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油气开发领域的国际合作_石油论文

远东油气开发领域的国际合作_石油论文

远东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东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频频向日本、韩国、中国等提出合作开发利用西伯利亚和远东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建议,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大了吸引外国投资的力度。

远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萨哈林和雅库特两大油气盆地。

萨哈林油气盆地包括萨哈林岛和周围大陆架。萨哈林岛上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复背斜区,由7个背斜带组成。 这些油气田的地质特点是油气层多,但储量都不大。在已探明的62处油气田中,只有7 个是中型油气田,其余55个为小油气田。这些油气田的探明储量为石油1.7亿吨,天然气1200亿立方米。各油田之间无论在地质条件上还是在原油成分上都有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油田,含油层的深度也有变化。有些油田的原油胶质含量低,有的油田的树脂含量高。但各油田的原油含硫量普遍较低,在0.2%~0.3%之间,属优质石油。由于萨哈林岛上的油气田分散,且规模普遍较小,因此产量不高。1987年前的10年间,石油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40~260万吨之间。从80年代后期起,石油产量下降。1992年产量降为167万吨。 萨哈林的原油经输油管输送到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加工,少量出口。

萨哈林岛上正在开采的天然气田有25个,年产天然气约18.5亿立方米,约占远东地区天然气开采量的55%。除部分供当地的热电站和居民使用外,其余部分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阿穆尔共青城加工。萨哈林岛上的天然气田都属于小型气田,平均储量都在100亿立方米之下, 因此和油田一样,都因规模较小而缺少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

在萨哈林岛周围大陆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该大陆架海水较浅,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 南部阿尼湾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鞑靼海峡的水深由南向北,从200米递减到50米。西北部大陆架的水深在150米左右,东北部水域100米等深线距岛35公里。经过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多年联合勘探,已探明8处油气田。其中7个油气田在萨哈林岛东北部大陆架,1 个天然气田在萨哈林岛西南方鞑靼海峡中。已探明的油气田的石油可采储量达2.63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8240亿立方米。萨哈林岛东北部大陆架的油气田除维宁斯科耶天然气田外,其余6个均为大型油气田,龙斯科耶天然气田探明储量约4000 亿立方米,阿尔库通—达金斯科耶油田预测储量超过5亿吨, 分别为远东最大的天然气田和油田。开采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前景极为广阔。

远东的另一处石油天然气产地在雅库特。到目前为止,雅库特究竟蕴藏着多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远未探明,所发现的30个石油天然气因探明的可采储量为石油2.54亿吨、天然气13100亿立方米。 已探明的油田大部分分布在雅库特西南部的涅普斯克—波图鄂宾区。其中有两个油田的探明储量超过3000万吨,属大型油田。

雅库特的天然气资源主要蕴藏在雅库特中部地区的维柳伊油气盆地。已探明10个储量为300亿立方米的大型天然气田。 开采和出口前景十分广阔。

除了上述的萨哈林和雅库特两大油气盆地外,在堪察加州和马加丹州境内也都发现了石油天然气资源。此外,在西勘察加大陆架以及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大陆架也找到了油气田。专家们认为,经过进一步地质勘探和查矿钻探,有望在上述地区找到多处具有开采价值的大型油田和天然气田。

石油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每年占财政收入的40%,在出口创汇额中几乎占50%。俄罗斯经济危机爆发后,石油天然气工业地位进一步提高。俄国通过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换回外汇,用来进口食品、日用品和生产资料。缓和了国内市场商品紧缺的局面。石油天然气工业被当成国家的经济命脉,其产品曾被列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为保证国家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控制和垄断,在改革初期曾严格限制外国投资进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领域。规定在该领域禁止建立外商独资企业,在建立合资企业时,外资在法定基金中所占的比重不得超过15%。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时,虽然允许外资参与,但规定外资的参股比例不得超过15%。这些规定使外资不可能在石油天然气企业中取得控股权和监督权,也不可能享受到任何投资优惠。因为根据俄联邦外国投资法,只有外资在合资企业法基金中超过30%时,才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对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限制。到1995年末,石油天然气工业吸引外资总额仅为12~15亿美元。这对该部门巨额的投资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长期的经济危机使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举步维艰。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得不到更新,许多油井被废弃或处于停产状态。由于缺少资金,对新油气田的勘探规模大幅度缩小,正在开采的油气田储量日益减少,开采条件恶化,这种局面如不改变,三四年之后俄罗斯很难把石油产量稳定在现有水平上。而要改变局面,到本世纪末,石油天然气工业至少需要500亿美元的投资。在财政极端困难、 无力向石油天然气工业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俄罗斯迫切希望通过吸引外国投资来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包括利用外资更新设备,勘探新油气田,铺设新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特别是俄罗斯缺少在海上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设备和经验,因此对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开采远东大陆架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寄托很大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俄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政策。

