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_五位一体论文

三位一体,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_五位一体论文

以三个“五位一体”的合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力论文,五位论文,走向论文,生态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3)05-0047-05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独立成篇地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第一次提出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从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的国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地将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公民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理性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这“五位一体”的总权益,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充分体现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不堪重负的环境压力、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不能回避的国际指责、不容忽视的群众期盼和不应怠慢的宪法修正这“五个不”,决定了我国必须从基本国策和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勇于正视问题和着力解决问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这一时代最强音是由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所决定的。简而言之,不堪重负的环境压力、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不能回避的国际指责、不容忽视的群众期盼和不应怠慢的宪法修正这“五个不”,决定了我国必须从基本国策和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是不堪重负的环境压力。人口众多和资源匮乏是我国的重要国情。由于人口众多,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3倍。这一低一高,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凸显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只有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才能以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方式来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双赢。

二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我国长期实行的剥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之上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还没有摆脱粗放运行的传统局面。土地资源是我国极其稀缺的重要资源,它既是我国国民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又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本来稀少的耕地却一再受到侵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了1.2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岌岌可危,耕地的锐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进程。我国资源禀赋较差,石油、铁矿石、铝土矿的人均储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2%和7.3%。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我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的严峻态势,只有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绿色发展促进绿色增长。

三是不能回避的国际指责。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国际问题,我国对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生态环境不负责任论”的一系列指责不能充耳不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催生了环境安全这种新的国家安全观。环境安全是免于因环境恶化而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免于因环境争端或冲突而形成的人类群际关系上的威胁。[1]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曾指出:冷战结束,环境问题一跃而名列世界政治议程的榜首。1991年8月,美国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第一次将环境纳入到国家安全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基于环境安全而设置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了极大影响。面对这些新的国际问题,只有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国才能树立起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才能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效回击国际社会的指责,努力逾越一系列绿色壁垒屏障,使我国在生态外交和绿色贸易领域发挥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四是不容忽视的群众期盼。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密切联系,因而,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最为基本和最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权益问题。不能将人民群众的权益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经济权益,就是用金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除了经济权益外,生态权益以及其他权益都是执政党和政府在民生问题上要格外注重的。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拥有宁静而优美的居住环境,是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生态需要,也是他们应有的人权。如果忽视这些基本人权,谈论民生问题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会显得底气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加深,只有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和政府才能以绿色执政理念,加快绿色发展,解决生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期盼,促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五是积极做好宪法修正工作。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大法。2004年全国人大对1982年制定的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但是,这一修改是在当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总布局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内容在宪法中是缺位的,这不利于确立生态文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能从依法治国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鉴于此,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原则,按照推进中国整体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将现行宪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表述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只有根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原则修改宪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国的框架,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才能充分发挥宪法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功能。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质上体现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的“五位一体”的总权益,显示了以整体文明进步和人民群众的整体权益保障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表层看,是并列地、整体地和全面地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而从深层看,“五位一体”的建设,不是为建设而建设,或者说,五个方面的建设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五个方面建设的目的集中服务于和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为了增进人民群众的整体福祉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质上是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社会权益、文化权益、生态权益等“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维护人民群众“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样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体现在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上。文明是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明体现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身所取得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以及精神文化等成果的总和上,是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生态文明,是与人的利益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需求,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生态就无所谓文明不文明。一句话,离开了人的价值尺度和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离开了对人的各种权益的维护和人的福祉这一价值取向,就谈不上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是人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与走向以对人民群众整体权益的维护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是一致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这一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满足和丰富着人们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以及生态权益,促进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五位一体”的整体权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态势。

