媒体数据库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1.1.3 数据库主题多样化、细微化

早年,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数据库曾在机读数据库中占绝对优势,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廉价的终端开始向办公室和家庭普及,为家庭及社会服务的数据库急剧增加,数据库的主题范围也不断拓宽。时至今日,数据库几乎遍及每一主要领域以及成百上千个细小的主题领域。

数据库主题由科技型向经济型、社会型倾斜应当说是数据库商业化、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商贸数据库从80年代末期至今,在各类型数据库中一直占最大比例,目前大概占31%;科技、工程数据库占整个数据库产品的18%;法律数据库占12%[1]。 以科技数据库为主发展起来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80年代在世界联机服务系统中独占鳌头,年联机时数达350000小时,占当时世界六大联机系统的40%。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有迹象表明, 其霸主地位已被以经济、 社会信息为主的CompuServe、America Online和Prodigy所动摇。 以作为面向消费者的CompuServe来看,它包括美食家、五号街顾客指南、好莱坞热线、音乐信息等各种服务性数据库,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1.1.4 数据库容量不断增加

美国数据库规模在发展之初即达到相当水平。1975年美国数据库平均容量为175MB,而我国在1995年数据库容量在10MB以下的尚占33%, 10—100MB占42%,大于100MB占25%[4]。80年代, 在数据库数量增加的同时,数据库的记录数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比较大的库,如世界专利数据库,容量达若干个GB。作为一种相对更大的数据库,目前又出现了能够集合多方分散信息源中数据的数据仓库,其容量在几百个GB以上。

从世界范围看,在8525种数据库中,各类数据库规模很不平衡。有380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万条以上,其中超亿条记录的数据库有10种;81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0万—1亿条之间;289种在100万—1000 万之间;其余数据库记录的平均值为11.21万条左右[3]。

1.2 数据库生产者

数据库生产者通常包括政府机构、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包括学会)和综合性组织四类。由于美国不存在类似欧共体的政府联合,它的数据库生产者主要由前三者构成。

政府机构曾一度是美国数据库的主要生产者。在60和70年代,大部分数据库由政府组织生产,如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现美国能源部)。作为美国信息业中举足轻重的政府机构NTIS(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处),至今仍是美国最大的文献型数据库生产者之一。目前NTIS在政府出版物交流方面已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的终极市场,美国国内外许多客户已对其产品有不可替代的依赖。

1980年以来,由于数据库商业化的冲击,数据库生产者中商业/企业所占比例迅速增加。目前全国2300家数据库公司中[5], 包括计算机主机、编制者、生产者、服务公司、销售商等。有一些情报掮客和服务公司自己也编制一些最常用的数据库。同时,生产者/数据库商同一现象也逐年扩大。著名的米德数据中心、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和DRI/McGraw-Hill(前数据资源社Data Resources),既提供自己生产的数据库,也提供其它数据库的检索服务。而美国的三大联机服务公司洛克希德、系统开发公司、文献检索服务公司,更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不仅进行联机检索服务,还编制数据库,同时也是计算机主机和数据库经营者。

表2是1977年到1995年世界数据库生产者所占百分比情况。 尽管该数据是针对世界范围所作的统计,但是鉴于美国在世界数据库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该数据亦能体现出该时期内美国数据库生产者的大致分布及变化情况。

由表2可见,从1977年到1995年,生产者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所占百分比大幅度下降,而商业/企业迅速上升,从1977年的82个增加到1995年的7058个,增长了86倍[3]。 综合性组织从无到有(世界范围内),其百分比基本保持稳定。可以预计,在短期内这种状况仍不会有很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尽管政府数据库百分比下降很大,很多商业数据库却是建立在政府数据库之上的。如人口统计数据库,由政府花大量费用搜集,商业数据库生产者获得这些数据后,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技术、资金、人力、效率上的优势,经过对数据加工将其作为商业数据库重新出售这些数据。二是尽管政府数据库和非政府数据库在生产者中所占比例下降,但其生产者的数量也在增长,只不过商业/企业生产者增加的幅度更大一些罢了。

