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比较阅读写作教学法论文_赵东方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 158100

一、说明文教学采用阅读写作比较的目的

在说明文教学中采用“探同求异”的比较思维训练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扩大思维范围。

2.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异同、优劣等。

3.可以培养学生鉴析、比较、概括、判断等多种能力,提高学生对同一体裁,同一题材的不同创作方法的总体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说明文教学阅读写作比较的步骤和内容

1.步骤:

(1)学生自读,完成:①字词整理;②课文内容(包括:说明层次、方法、对象、特征、语言特色等。)类此。

(2)检测学生自读,老师指导评析课文。类此复述(口头表达训练)和习作练习(书页作文训练)。

2.内容:阅读比较。

(1)词语的比较:(以《向沙漠进军》为例)。

原句: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程度数量)。②……有些部分逐渐变成沙漠(范围)。

上述例句如采用“漏”添方式方法去掉画横线词语,不难看出,改句表述上缺乏严密、准确。

(2)句子的比较:(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

原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上句如改成“花儿之所以这样红”,(陈述句),在表述上则:①说明中心不突出;②缺乏艺术情趣;③语言平淡,减弱了说明语气。

(3)结构层次的案例比较。

这一练习可使同学们认识说明。文章层次结构的科学性、逻辑性。(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馆》为例)

上述两种文体的“区别”汇总。使同学们对其文体风格的不同特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他们尽快提高记叙文与说明文两种文体的创作能力铺平了道路。

说明文的比较内容,除了以上八种以外,还可以进行“顺序比较”、“表达方式比较”等等,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三、说明文教学阅读写作比较法的方法

1.比较方法:

(1)纵比法:就是同一事物体本身先后情况的对比。

(2)横比法:就是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之间进行的比较。

(3)类比法:即相近事物的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其相近事物的异同。

(4)对比法:就是不同事物间的比较。主要是区别它们的不同点。

2.“比较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1)拿来作比的事物应该是读者熟悉的,易于理解的。

(2)要选择恰当的相比点。即两事物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对应点。

从上分析,不难看出,比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离开了对一些事物和另一些事物“同”与“异”方面进行的比较,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因此,我认为“说明文阅读写作比较”是加强学生对说明文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

论文作者:赵东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说明文比较阅读写作教学法论文_赵东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