首先,取消了对外资进入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限制,外国投资者可以建立开采加工石油天然气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在合资和股份制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受限制。其次,鼓励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如1995年颁布的俄联邦总统令规定,外国投资项目超过1亿美元, 外资在合资企业法定基金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可享受进口税减半的优惠。同年,俄联邦政府开始实施“促进本国和外国投资者进入俄罗斯经济的综合纲要”,刺激了外资进入俄罗斯生产领域的积极性。 此外, 还对1991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按国际惯例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法律保护。

在近期出台的吸引外资措施中,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自然资源是最有吸引力的举措。根据1995年颁布的《与俄罗斯本国和外国投资者签订租让协议法》和《产品分配协议法》的规定,俄罗斯以租让的方式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自然资源。外国投资者可根据这两部法租赁俄罗斯的油田、天然气田、矿山、森林、渔场等,在缴纳租金后,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开采和加工自然资源,所得产品根据所签订的产品分成协议,与俄联邦政府和资源所在地政府分成,大头归外国投资者所得,可自由支配。在俄罗斯历史上,曾成功地采用租让制方式利用外资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然资源,给许多国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租让法一出台,立刻引起美、日、韩、英、荷兰等国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俄罗斯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自然资源后,许多国家的石油公司和财团提出了开采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合作方案,通过招标筛选,目前已确定4个开发方案,其中3个已投入实施。其内容如下:

萨哈林1号方案 提出和参加该方案的公司有4家,其中有日本的索迭科(Sodeco)公司、美国的埃克森(Exxon)公司、 俄罗斯的萨哈林石油公司和萨哈林大陆架海上石油天然气公司。它们组成了国际石油天然气投资集团。俄方2家公司占40%股份,美方和日方各占30%股份。 开发方案总投资150亿美元。开发区域包括4个油气田——奥多普杜海油气田、恰伊沃海油气田、阿尔库通海和达根海域油气田。可采储量为石油1.81亿吨、天然气4210亿立方米、天然气凝析液3300吨。萨哈林1 号方案于1996年6月10日正式宣布实施,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开发, 即全面勘探工作。根据计划,阿尔库通和达根海域油田将于2000年率先产油。2005—2006年开始产天然气。根据《产品分配协议法》,投资者须将15%产品交给俄联邦财政和萨哈林州财政,其余85%归己所有。该方案计划收入1650亿美元,投资者获纯利47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相当高。

萨哈林2号方案 由5家外国公司组成的萨哈林能源投资集团实施,它们是日本的三菱和三井公司(分别占20%和10%股份)、美国的麦克德蒙特和马拉森公司(分别占30%和20%股份)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占20%股份)。方案总投资100亿美元。 开发区域包括整个尤斯科耶油气田和毕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气田。可采石油储量为9600万吨,天然气凝析液3700万吨,天然气4600亿立方米。计划于1999年产油,2003年产天然气。方案自1996年6月实施以来, 已完成在毕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气田的部分海上钻探任务。根据产品分配协议,投资方占90%,俄方占10%。计划收入为790亿美元,其中250亿美元为投资方纯利。可见投资回报率之高。

萨哈林3号方案 开发区域在东奥多普京海域,总面积2.04 万平方公里,已探明4处油气田,可采储量石油为1.4 亿吨、 天然气凝析液为7000万吨、天然气为9000亿立方米。需要投资100~150亿美元。目前已有3家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3处油气田的开采与俄罗斯签订了租让合同,并已着手开发。

