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有之乡”的重新解读——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的文本透析论文_夏永杰

对“乌有之乡”的重新解读——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的文本透析论文_夏永杰

夏永杰

摘要:《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教学内容,“桃花源”是我国古代人们所构造的重要的乌有之乡的意象,因此,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创作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生平经历和文笔细读这三个方面去相互映照,重新解读《桃花源记》背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乌托邦;文本解读

汉代司马相如的著作《子虚赋》中提到:“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由此得出“子虚”和“乌有”这两词,并值非真实的,捕风捉影的事情。中国的“子虚乌有”与西方的乌托邦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英语“Utopia”(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γ”(无)和“Τ?πο?”(场所)这两个词,没有场所,也即“不在场”(non-presence)和“不站在对面,它既不存在于时间内的某一瞬,也不存在于空间里的某一点”,相对于现存一切,它是一个“非在”(nowhere)。“乌托邦”一同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含义,可以说众所周知,它所指向的是“任何理想而臻于完美境界的地方和国家” “它既指个人自身的和谐,又指持久和平,需求的充分满足,现实生活世界愉快的劳动,充裕的闲暇,没有不平等,没有专断的权威……等等,而乌托邦思想家则是面对—片荒野却看到了乐园的人”。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乌托邦”的追求与设计源远流长,西方的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西方经典形态的理想主义的诞生地,从奥古斯丁的“十帝之城”、康德的德福—致的“至善”,到保罗?蒂利希“超越上帝的上帝”,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中国“天下大同”的儒家乌托邦,“世外桃源”的道家乌托邦……一部“乌托邦”史,可谓蔚为壮观。

在岁月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总能不时听到乌托邦思想家们执著而顽强,饱含炽热理想主义情怀的激越之声,这确然是人类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桃花源记》显然是理解古代人们乌托邦思想的重要切入口,因此深入探讨《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作家的理想与悲凉的结局,对于正确地指导教学,实行多元解读方式,启迪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等目的,都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一、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社会历史根源

朱熹曰:“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尧夫辞极卑,道理却密。”陶渊明之所以接受老庄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当时,这个部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语文教学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是一个门阀制度盛行、浮靡文风泛滥、价值观念混乱的时期,东晋门阀士族与皇权之间,是一种既结合协同、相互依存又倾压争夺、排斥分离的关系,而各类士族之间也是既联合又角逐。这使得当时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特别混乱与复杂,东晋时期的阶级矛盾是比较尖锐的,当然,这是由于东晋统治者对民众实施沉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所致,民众的负担特别沉重,怨声载道。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战乱更加频繁,民不聊生,人民逃亡的情形很严重,这些历史背景,都形成了与“桃花源”中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陶渊明所构建的乌有之乡是有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的。此外,从思想接受方面来说,陶渊明深受道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的影响,并有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同时,陶渊明也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的思想熏陶,因此,这些道家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陶渊明笔下所构建的乌有之乡的思想根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仕途生涯

陶渊明早年丧父,家道中落,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却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陶渊明少年时期就已经阅读了《老子》、《庄子》及儒家的《诗》、《书》、《礼》、《易》等著作,另外还阅读了神话、小说等“异书”。这些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给予了陶渊明以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培养起他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情怀,道家思想则使他心系自然,抱素守真。陶渊明的故乡在浔阳柴桑的栗里村,位于庐山之北,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的赛湖、八里湖一带。庐山、彭蠡湖(即今鄱阳湖)的山光水色熏陶出陶渊明的山水审美意识,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并在更深层次上净化着他的心灵,造成了诗人对自然的强烈归依感,由此影响到他日后的人生选择。

而陶渊明的出仕时间是(公元393—405年),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经历最为复杂、思想最为矛盾的时期。在经过了长期的仕隐交战的心理冲突与煎熬之后,也是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另外一个心理奠基因素。陶渊明在坚决归隐之前有过五次出仕,据《宋书?隐逸传》记载,二十九岁时,陶渊明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可见陶渊明做官只是为了糊口,并非自己的志向。在认识到官场的污浊后,而立之年的陶渊明便深以自己的选择为耻。于是,陶渊明劝告自己顺从天陛,终老田园,这是陶渊明第一次出仕。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十六岁时第二次出仕。此次在江陵做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佐。但陶渊明始终不能忘怀故园与亲情,归隐之志时时涌上心头。辛丑岁(公元401年)七月,桓玄手握重兵,窥伺朝廷。陶渊明对此心怀厌恶,又遭母丧,便辞职回家了。此后几次的出世都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既非发自本心,必然痛苦难熬,因此,一个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由此成为诗人对抗现实黑暗的精神领地和必然的归宿。

三、桃花源中的“子虚乌有”思想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作为开篇,设置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情景。在乌有之乡里,陶渊明塑造了一个“理想国”,即社会平等自由(无阶级之分),人们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居有定所。这与后来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托马斯?莫尔在他著名的著作《乌托邦》里面所构建的世界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篇散文的引人之处还在于,作者巧妙借用了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交代了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计划前往寻觅而无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此外,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它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当然,陶渊明很聪明的将答案留给了后世千代的读者。其实,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前进要依靠交往而得以推动,而世外桃源这种与外界几乎隔绝的社会形态,其实终究要走向破灭,就如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这种封闭的模式始终会走到一个尽头。这也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子虚乌有的思想的最好印证,也是他悲剧意识的流露之处,这样一个完全隔绝于世的社会,只能存在于理想的美好想象之中,而它是无根的,是虚无缥缈的,是总归走向破灭之路的。诗人思想的深刻性与艺术手法的高明纵使《桃花源记》可以流传千古。

四、结束语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历来是人们梦想的理想王国,它是如此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深深感染读者情绪,强烈震撼读者心灵,他以饱蘸现实色素的笔墨描绘出桃源去处之神秘,桃源景色之神异,桃源环境之神奇,桃源民风之神美,桃源出而不可复得之神怪,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活印象,令人好生陶醉。

参考文献:

[1]殷 旵.中华传统文化精要普及读本(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陈振鹏.古文鉴赏辞典——臧维熙赏:桃花源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3]吕慧鹃,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张杰中学

邮政编码:312000

论文作者:夏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对“乌有之乡”的重新解读——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的文本透析论文_夏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