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

刘文华[1]2004年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资参与经济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重大,我国利用FDI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大好形势下,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策略出现了显着的变化。相对新形势而言,我国以往以提供各种优惠为主的外资政策难以继续适应这场变革,我国要作出积极的调整。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1章:绪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是我国近年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外资利用方面出现的显着性问题。本文首先交代了该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我国外资利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本研究的对象和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使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第2章:跨国公司概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在介绍了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的主要途径后,本章还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动机。 第3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及其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出现了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的投资策略转变,而中国市场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迅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出现了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的要求,跨国公司相应的在华投资策略亦出现了重大的显着的转变。 第4章:我国外资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这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国内外因素,认为国外有关的外资利用理论不适合中国的实践,我国“非缺口”型外资利用主要用于提升我国投资资产的质量和经济结构调整。 第5章:我国应对跨国公司投资策略转变的政策选择。由于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有着自身的目的,其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变因而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挑战。我国以往的以“提供优惠政策”型的外资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达不到外资利用的预期目标,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一个包括外资吸引、引导和监管叁个环节的模式。将外商投资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外向性经济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外资利用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变表现及其原因、对我国外资利用带来的挑战和我国外资政策相应的调整。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跨国公司适应性投资策略转变角度,将中国市场置于跨国公司全球投资体系中来研究其在华投资策略转变的表现及其原因;2.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给我国外资利用带来的挑战重新设计了一个包括引资前的提升综合竞争力、引资中的加强引导和引资后的有效监管的“叁位一体”的新模式;3.提出了提升外资政策综合竞争力的以改善投资环境为核心的模型。 本研究认为,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给我国外资利用带来的新的问题,应该将过去以“提供优惠政策”型的政策调整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型的政策体系,不仅要保证在当前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外资争夺形势中继续引进充足的跨国公司投资参与我国经济建设,而且要通过制订政策来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引导,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要加强对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有效监管,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刘文华[2]2003年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文中认为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策略出现了显着的变化 ,而我国以往以提供各种优惠为主的外资政策难以继续适应这场变革 ,我国要作出积极的调整 ,要将外商投资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外向性经济结合起来 ,提高我国外资利用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王清[3]2005年在《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与我国的对策》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也更加密切。我国加入 WTO 后,政府在对 FDI 政策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这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迫不及待地涌入中国市场。据统计,目前全球 500 强企业中,已有 400 多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结合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新战略、新政策,以及它们在华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在华投资竞争与合作。据此,本文基于我国加入 WTO 的宏观背景下,从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出发,探讨其在华投资的新特点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进一步探讨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新的相应对策。这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历史统计—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并探讨我国在利用外资上的相应对策。文中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历程与现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应对策”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本文的论述主线。全文共分为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历程、现状、动机、途径与方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归纳和分析。第一节,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历了起步与成长、持续发展、高速发展、调整与提高四个阶段。第二节,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我国市场呢?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其原因归纳为以下七点: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叁、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四、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降2低生产成本;五、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开拓亚洲新市场;六、转移本国环境污染;七、分散和减少风险。第叁节,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途径和方式的剖析,指出在市场进入的方式上出现的一些新形式,如独资和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第二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原因。第一节,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做出调整的时代背景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战略的两大背景。第二节,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内容,即:一、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新一轮投资热;二、跨国公司正逐步把中国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进一步扩大市场;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地域也在发生重要变化,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大投资;六、跨国公司在华不断推行本土化战略。第叁节,跨国公司做出战略调整的原因分析。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指出传统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已经无法完整地解释当今国际投资所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的变化,更不能圆满阐释我国在入世前后外商投资出现的新特征。而内生性增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接着,文章从现实因素着手分析了造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原因,如中国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加入 WTO 后不断完善的法律和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崛起等等。第叁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一方面,对于众多的跨国公司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了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速度,促进了研发力度的加大,同时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加快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强,导致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对民族品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第四章,中国应对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针对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通过完善宏观管理来进行疏3导,积极调整有关政策、因势利导,在利用外资的同时,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双赢”。而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讲,在新的形势下,面对跨国公司的一系列投资战略调整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更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主动的态度来思考应对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学习—合作—竞争”的过程中,扬长避短,通过优势互补,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竞争中逐渐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1.以发展观来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过去与现在。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突出了以理论分析、历史统计和实证研究的研究路径,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对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理论依据,以住的研究多侧重于以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则指出,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已经无法完整地解释当今国际投资所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的变化,更不?