俄罗斯把远东萨哈林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租让给外国石油公司开采是利用外资开发远东自然资源的最重要举措。从1989年到1996年萨哈林方案实施前,俄罗斯一共只吸引到87.4亿美元的外资,其中直接投资仅占4.3%。而萨哈林方案实施后,仅1号和2号方案即可吸引到200多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俄罗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的总和。俄方仅从这两个方案中即可获得550亿美元的收入, 其中萨哈林州地方财政将收入200亿美元(1996年已实际收入2500万美元)。 萨哈林方案还为远东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实施方案的第一阶段已使用俄罗斯的设备和人员进行海上钻探。以前建造大型舰艇的军工企业已接到了建造海上钻井平台的国外订货,促进了国防工业企业军转民改造。除萨哈林州外,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萨哈林方案受益最多的地区。萨哈林的天然气除满足本州需要外,将通过输气管输往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使该地区全部用天然气代替煤做燃料,仅此一项即可使该边区每年节约30亿美元。该边区的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将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产值将大幅度提高。从萨哈林方案中受益的还有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从下个世纪初起,廉价的萨哈林石油和天然气将源源不断地输往亚太地区。

俄罗斯非常希望中国参加对远东和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1997年11月叶利钦总统访华时,中俄两国签订了包括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开展合作的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中国参加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合作已步入实施阶段。

1995—1996年,俄罗斯和日本两国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了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的方案。确定首先开发西伯利亚台地石油天然气资源。该台地位于雅库特、伊尔库次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境内,可采石油储量13亿吨,天然气3.6万亿立方米,保证每年开采不少于400~500亿立方米。根据俄日联合开发方案, 首先开采科维克京斯克天然气田(可采储量8700亿立方米)和雅库特的一组天然气田(总可采储量1.19万亿立方米)。开采的天然气除了满足当地需要外,主要出口中国、日本和韩国。该方案公布后,韩国表示愿意参加。中国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也与俄罗斯能源动力部签署了有关铺设跨国输气管道的协议。这一多国联合开发天然气的超大型项目的总投资高达340~370亿美元,其中110亿美元用于天然气开采,其余大部分资金用于铺设天然气管道。 1997年12月,俄、蒙、中、韩、日5 国代表在莫斯科联合签署了有关开发和输送伊尔库次克天然气的备忘录,明确了5 国在这项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责任。根据达成的协议,将铺设一条自伊尔库次克天然气产地科维克京斯克起,经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中国的二连、北京到山东日照港的4000公里跨国输气管道,管道直径1420毫米, 每年可向中国输气200亿立方米。自2003年交付使用起,连续输气30年以上。 输到中国的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100亿立方米留给中国使用,另100亿立方米从日照港出境,输往韩国和日本。

与此同时,另一项联合开发利用远东雅库特天然气的方案也在酝酿和制订之中。

早在1992年,韩国就对开采雅库特天然气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韩国政府支持下,几家韩国大公司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制订了“萨哈天然气方案”,决定联合开发和利用雅库特天然气资源。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联合开采雅库特的26个天然气田,可采储量1万亿立方米;二是铺设一条从雅库特中、 西部各天然气田起,经雅库特南部城市阿尔丹、阿穆尔州北部城市腾达、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边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首都平壤到韩国首都汉城的跨国输气管道,全长5000公里。按当时价格计算,方案总造价170亿美元, 计划每年开采250~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连续开采15年以上。然而由于朝鲜发生领导人更迭和大饥荒,再加上对该国际合作方案态度暧昧,使方案设计者对原设计的输气管道线路产生动摇,提出了绕开朝鲜、取道中国东北进入韩国的想法,具体修改意见是,跨国输气管道从腾达南下,进入中国东北前往韩国。这条线路得到许多专家支持,特别是日本专家极力支持这条路线。其出发点是希望中国东北能使用远东天然气替代煤做燃料,以减少对大气排放烟尘。

1995年,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总统尼古拉耶夫访问韩国期间,两国达成了立即着手对“雅库特天然气方案”进行论证的协议,论证费由韩国承担。此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加紧筹备实施“萨哈天然气方案”。1997年该共和国决定以本国的金刚石矿产资源做抵押,向欧洲银行发行了3~5亿美元的债券,所筹资金部分用于开发中部和西部的天然气田,实施“萨哈天然气方案”。与此同时加紧寻找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投资合作伙伴。然而对跨国天然气管道的走向问题目前尚无结果。

1997年11月,曾为萨哈共和国经济,包括利用外资开发利用天然气前景进行预测和项目论证的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代表团访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时,谈到了未来的雅库特天然气管道走向问题。代表团认为,只要中国东北有较大的天然气用户,并有外汇支付能力,萨哈共和国愿意使跨国天然气管道经过中国东北。

标签:;  ;  ;  ;  ;  ;  ;  ;  ;  ;  ;  ;  

远东油气开发领域的国际合作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