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需要澄清的问题_物流外包论文

了解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需要澄清的问题_物流外包论文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需要澄清的认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业论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下简称联动发展)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和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对联动发展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乃至错误认识,实施好国务院提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一、认为联动发展就是要实现物流外包

物流外包是指制造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目前不少人认为联动发展就是要实施物流外包,有些人甚至把联动发展等同于物流外包,似乎只要推动物流外包就是实现联动发展。如有人就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就是基于物流外包的一种协作境界,也是制造企业的服务采购活动”(王佐,2009)。

物流外包是联动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联动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物流外包。其一,物流外包只是联动发展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联动发展的本质和全部。联动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制造企业内部整合物流系统组建物流公司(如海尔集团、武汉钢铁公司)、制造企业持股或控股物流公司(如美的集团控股成立安得物流公司)、若干制造企业联合投资成立物流公司、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合投资成立物流公司(如小天鹅、科龙与中远按2∶2∶6比例合资成立的安泰达物流公司)、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等都是联动发展的形式。其二,物流外包并不适合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外包服务是“将企业内部的某些周期性的、反复的活动或者职能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的过程”(荆林波,2005),制造企业并不是所有的物流活动都适合外包。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流外包实施最多且最成功的都是能够商品化的物流活动。例如,美国物流外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运输、仓储和信息系统,日本分别是运输、保管与装卸和包装(董雷,2008),中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目前也主要是传统的运输和仓储。其三,物流外包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联动发展形式。一方面,物流外包作用发挥具有条件性。从理论上说,物流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而现实中,物流外包作用发挥是有条件的,如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与能力、全社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状况、制造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条件、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安排等。海尔、长城汽车等一批企业并不依赖物流外包,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物流服务甚至成为内部一个重要的利润源。另一方面,物流外包不是联动发展的最高形式。联动发展是产业在发展中突破边界、双向互动、融合渗透,互利共赢的一种发展形式(吕涛、聂锐,2007)。外包(outsourcing)本意是企业从外部寻找资源。与供应链管理不一样,物流外包作为一种服务采购形式与生产外包一样,更大程度体现的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市场交易关系。从交易双方各取所需的要求满足方面来看,物流外包具有一定的联动发展性质,但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性质明显的活动,物流外包中双方企业在突破边界、双向互动、融合渗透,互利共赢方面程度并不高。

把联动发展等同于实现物流外包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会单一化、机械化联动发展形式。这不利于各种富有效率、特别是高级联动形式的创新性开发,不利于企业和各个地区因企制宜、因地制宜采用量身定做的联动发展形式;另一方面,会妨碍物流外包的健康推进。物流外包是工商企业的一种市场行为。地方政府如果认为联动发展就是实现物流外包,在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时有可能采取强制性或诱致性措施推进物流外包进程,从而导致物流外包不是应时而生,应需而生。

联动发展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既要站在物流业发展角度看问题,也要站在制造业发展角度看问题,既要展望未来,也要面对现实,要把制造业与物流业当成一个系统,以系统效率的动态优化为选择准绳。只有那些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效率的联动发展形式,才会富有生命力。

二、认为联动发展的前提是存在大型制造企业

为什么会产生联动发展需要?一些人认为是因为当代经济中出现了大型制造企业。为突破发展中资源约束瓶颈,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需要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如进行物流外包、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或组建战略联盟。有人就指出“当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普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模式,即制造企业自身承担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品销售以及物流等所有活动,但由于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何明珂,2008)。

联动发展中大型制造企业有着重要作用,但把联动发展的前提看成是存在大型企业则是不科学的:其一,不仅大企业在发展中会受到资源约束,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同样也会受到资源约束,甚至这种资源约束比大企业更为突出。例如,无论是在国内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比大企业都困难得多。所以,不仅大企业有联动发展需要,中小企业往往更有联动发展的需要,需要有更好的物流发展平台。中小企业发展不能小而全,要做到又专又精,这实际上已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其二,如果放松资源约束条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需求通常比大企业更为强烈。原因在于,大企业物流规模大,自营具有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则相反。例如,海尔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区、30多个海外工厂以及制造基地、33个产品事业部,物流规模大,采购量大,所以海尔物流自营规模效应明显,这一点中小企业是没法比的。其三,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企业产生的市场基础是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需求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这种规模不一定来自一家大型企业,众多中小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累积规模同样可以支撑一片催生物流企业的市场。如产业集群内主要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物流服务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促使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以适宜集群需求”(许雪琦,2007)。

如果认为联动发展的前提是存在大型制造企业,可能会导致实践中人们只重视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问题,只抓“大”,认为把大型制造企业抓住了就行,忽视或看不到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建设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物流平台。

基于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在企业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地方政府在推进联动发展时不能“抓大放小”,要更大程度上关心和促进中小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动发展问题,为中小制造企业实现物流外部化、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更好的物流平台。

