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新指标的计算_财会论文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新指标的计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论文,评价论文,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部公布,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这对提供经济信息的会计工作来讲,将更好地发挥其本身的职能作用,为会计工作在新的条件下做出新贡献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新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有10项指标,其中有5项,即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它们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有关指标,其涵义相同,可以通用;其中销售利润率一项,是《通则》规定的销售利税率指标中的利润部分,将其从销售利税率指标中分解出来即可;还有4个指标:即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它们则需要专门为其通过分解、归集求出数据,然后进行计算。现将这四个指标的计算分述如下:〕

(一)、总资产报酬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衡量企业经营效率,自然要看其盈利大小,但盈利大小与其所投资多少有直接关系,因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需要注意其盈利与投资(含投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所用的资金)之比率,称为“总资产报酬率”其公式:

指标数据的取得:

(1)、利润总额,在损益表上有呈现。

(2)、利息支出,可从财务费用帐户中分解出来。

(3)、平均资产总额,即各期资产总额(或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之和)相加除以期数。

例如:损益表上利润总额为86,900元,财务费用20,000均系利息支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总计项目:年初490,929元、期末575,925元。

先求出平均资产总额: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

投资者向企业投资的初衷主要是使资本增值,保值则是最低要求,设计“资本保值增值率”这一指标,既是评价企业效益的需要,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为关心的信息。其公式:

期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表上均有表明,抄录下来即可。

例如: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为472,000元、期末为529,202元。

(三)、社会贡献率

作为一个企业,除了评价其盈利水平高低、财务状况好坏外,还必须衡量其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程度大小。“社会贡献率”指标则兼顾反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情况。其公式:

对企业社会贡献一词的涵义领会为,它是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表现于四个方面:(一)对劳动者原始分配,(二)企业纯收入,(三)利息支出,(四)企业社会贡献其它项目。

(一)对劳动者原始分配,表现为劳动者个人从企业直接取得的各种收入,可分为三部分:

1、个人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不包括由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2、集体福利基金,包括公益金中支付的和成本费用中支付的;

3、企业为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金,包括为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支付的。

(二)企业纯收入,表现为企业的税金和利润两部分。

税金,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等所有应交税金,以及教育附加费。

利润,指净利润,其数额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再加上年利润调整和上年所得税调整之后的余额。

(三)利息支出,表现为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之后的利息支出净额。

(四)企业社会贡献其他项目,表现为三部分:

其一是支付给个人部分,如出差补贴、职工探亲费、业务招待费等各种非生产性开支;

其二是支付给企业内部有关部门部分,如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文体宣传费等;

其三是直接支付给社会部分,如公益救济捐款、环保排污费等。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可按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有关帐户内容和报表项目进行分解、归纳求出。具体做法如下:

(一)劳动者原始分配数额,按三部分计算:

1、工资性支付部分:生产人员从生产成本中分解,管理人员从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分解,销售机构的人员从销售费用中分解出来;

2、集体福利基金部分:一是从公益金帐户中分解;二是从应付福利费帐户或按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十四的比例计算出来;

3、企业为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金部分: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帐户中,将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医药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丧葬费、托恤费等属于社会保险金支付分解出来。

(二)企业纯收入数额

1、税金部分:可从应交税金帐户中找出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额;从管理费用帐户中找出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额;从利润分配表上找出应交所得税。

2、利润部分:净利润在利润分配表上有表明。

(三)利息支出数额,从财务费用帐户中分解。

(四)企业社会贡献其他项目的数额,一是支付给个人部分,二是支付给企业内部有关部门部分,这两部分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帐户中分解;三是直接支付给社会部分,从营业外支出和有关帐户中分解。

例如:通过分解、归纳求得:

1、对劳动者原始分配数额69,500元。

2、企业纯收入,其中税金34,977元,净利润54,179元,合计89,156元。

3、利息支出20,000元。

4、企业社会贡献其他项目数额为15,250元。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劳动者原始分配数额+企业纯收入+利息支出+社会贡献其他项目数额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69,500+89,156+20,000+15,250

=193,906(元)

(四)、社会积累率

这个指标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对国家财政贡献的情况。其公式: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销售税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等,亦即企业社会贡献中的税金部分。

例如:企业纯收入中税金部分为34,977元,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为193,906元。

标签:;  ;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新指标的计算_财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