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_彭军民

双峰县人民医院 湖南双峰 417700

【摘 要】目的:探究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我院该阶段体检健康的54例健康人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判断两组患者对比结果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各项数值以及C反应蛋白均比健康者高,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数值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差异较为明显,将上述指标作为检测指标有助于提高临床检出率。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一种系统性疾病,当患者发生该疾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小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侵袭性关节炎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1]。基于临床调查与统计,发现40~60岁的女性为高发人群,若能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则可以提高预后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与关节功能丧失的几率,为此本文重点探究了血液检测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资料选取了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同时选取该阶段进入我院体检且结果为正常的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区间为37~64岁,平均年龄为51.2±2.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区间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53.1±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早晨为两组患者进行取血。采用非抗凝采血管作为本次采血所用管,在完成患者血液采集后,将患者血液放入37℃的水中进行为期1h的水浴,随后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速度为2500r/min,选取离心所得血清进行检测。在本次临床研究中,笔者使用了型号为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使用了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实验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与相关参数进行操作。通过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CRP)以及类风湿因子(RF);同时使用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1.3 临床观察指标

此次临床观察的指标为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当前研究中尚未完全明确造成该疾病的原因,通常情况下该疾病主要会侵犯患者四肢小关节,此时患者关节会出现疼痛与肿胀的感受,由于该疾病会造成患者关节受到不同程度侵蚀性改变,因而该种疾病致残率相对较高,若临床中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则可以及早做出应对,既有助于减缓患者疾病进程,减轻患者疼痛,同时也能够提升预后效果,降低患者残疾率。

虽然该疾病病因上不完全明确,但经临床分析可能与感染、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关[2]。临床中为了提升检出率,现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检查方式:(1)实验室检查,进行该方面检查时,主要会检查患者血沉、血、生化、C-反应蛋白、尿常规、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等。同时也会进行自身抗体检出检查,主要包含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ENA抗体、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2)影像学检查,通过进行胸部CT检查、关节X线片检查、MRI检查、关节超声检查,更细致的发现受检者是否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特殊检查,主要包括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关节穿刺术两种,两种方式检出率较高且检测较为精准,但是操作较为复杂,检测成本高。在本次临床中主要进行了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对诊断鉴别患者是否伴随类风湿关节炎价值的探究。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人体或动物所产生出的抗体,其主要以变性IgG为靶抗原。1984年Rose等在RA患者血清中发现类风湿因子,根据以往研究发现,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随着患者症状的加重而效价升高[3]。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对照组健康人平均RF值为127.61±38.52(IU/ml),而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均RF值为19.12±0.34(IU/ml),由此可见,两组研究对象RF差异十分明显,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C反应蛋白则是指在机体出现组织损伤或机体发生感染时,血浆中所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其具有清除机体凋亡、坏死的组织细胞,清楚侵入机体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由于C反应蛋白也被认为是急性时的反应蛋白,因而在临床中是较为常用的急性时反应指标,同时C反应蛋白也能够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指标,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为12.88±3.0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5.02±0.71(mg/L);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活性的球蛋白,其主要包含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他们能够起到调节机体免疫情况的作用,在本次临床中主要探究了IgG、IgA以及IgM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诊断的影响,结果发现FA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指标水平,因而免疫球蛋白也可以作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时,通过判断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水平,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是否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且由于上述指标的监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廉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廖玉香,邱森灵,李玉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69-70.

[2]韩玉芳,董予新,廖卫,牛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67-1368.

[3]王梁谦,唐杨,李修洋,刘大军.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54(08):762-764.

论文作者:彭军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_彭军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