汤丽丹[4]2004年在《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华服务贸易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和服务贸易政策的调整,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对此,跨国公司,尤其服务业跨国公司迅速做出了反应,即调整了对华服务贸易战略。他们在对华服务业方面由被动、试探性的进入转变为主动地战略进入,从过去的在中国政府主导下进行投资的模式转变为,按照WTO协议框架的要求,结合中国政府在加入WTO背景下的新战略、新政策,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和自身发展规律进行竞争性投资的模式。这种战略性调整表现在投资方式、产权安排、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华战略调整是对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政策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从而要求我国政府和服务业企业积极采取对策应对挑战。本文在分析服务业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基础上,就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战略调整提出了制定反垄断法、进行企业战略重组等对策和建议。

何隽[5]2003年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实证分析与我国因应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国投资持续增长。然而,世界的贫富悬殊也正在扩大,这是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对于已成为全球经济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则扮演着挥舞这把“双刃剑”剑客的角色。据此,各国学者与企业家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也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按照WTO规则办事,履行中国对WTO的承诺与义务,中国政府在对FDI的政策进行了调整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这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呈现的商机,已经紧紧地吸引了世界着名跨国公司集团们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迫不及待地涌入中国市场。因此,在中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基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对策,并探讨确保中国吸引FDI战略目标实现的“双赢”策略安排。这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历史统计——实证研究”相融合的方法,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历程——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与实施——中国的对策分析与双赢策略的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本文的论述的主线。本文主要可以分为叁大部分: 第一部份(第一至二章):以国际投资理论的角度,对全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历程、动机、途径、方式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其中:第一章是全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现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全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以往以发达国家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跨国并购也已成为其主要的策略之一。到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第二章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途径等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拓展海外投资的主要动因是出自于战略动机、行为与经济动机、生产与技术性因素。从而引伸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潜在着巨大的购买力、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等都符合了跨国公司全球性发展战略的目标。其次本文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剖析。其中在市场进入的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形式如:独资和控股、股权收购、技术投入等方式。 第二部份(第叁至五章):首先对中国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变迁,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带来的机遇与压力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然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以往在华投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以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布局的调整与特点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其中:第叁章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的机遇与压力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FDI政策的进一步调整,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环境变迁。这些变迁包括有:对外商投资“基本法”的修订;同时还允许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与收购上市公司;对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领域;鼓励外商投资于中国西部地区,并给予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更多优惠待遇;对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均加大完善力度等的新政策的出台,使中国成为潜在市场最大、投资环境更加完善的新投资热土。进而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的机遇与压力进行了探讨。中国巨大市场潜力、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不断完善投资激励政策等都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外商在华投资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如:法制不健全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市场结构不合理、运作不规范;面对国内外竟争对手的双重压力:跨国并购存在不确定性;外商投资审批事项程序繁杂,备案时间过长等因素都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第四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绩效评价。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以战略制定与实施、市场份额的比率、竞争力的强弱、客户服务的运作、盈利能力的高低、经营风险的预测六方面为评价依据展开分析。案例分析表明,目前跨国公司随着在华投资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必须重新定义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竞争者、重新调整市场策略,以取得长远的发展。第五章研究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在中国市场机制调整和竞争对手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环境产生了变迁。跨国公司为应对这一变迁并结合过去的经验,也做出了一系列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包括有:1.战略性布局方面:①产业结构分布调整。由以往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加快了进入服务业的步伐;②投资区域出现调整。长江叁角洲和珠江叁角洲成为高新技术与服务业领域的中心地带、环渤海地区与东北地区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投资西部地区的热情上升。2.在经营战略调整特点方面:①参与国有企业改组,其中外商投资并购国内企业出现高潮:②开始与中国企业建立竞争合作关系;③由以往的中外合资的投资模式转变为倾向独资或合资控股;④实行本土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等的?

张彦博[6]2008年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在崛起的中国以其非凡的引资业绩闻名于世,但是FDI的好处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能感受得到,大量FDI聚集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零星的外资散落在西部地区的强烈反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与集聚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寻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思想的变化轨迹,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按照NEG(新经济地理学)范式,采用Dixit & Stiglitz(1977)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垂直FDI和水平FDI的一般区位选择模型。该模型对FDI区位影响因素的概括具有综合性,除了传统的区位因素,将新经济地理因素集聚经济也纳入FDI区位的影响因素系统来整体考虑。在决定FDI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将集聚经济、市场规模、交易成本、工资成本、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因素纳入基本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外商垂直FDI和水平FDI的区位选择。该理论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垄断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通过建立FDI区位理论模型解释FDI的区位选择行为,完善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同时对中国的垂直FDI和水平FDI的区位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吸引FDI的政策建议。2)在垂直FDI和水平FDI的区位选择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的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检验了工资成本、市场规模、聚集经济、交易成本、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在实证分析中,特别引入了产业结构和交易成本这两个因素,并且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创新处理,从中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外资类型,其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因素,也有差异因素,投资主体因性质不同而要求不同的空间要素及其组合。3)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归纳,之后把经济学的规范理论和严谨方法应用到FDI集聚这一经济地理现象的研究。循着Krugman的思想火花构造了包含本地市场效应的需求函数和包含市场竞争效应的成本函数,并通过建立一个由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所构成的寡头垄断的产量竞争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微观个体区位选择如何导致了跨国公司的空间集聚及FDI空间分布的演化,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机制。通过拓展基本模型,引入政府政策变量,讨论了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集聚效应较差的地区,政府政策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年来一些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纷纷撤资这一现象,从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撤资问题和由此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针对近年来FDI在华区位变化的来源国集聚特征,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东道国企业所构成的寡头垄断的产量竞争模型基础上,引入一个衡量厂商之间合作程度的推测变量,分析了来源国FDI向中小城市定位的行为。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对FDI来源国集聚的动因进行了解释;基于产业联系效应并结合青岛“韩资高地”的案例对FDI的来源国聚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来源国集聚特征的引资战略。5)对当前中国利用外资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FDI对我国的经济影响进行探讨,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外资管理体制的转型建议。