三、认为联动发展的保障重在建立大型物流企业

关于联动发展的实施保障,一些人认为重在建立大型物流企业。其理由有:大型物流企业有能力向制造企业提供合化、专业化、高端化物流服务,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物流服务需要,而中小物流企业则存在能力不够、水平不足问题;目前中小物流企业太多,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不利于物流业的发展,为建立正常的竞争秩序,需要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发达国家拥有一批大型、乃至巨型物流企业,目前中国大型物流企业与发达国家规模相比有很大差距。

联动发展的保障重在建立大型物流企业,这一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有片面性:其一,综合化、专业化、高端化物流服务,不仅大型物流企业能提供,中小企业也能提供。物流企业分为资产型和管理型。资产型物流企业拥有较大规模的从事物流业务的实物资产,如运输公司,公共仓储等;管理型物流企业以企业的管理、信息、人才等优势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利用社会物流设施向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管理型物流企业拥有实物资产有限,很多都是中小企业,由于可以广泛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如利用社会运输力量、社会仓储资源,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与大型物流企业同样水平的服务,甚至在服务提供方面更具灵活性(李亦亮,2009)。目前中国运输能力、仓储能力存量规模已经很大,甚至存在能力闲置,管理型中小物流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主要问题是怎么提高它们的服务水平、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而不是如何迅速扩大其资产规模。其二,中小物流企业总体数量并不大,尽管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但不能讲这种竞争就是恶性竞争。西方发达国家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数量也十分庞大,如日本物流从业企业就有7万家之多(郑小鹏,2008)。中国到2007年底,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5.2万家,加上实际已运作物流业务的运输、仓储、快递、货贷等企业,以及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的非法人物流实体,估计有10万家(丁俊发,2008)。显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制造业大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面积大国、产值大国,物流企业数量应该说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物流企业之间竞争确实十分激烈,甚至打价格战,但不能就因此认为是恶性竞争,其关键原因在于企业服务同质化程度高,基本上是提供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服务,没有很好地去开拓具有广阔前途、更好满足制造企业需要的增值性现代物流服务。有竞争就有创新,物流市场这种激烈的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开辟新的物流服务渠道和模式。其三,为了提高对物流行业的控制力,引领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创造整个社会物流发展的良好条件,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需要重点发展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但根据企业规模分布的金字塔原理,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物流企业,因而如何发挥好中小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实践中,如果主要依靠建立大型物流企业来实现联动发展的话,就会导致物流产业资源向大型物流企业集中,出现人为捏合的大型物流企业,损害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利益。中小型物流企业是地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如同中小银行可以满足地方中小企业差别化小额贷款的需要,中小物流企业往往更能为地方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合意的物流服务。

为了在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小物流企业需要做到:专业化经营。鉴于资源限制,中小物流企业不能小而全,要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合作化发展。联合就是力量,中小物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或形成物流企业集群,能很好地获取大型物流企业的效应;社会化生存。中小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为货主企业提供优质物流服务;歧异化服务。在日益激烈竞争的物流市场,中小物流企业要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向物流服务高端挺进。

四、认为联动发展中制造企业较物流企业地位占优

目前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物流服务价格往往由制造企业说了算,由此不少人认为制造企业较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中地位占优。其深层依据是,物流业作为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从属性产业特征,在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时先天性地位占劣。

联动发展中制造企业地位占优,这一认识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其一,物流产业具有从属产业特征,但这种从属性是指它的历史起源,并不等于其在联动发展中地位。例如,世界著名零售商——沃尔玛作为流通类企业,它在与众多的制造企业价格谈判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一般说来,制造企业是物流企业的客户,和市场中所有企业一样,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必须满足客户的需要,在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中物流企业才会得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联动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发展,只有联动发展中双方企业地位平等,才会有真正的联动发展行为出现,联动发展才会持久,才会成功。其二,联动发展中,物流服务价格一般由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协商决定,不是由制造企业或物流企业单方面决定,这种协商价格要有利于调动双方积极性,有利于双方共同做大“利益之饼”。目前物流市场价格往往由制造企业说了算,其原因在于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程度高,物流企业服务增值性低。这种物流服务价格由制造企业单方面说了算的现象也表明目前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关系主要还是一种市场关系,彼此资源整合程度比较低,联动发展程度还不高。其三,制造企业将物流活动委托给物流企业后,双方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受托方的物流企业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如果没有双方的深度和长远合作,没有实现真正的联动发展,物流企业而不是制造企业可能会出现机会主义或败德行为。

联动发展中制造企业地位占优论隐藏的思考就是,实现联动发展制造业要主动实施物流外部化,要让利给物流企业,要承担目前联动发展不足的主要责任。这种逻辑推理的政策后果可能有两种:一是给制造业施加压力,强制性推动物流外部化进程。这可能导致出现制造企业非自愿的物流外部化进程;二是给物流企业普惠性政策支持。这可能导致物流企业不能优胜劣汰,物流服务水平难以切实提高。

制造企业物流外部化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但制造企业物流是否外部化是由其外部化利益决定的。只有外部化利益高于内部化利益,只有联动发展利益高于非联动发展利益,制造企业物流外部化、实施联动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进发。物流企业实现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创新服务模式,革新服务观念,最大限度满足制造企业物流服务需要。

标签:;  ;  ;  ;  

了解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需要澄清的问题_物流外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