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瑞祥

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瑞祥

刘瑞祥 河北省平乡县寻召学区 054500

大量的实践证实,拥有良好的方法能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潜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很有可能阻碍潜能的发挥。读书若有成效,除刻苦努力外,方法正确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古人读书不惜千里求名师指点,历代科学家也很注意研究科学法,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可以说,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老师,是不善教学的老师。因此,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第一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并让学生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使之成为书迷。苏霍姆林斯基也反复强调:必须教会人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中学生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语文教师所认可,然而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大纲里既未列入课堂教学范围,也未列入评估范围,只是停留在开列书目和“推荐书目”的初级阶段上,真正把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实践和探索课题,还只是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名著教学几乎一片空白。

要想让所有的学校重视和实施名著阅读教学,还得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有益的阅读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指导名著阅读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兴趣,是推动阅读者通过阅读去探求知识,感悟文本的带有情感体验的一种意向,是学生主动去阅读名著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1.课堂、课外兴趣启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介绍名人经历,格言警句,中外典故,赏析美文片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在班级的宣传橱窗,开设“名著推荐”栏目,每月介绍一部名著,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图文并茂。班级设立图书角,形成“名著共享”的读书观念。学生还可以组成4—6人的读书小组。

2.图片展示激发阅读兴趣。名著篇幅一般都较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我们可以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课前展示鲁提辖的中国画人物细描,“拳打镇关西”的连环画,让学生仔细对比观察图片进行描述,并展开联想,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告诉他们这是《水浒》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这个故事的呢?这个人物还有那些精彩的故事呢?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明确好阅读的书目或篇目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目,并规定好多长时间读完,避免学生拖沓,时间长了反而会产生厌恶情绪。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某些学生循规蹈矩、勤勤恳恳,对老师的要求总能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地完成,可谓品学兼优。但要他单独面对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却呆若木鸡,束手无策。他们只满足于对知识的机械理解,从不想到用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发展。学生在学习感到困惑时,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授人以鱼倒不如授之以渔。

只要尝到阅读的甜头,他们就会不约而同、意气风发地主动阅读。兴趣是最直接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当然,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层次差异。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尽可能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因此,我要求学生实行课外阅读周计划,坚持每天都阅读并记载自己的阅读心得,字数、质量等不做具体的规定,只要有感而发均可。同时我每周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让学生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益勃发。当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要求合情合理,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名著

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兴趣的培养,这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时均写好阅读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定力。我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阅读效果。平时有意识无意识引导他们意识到阅读是个人的事,而且是个人的终生大事。当然,每周的阅读探讨、交流、对话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充实了单调的学习生活。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乐趣,渐渐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的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去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心智,从而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外,我尽量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例如多媒体放映、报刊剪裁等。目前,不少中外名著都已成功地搬上银屏,像老舍的《茶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阅读能增长见识、拓展心智、丰富心灵,为此,教师在学识渊博的基础上,必须是个情感丰富和生活体验丰富的人。课堂之小,教师没有良好的统筹能力,学生在其中只能学到关于文字的基础性的带着技术性的知识。没有体味到文字所携带的美妙,不会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在阅读这个人生大要之路上,教师必须打开学生们心灵的天窗,闪亮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手中小小的船在学海中扬起生动的风帆。

论文作者:刘瑞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瑞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