表2 1977—1995年世界数据库生产者所占比例

年份 1977

198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数据库生产者

政府机构

56 21 20 17 17 16 15

商业/企业 22 57 65 68 68 70 75

非营利组织 22 11 13 12 12 12 19

综合性组织 -- 11 2 3 3 2 1

合计 100100100100100100100

年份

1993

1994

1995

数据库生产者

政府机构15 14 13

商业/企业

75 76 77

非营利组织

9 9 8

综合性组织

1 1 2

合计

100100100

1.3 数据库服务提供商

数据库服务提供商是一种机构,它们对数据库进行增值处理并提供检索服务(联机或批处理),或向用户发行CD—ROM产品。

从世界范围看,数据库的联机服务以其方便、快捷,数据更新迅速、准确而在多种数据库服务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1989—1995,联机服务的比例一直占数据库服务的50%以上。由此可见,数据库联机服务已成为数据库产业显著的特点之一。

一般来说,数据库生产者负责数据库的内容组织、生产、出版,形成数据库产品,之后将数据库出售给数据库服务提供商,再提供增值服务。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数据库生产者不通过服务商中介,而由本机构直接提供联机检索服务,亦即数据库生产者与服务提供商合二为一。

在美国有大型联机信息检索服务系统13个[6]。 在文摘与索引数据库领域有: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信息服务社,系统开发公司(SDC )的ORBIT检索服务社,文献检索公司BRS信息技术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MEDLARS;在全文数据库领域,主要有米德数据中心, 新闻网(NewsNet),数据时代公司(Data Times Corporation); 在数字商业数据库领域,有DRI/Mc-Graw-Hill;在面向消费者的数据库服务领域, 有CompuServe信息服务部,等等[7]。

有关资料表明,八、九十年代数据库商数目也在增长。从1975年到1990年的15年间,世界数据库商从105 个发展到850个,增长了约7倍。但是数据库商增长速度相对数据库和数据库生产者都更低,因为一个数据库商可以提供大量数据库服务。例如,1993年DIALOG信息服务社提供450个数据库,3.5亿个记录,其中文献数据库189个, 事实型(商业)数据库97个,全文数据库86个(新闻数据库占60个),其它178个, 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4万用户。

1.4 数据库产业的产值

从纵向比较,近20年来,美国的数据库服务业的产值不断上涨,如表3所示。

表3 美国数据库服务业的产值

年份 1981

1987

1989

1990

19911992

产值(亿美元) 16.81 42.8575 90

102.88 109.98

可以看出,1992年销售额增长趋缓。但据业内人士预测,1991年到1996年美国数据库销售额涨幅将为8.5%[8],低于80年代末的增长速度。这是美国经济不景气与市场成熟化两者共同造成的。

从横向看,美国依旧是世界数据库产业的“老大”,其数据库销售额和人均利用额都是最高的。表4是LINK公司对1991 年世界数据库销售额、人均利用额的调查[8]。

表4 1991年世界数据库销售额和人均利用额

国家(地区) 数据库销售额(亿美元) 人均利用额(美元)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102.8840.4

日本 17.28

13.94

英国 17.256

30.08

法国 4.9048.59

德国 3.8564.86

西欧(除英、法、德)合计

35.608

10.34

表4显示,尽管欧洲在数据库产业方面存在很大潜力, 但目前尚无法与美国抗衡。西欧(除英、法、德)作为整体,数据库销售额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强,人均利用额也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在数据库产业方面的霸主地位在本世纪末不会被动摇,但是由美国一家垄断的局面亦不复出现。

1.5 美国数据库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美国采取的是全面推动方式来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1)政府扶持。从50年代起, 美国政府就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对国家科技进步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科学和与政府近期发展目标有关的二次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了大批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积累了经验,为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明确发展方向。他们以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后盾, 坚持优先发展金融、商业、经济等领域的数据库,以此作为研制、创建数据库的方针和入口,带动其它领域数据库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商用数据库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生产的。