赵强华[7]2006年在《外国直接投资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经济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由于国家发展战略导向、自身区位等多重原因,改革开放滞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带来历史性机遇。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形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及东北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东北地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若干重要结论。运用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导入时间概念,重点研究在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后、FDI投资中国出现新动向、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国对外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背景下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东北地区的双向选择课题,既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又研究地区的适应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FDI与区域发展理论及应用;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东北地区利用FDI及与全国的比较研究;东北地区利用FDI的前景预测;东北地区利用FDI的地域导向、产业导向、投资国价值分析与东北地区选择策略;东北地区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FDI吸引力的对策措施等。 本文认为,积极利用FDI对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的改革开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袁萌[8]2008年在《税收政策对在华外商连续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领先的地位,FDI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FDI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盲目攀比优惠政策,由此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前形成不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同时也造成国家利益的流失。外资政策在影响外资上到底有多大效应?如何客观的评价外资政策对FDI规模的影响?我们应如何正确合理的改善外资优惠政策并引导FDI流入?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的FDI理论集中于一年或几年对跨国公司FDI活动进行考察,在现实中,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东道国利用外资政策同样存在它的连续性与动态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都是不同的,东道国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外资政策。本文综合应用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从连续FDI的视角,通过税收负担、出口退税、进口关税叁方面考察我国税收政策的对FDI的作用机理,最终为我国的外资政策向更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向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季莹[9]2003年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回顾了跨国公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特点、新战略和新思想。其次,以跨国公司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同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随后,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从地区、行业、国别叁个方面着手,对入世后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最后,通过阐述和分析中国入世基本承诺给跨国公司带来的具体影响和中国政府对今后跨国公司投资做出的政策调整,预测和展望了今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动向。

陈斌[10]2007年在《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FDI总量迅猛增加,与之相应的是激励政策逐渐取代限制政策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投资政策的重点,其中税收激励政策就是各国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从东道国角度来看,虽然税收激励政策在总体上对吸引FDI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税收激励政策只是矫正市场失灵的辅助手段,过度使用必然产生扭曲,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全球范围来看,税收激励的效应受到日益加剧的国际税收竞争的约束。所以,东道国在采取税收激励措施时,必须要结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税收激励的经济效应进行全面的考察及评估,以趋利避害,从而保证税收激励目标的实现,但是评价税收激励措施是否有效更多地是一个实践问题,经济理论尚未做出一个系统、完整的说明。因此本论文力图对东道国FDI税收激励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寻FDI税收激励的内在规律及特征,以找出影响FDI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为提高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提出一些措施。本论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框架、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讨论东道国税收激励的理论基础。包括税收激励的理论依据、传导机制、政策目标、工具。第叁章和第四章探讨税收激励政策的国内经济效应和国际经济效应。第叁章论述了税收激励的国内经济效应及过渡性资本外逃的税收成因及其税收对策。第四章则探讨了国际税收竞争对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适度税收竞争的判断标准以及国际税收协调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讨论影响东道国税收激励效应的各种因素。本章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类型、母国税收制度、东道国投资环境、东道国制度环境、外资实际税率、WTO原则六种因素对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六章探讨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本章介绍了几种西方成熟的评估模型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探讨了税收激励的社会成本-收益分析模型、税收激励对东道国国民福利的影响以及促进技术外溢的税收激励模式的构建,并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探讨了我国新企业所得税对吸引外资的影响,并就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FDI税收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D]. 刘文华.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J]. 刘文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与我国的对策[D]. 王清.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4]. 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华服务贸易战略研究[D]. 汤丽丹.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实证分析与我国因应对策研究[D]. 何隽. 华侨大学. 2003

[6].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研究[D]. 张彦博. 东北大学. 2008

[7]. 外国直接投资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 赵强华. 吉林大学. 2006

[8]. 税收政策对在华外商连续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袁萌.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9].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分析[D]. 季莹. 江苏大学. 2003

[10]. 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D]. 陈斌. 厦门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