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组团模式分析论文_黄刚

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组团模式分析论文_黄刚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在居住方式上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住宅规模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展,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以往的居住区划分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传统的居住区三级结构正在逐渐消失。另外,在传统居住区中,组团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如今也已经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组团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组团模式;分析

在对城市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城市地形以及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或者是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一些功能相似的部门安排在同一个组团当中,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居住区的组团模式。这些组团在规模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的相互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有些相对疏远,最终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如今,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居住区的组团模式也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

1、组团的定义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组团指的是将小区的道路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应该满足居人口规模要求,在其中还建设了相应的居民生活聚居地,其中有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些基层公共设施。不管是对于三级结构还是二级结构而言,组团都属于其中比较小的一种结构单元,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通常情况下组团规模人数都是控制在2000人左右,大约在150~280户之间,用地规模为2~9公顷,组团规模在其形式上属于一个居委会单元。

如今,在我国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组团规模衡量标准已经不能在满足高层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需求,居住区、小区以及组团概念已经逐渐被弱化。而组团的概念在管理当中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服务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住品质的提升。

2、组团的意义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当对居住区进行规划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客户类聚,经过不断的细分之后形成不同的组团,与人群聚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最终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生活居住方式,并且在原本的生活理念上也进行了创新,为之后的策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针对于居住区内的居民来说,新型组团模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感。在对组团规模进行限定的基础上,因为建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可以形成内向型的中心庭院,居民在组团当中可以进行各项活动与交流,同时当老人与儿童在组团当中进行活动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同时,当居民在组团当中生活时,可以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会感觉受到了保护;第二,归属感。在建筑围合的基础上,将归家路线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这样组团就会成为居民进入到小区内回家的方向以及目的地。当居民进入到组团当中之后,居民在心理上就会找到一种到家的感觉,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在进入到组团之后都会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从而获取到一定的归属感;第三,领域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客户聚集,比如,公务员小区、艺术家村落以及韩国城等,可能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交往圈子以及社会观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组团,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建筑风格、色彩以及景观特点等方式,将组团的特色呈现出来。这样居民对于组团以及自身都会有着非常强烈的认知,将组团看作是一种领域范围,同时将组团居民看成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圈子,从而在组团当中可以产生一定的领域感;第四,礼仪感。在组团模式中对于入口建筑以及景观设计有着高度的重视,可以对一些标志物或者是小品雕塑进行合理的使用,最终形成一条有着一定仪式感与观赏性的回家路线,使居民回家的感受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新型组团的规划模式

在现代居住区的组团模式中,与传统的居住区组团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在对组团类型模式进行划分的过程中,没有对分类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项目用地都是由城市市政道路进行围合才形成的,如今,在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单一项目的用地规模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拓展。因为居住区的规模比较大,所以在一些管理以及服务配置等工作中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要想对这些问题实现有效的解决,需要通过组团的形式进行弥补。在新型组团规划模式中,如果是按照管理模式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 全开放组团模式

在对住宅组团进行管理时,整个过程中属于一种开放的形式,在组团的入口处没有对门禁进行设置,只是在单元的入口处设置了相应门禁。在组团内部建设的一些公共景观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都是采取的对外开放形式,与城市景观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互补作用。在一些时间比较长的社区项目当中,一般都是采取的全开放组团模式。

这种项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规模比较小,单个项目独自成为组团,然后采取全开放组团模式进行管理。另外一种是项目的规模比较大,项目本身就已经拥有比较配套或者是项目周边的配套比较成熟,与配套设施相邻的部分组团实施采取全开放式组团管理模式。

3.2 半开放组团模式

半开放式组团模式,就是在对住宅组团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绿篱以及栏杆的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围挡效果,从而与外界之间进行有效的分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组团内部的私密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半开放组团模式当中,通常都是在小区主入口处设置了门禁,但是在组团入口处没有对门禁进行设置,其中包含了景观小品以及门洞等形式。在这种设计模式中,可以实现心理与外界之间的有效分离,从而形成独立的半私密性组团。

在一些中型的项目当中,如果是利用小区入口门禁与单元门禁两种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时,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的半开放组团模式。在半开放组团模式基础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业主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并实现资源方面的有效共享,加强与其他业务逐渐的沟通交流工作。

3.3 封闭式组团模式

在封闭式组团模式中,住宅组团利用的是密实性的围合方式,与外界之间进行了彻底的分离,使组团内部具有非常强的私密性,保证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通常情况下在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时,在小区的入口处设置了门禁,在组团入口处设置了门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组团内部业主的安全和隐私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当中,为了可以有效保证业主的安全,通常都是采用入口门禁、组团门禁以及单元门禁相结合的三级管理模式,或者是在采用组团门禁与单元门禁时,一般都是利用这种封闭式的组团模式。在一些定位比较高端的项目当中,为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质量,满足客户的私密性需求,也会采用封闭式组团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居住区规划过程中融入新型组团模式,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更多人性化的内容,通过对各种组团模式的有效设置,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尹峥.现代城市居住区新组团模式研究[J].门窗,2014.10

[2]孙得东,李卓冉.居住区组团绿地空间的设计与营造[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02

[3]凌海军. 对居住区均好性规划设计方法论的探讨[D].浙江大学,2017.04

论文作者:黄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组团模式分析论文_黄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