(3)刺激本国市场。美国政府通过削减资助的方式, 逐步迫使数据库生产者采用商业化经营方式,根据用户和市场需求开发数据库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信息技术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技术上的优势加速了本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5)吸收、兼并数据库,增加竞争力。 美国以其强大的财政作后盾,不断购买、兼并他国投资开发的数据库产品,使其产品在结构及内容上更具有国际性和竞争力,同时以低价向全世界用户开放,从而主宰世界数据库市场与服务。

(6)在服务方向上,执行面向国内和出口并重的策略, 经营方式采取政府与私人共同参与并由公逐渐转私的产业化经营。

2 奋起直追的西欧数据库产业

80年代初,以英、法、德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认识到数据库产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后,开始独立自主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产业和联机产业,从而打破了美国对数据库的垄断。

西欧的数据库产业起步之初也曾面临重重困难。

在数据库生产领域,作为数据库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的美国垄断了当时世界总销售额的3/4。法国一个联机系统用户组织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作为欧洲第三大数据库消费市场的法国(第一为英国,消费额占欧洲市场的32%;第二是联邦德国,占有20%;法国占有8%), 尽管数据库生产领域在政府扶持下也很活跃,但在1983年据联机时间排出的前13位在法“最畅销”的数据库中,只有一家是法国本国生产的(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PASCAL),其它几乎清一色为美国的数据库,很让法国有关方面担忧。英国、德国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

在数据库服务领域,欧洲的46家联机服务商在经营中都远达不到自负盈亏,尤以文献数据库服务领域为甚。仍以法国为例,法国机械工业技术中心的数据库CETIM,每年总费用约110多万法朗,而从用户检索中获得的收入不足15万法朗,亏损近90%[9]。

于是,有识之士指出,欧洲的数据库生产与服务商不能指望靠本国市场维系,从宏观上看,其出路是欧洲国家的联合。欧洲的数据库生产与服务商只有使其产品或服务覆盖整个欧洲大陆,至少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并能在这一范围内得到经常性和规律性的使用,才有望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近年来,欧共体有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有代表性的是建立西欧国家共同的通讯和交流网络EURONET DIANET(欧洲科技情报联机网络)。西欧数据库产业在经历了种种不如意后,终于登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

2.1 数据库数量

到9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大约有2000个数据库提供利用,占世界全部的27%[5,10]。而90年代初期,西欧国家即生产了1200多个数据库,占世界数据库总数的1/5左右。

西欧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涉及多种语言:英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挪威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

以国家为单位,德国30 家数据库公司共提供联机检索用数据库300多个,英国280个,法国250个,意大利100个,奥地利66个, 其余西欧国家加起来不足200个[5]。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西欧的数据库生产主要分布在一些传统经济强国,即经济“大”国也是数据库生产大国;二是就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在数据库生产上有能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因此欧洲市场一体化和联合化是欧洲独立自主发展数据库产业的必由之路。

2.2 联机数据库服务[5]

西欧的联机服务公司包括计算机主机,专业情报中心,数据交流服务部,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情报系统,国家级专利、标准情报服务系统以及私人数据服务部门。

西欧国家共有100多个计算机主机,分布情况为:德国23个, 英国14个,法国11个,意大利6个,西班牙17个,比利时2个,荷兰5个, 卢森堡2个,丹麦1个,芬兰1个,奥地利1个,瑞典3个,葡萄牙2个。这些主机通过分组数据交换网组成了著名的大型信息资源网络——欧洲科技情报联机网络EURONET DIANET。 它互联了德国的DATEX —P , 法国的TRANSPAC和NTI,英国的PSS和IPSS,瑞士的TELEPAC, 意大利的ITAPAC,西班牙的RETR,比利时的DSC,瑞典的TELEPAC,挪威的NORPAC等分组交换网,拥有近1000个数据库。虽然数量与产值目前难以与美国相比,但是显示了巨大的潜在力量。