权益问题实质上是利益问题,从法学上看,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187人们的权益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以及生态权益等组成的整体权益系统。将人的权益只是看作经济权益,将民生问题只是看作经济问题,甚至认为人民内部矛盾是用人民币就能解决的矛盾,这一片面看法,持的就是将人简单地当作经济人的理论。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根本,生态文明建设是各项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认为,人的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等在内的一整套权益系统,各种权益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其中,生态权益与经济权益一样,是人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为基础性的也是最为根本性的权力和利益。生态权益是人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权利以及行使这些权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如占有、利用以及享受自然环境资源的各项权利以及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生态权益贯穿于每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来说,生态权益也是直接影响该民族、国家和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权益。生态权益是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等权益,既是一个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在现实的生态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优良的生态环境既保障着人的生态权益的实现,又保障着人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获得与充分实现,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五大建设与五大权益强烈地显示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深刻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福祉的事业,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其价值实现的事业,是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要以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公民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理性人建设这“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只有在探寻和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全面建设,才能收到实效。所谓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就是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关键,以生态产业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公民社会建设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理性人建设为根本,全面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该体现在生态文化建设上。生态文化是一种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软实力作用。生态危机本质上是文化的危机,是占据主导和主流地位的反生态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非绿色意识形态导致的片面助长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控制性和征服性的结果。拉兹洛认为,文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力量,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言,在它背后是由一种文化支撑着,这就是西方主流文化所坚持的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高消费、高污染、建立在生态环境资源被剥夺基础上的单纯经济增长方式,就表现出一种十分落后的文化现象。而生态理性、生态道德和生态美学等内容的生态文化缺失,必定引发非绿色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生态危机现象的反思,必须把目光从外部收回来,回到人类自身,对人类所持的非绿色的精神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只有认识到生态危机归根到底表现出人的精神文化危机,才能揭示出生态危机的深刻文化根源。美国哲学家诺顿认为,建设生态文化能促使人们从精神上超越旧的世界观,转向一体化生态学的世界观,从物质形态上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把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告别不科学的发展观,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推动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关键。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社会秩序理论、哈丁的公有地悲哀理论,还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的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都突出了制度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重视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创新,不断修改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3]目前我国针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现行法律不是滞后就是空白,从而导致排污企业推诿、当地环保部门不作为、受害者无法维权。鉴于以上困难局面,除了十八大报告所述制度外,还应尽快确立环境诉讼制度,使公众能够成为诉讼主体,就政府对公民环境保障不尽责以及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提出追究法律责任。在对政府环境责任的考核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环境治理的绩效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推行政府环境问责制。另外,为了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还要在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环境资源的价格制度、环境资源的税务制度、公民环境参与制度、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和规范。

三是以生态产业建设为重点。在全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声浪中,生态产业作为绿色环保产业应运而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实现绿色增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产业是对传统产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生产方式和工程技术的扬弃,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既发展经济又保护资源环境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始终注重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是一种将环境保护和生态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绿色发展模式,体现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优化的绿色生产力的本质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体现了生态产业的基本要求。生态产业既表现为生产出生态产品的一系列新兴产业,也表现为将生态工程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中,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的一些产业。生态产业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服务业等众多类型。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绿色化和生态化,推动着绿色科技和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助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

四是以生态型民间组织建设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和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多年来,政党和政府一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这种政党和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并显得力不从心。为了使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政党和政府必须转变理念,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中对生态型民间组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改革监督管理体制、加强资金支持等措施,积极扶持、引导和规范生态型民间组织的行为,帮助解决生态型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成为政党和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同盟和重要生力军。实践已经证明,公民对于生态环保理念的认可和参与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积极培育生态民间组织,发育生态公民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

五是以生态文明理性人建设为根本。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建设,即是将人建设成为自觉地确立生态文明意识,以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指导,主动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观念与行为都能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并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理性人。生态文明理性人告别的是不懂得尊重自然以及肆意破坏自然的生态愚昧人和生态野蛮人。生态文明理性人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生态美学知识和生态文化,懂得自觉地按照生态伦理和遵循生态规律从事工作、生活和实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预示着未来的社会将是生态文明的社会,而生态文明的社会从根本上说是生态文明理性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文明理性人建设,就是在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有机契合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更加高级的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紧密结合的社会,他指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185

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关键,以生态产业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公民社会建设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理性人建设为根本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合力,强有力地推动着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

标签:;  ;  ;  ;  ;  ;  ;  ;  ;  ;  ;  ;  ;  ;  ;  

三位一体,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_五位一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