2.3 联机数据库服务产值

欧洲联机数据库服务的发展一般追随美国模式,并且比美国要晚大约3—5年时间。1993年,欧洲联机数据库服务的市场价值38亿美元,预计2000年时达到72.5亿美元[10]。国际知名的市场分析出版商与咨询企业Frost & Sullivan的信息技术市场研究部负责人Mitul Mehta指出,欧洲的信息市场目前大约只有美国联机信息市场的一半。即使如此,欧洲的联机数据库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且还会持续下去,虽然其增长速度会下降[11]。

80年代西欧联机数据库服务(包括出售CD—ROM)产值变化如表5所示。

表5 西欧联机数据库服务(包括出售CD—ROM)产值

年份1981198719891990

产值(亿美元)

1.917

6.508

24.439 33.528

从表5可以看出, 西欧联机数据库服务产值的增长势头毫不逊色于数据库产业“大哥大”的美国。随着欧共体经济大市场的出现、发展和完善,欧洲地区国家的不断加入,其潜在的实力是巨大的。下个世纪,东欧与中欧将提供许多新的机会,以壮大欧洲市场;并且随着这些市场的发展,欧洲将得到更大的经济实惠。 据业内人士分析, 相对于美国1991—199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8.5%,西欧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15.9 %[8],体现了强劲的势头。而从个别国家来看, 英国的年人均利用额已达到了30.08美元,与美国的差距已不十分明显[11]。

从不同主题的数据库来看,金融数据库目前占据市场最大,1993年占到整个欧洲市场的62.3 %。 但随着相关主题领域的发展, 预计到2000年此市场占有率会降至60.9%。新闻数据库是目前份额最小的市场之一,但由于它的丰富内容及动态显示,深受用户欢迎。到本世纪末,这部分数据库的价值将达到4亿美元。商业数据库运行状况最好, 预计到2000年它将占有22.8%的市场份额。科技数据库所占比重越来越低[10]。

2.4 充满希望的西欧数据库产业

西欧的数据库产业虽然眼下落后于美国,但它的潜力是巨大的,主要理由如下:

(1)信息自立。西欧国家采取独立自主的信息政策和发展战略, 建设和发展本国的数据库生产和服务体系, 而不依赖于美国。 如法国1973年建立的PASCAL文献数据库,当时仅收录法文科技文献,从1984年起改为收录世界范围的科学文献,建成年产43万篇以上的国际规模的多学科的文献数据库,该库可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检索。

(2)经营策略。与美国国内与国际市场兼顾不同, 西欧国家的经营策略是主要面向国内用户,兼顾国际市场,有重点地集中建立一批优质数据库,增强产品竞争力,为出口创造条件。

(3)数据库生产、利用环境不断改善。 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处于中坚地位,发展数据库产业的经济基础雄厚,数据库设计、制造等机构和人员比较富裕。另一方面,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增强,对信息需求不断上涨。尤其是政府部门对数据库业的关心,刺激了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数据库使用费用不断下降,反过来又促进人们的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4)欧共体国家在数据库产业方面联合。为了与美国决一雌雄, 欧共体国家共同携手,准备重点支持三个领域的工程:电子出版、公司信息系统和研究、网络与基础研究。这三者彼此相关,可以共享信息基础设施[3]。

3 转轨时期的东欧数据库产业

至80年代末期,东欧地区在数据库产业方面还属于“第三世界”。整个东欧国家数据库市场的销售额估计不足100万美元, 而其中美国提供的数据库占50%,瑞士占30%,德国占20%。

苏联和东欧剧变后,东欧的数据库产业在各种困难和与之相伴的机会中成长着。在数据库生产方面,东欧各国已开始联手建立反映本地区科研成果的数据库。1991年6月, 东欧和中欧的几个主要国家达成了一项以建立欧洲地区合作性信息系统为目标的谅解备忘录,这就是著名的DERPI计划[12]。该计划的短期目标是数据的收集和协调, 生产一定规模的CD—ROM公共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的内容涉及到参与国当前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最新信息,到1993年底,能提供近20000 个“科研项目记录”和1000个“研究机构记录”。这些数据库以商业服务为基础。通过联机、光盘和印刷品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据悉。DERPI 已将科学成果书目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作为下一步考虑的对象。DERPI计划的实施, 将使东欧地区的数据库生产从既过分依赖西方数据库又对外缺乏交流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目前,东欧数据库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与几年前相比,情况已有所改善。俄罗斯的第一个正规联机服务网络Russia-On-Line,已于1995年向公众提供服务。在此之后无论是世界驰名的联机公司还是东欧本地新崛起的联机服务机构,都竭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微软公司正力图在东欧建立微软网络,IBM 则忙于在公司级网络上提供联机服务。但是,在东欧开拓数据库服务市场的结果究竟如何,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所有的联机服务公司都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提供丰富的本地语言的服务内容。

4 数据库产业中的热点

从整体上看,世界数据库产业从80年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后,至今没有跌落的征兆。但是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数据库产业中的热点问题却在短时间内不断转移着。1995年至1996年,数据库产业的热点问题集中在数据仓库和数据库商对Internet的争夺上。

据美国Meta Group市场调查机构的资料表明,《幸福》杂志所列的全球200家大公司已有90%将数据仓库和Internet 网络这两项技术列入企业计划,而很多企业为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已率先采用这些技术。

所谓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就是将分布在企业网络中不同信息岛上的商业数据搜集到一起,存储在一个单一的集成关系数据库中。利用这种集合信息,可方便用户访问信息,更可方便决策人员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事物发展趋势。数据仓库规模都十分庞大,容量都在几百个GB以上。据Meta Group咨询公司预测,到1999年,在数据仓库上的投资将达70亿美元。

数据库与Internet的结合是引人注目的发展方向。许多关系数据库厂家都表示想要登上Internet这辆战车。用户们认为,Internet迄今为止还只能提供许多宽泛而肤浅的信息,而如果与各种关系数据库相连,它的数据就将成为广阔而深刻的东西了。因此数据库与Internet的结合,其意义绝不仅仅是Internet为数据库的推广运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媒体,数据库产品对Internet今后的发展也起着革命性作用。

5 数据库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上文对欧美地区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归纳出当前数据库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1)数据库的主题比重仍会继续变化,主题范围不断拓宽, 专业内容日趋细化。随着科技数据库所占比例的下降,商业数据库日益受到重视,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数据库会不断流行。数据库容量向巨型化发展,数据仓库的出现体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数据库中一次信息(全文型、数值型、图形、图像型信息)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二次信息(文摘、目录等)地位呈下降趋势。

(2)数据库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和检索技术的不断进步, 为数据库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数据库与构成Internet核心的WWW服务器两者的一体化,Internet 将为人们提供更广阔而深刻的数据服务。而由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商用联机系统DIALOG和Mead Data推出的非布尔逻辑式检索法——相关分级检索法,将使用户以一种更自然化的方式来检索文献,从而使数据库为更多的用户所接受、使用和喜爱。

(3)数据库的商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 数据库的数量、数据库制造商、数据库服务提供商及中间商的不断增加,构成了信息从生产到最终用户的一个完整的交流和传递环节。从世界范围看,数据库生产投资的国际化、数据库内容的国际化、数据库生产与联机服务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普遍。

(4)从地域上看,美国独霸数据库产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数据库产业显示出与经济相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时,各国间的合作意识加强了,世界性、全球性及具有重大意义的数据库采取各国分工合作、共同编制的方法,以弥补人力、智力、财力、时间上的不足。

(5 )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随着数据库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大规模利用而日益突出。

(6)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认为,工业社会正向信息社会迈进,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而作为信息产业重要象征及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的数据库产业,被认为是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由之路。同时,数据库的内容也涉及到民族的价值观、传统与文化以及国家的安全。所以,世界各国均重视本国数据库市场的建设。

(7)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数据库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 竞争力的强弱,在很长的时期内仍然是用来衡量该国经济、科技力量强弱的标尺,反映了该国信息化的程度。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信息环境研究”(课题号79600002)内容之一。

标签:;  ;  ;  ;  ;  

欧美数据库产业发展现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