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李 梅

(盐城市委党校党性研究室,江苏盐城 224007)

摘 要: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当前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设施利用率低、内容单一陈旧、主体力量单一、人才队伍短缺、供给需求失衡、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建议从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内容、培育新型主体、加快队伍建设、深化供需改革、完善参与机制六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质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振兴;盐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说:“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1]文化振兴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灵魂所在,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当前,盐城市正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的前列,因此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盐城市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发展,不断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随着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不断趋于完善。一是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盐城市严格按照现代化标准和要求,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建设集社区教育、普法教育、科技普及、图书阅读、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亭湖、建湖、大丰、东台9 个县(区、县级市)共建成各类文化站100 多个,基本实现了打造农村3 公里“文化圈”的目标。盐城市还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的“四化”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县区均建成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0 余个。二是加快推进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建设。盐城市创新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共建工作,全市有1/3 的农家书屋已经实现与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以及数字化全覆盖,有效提高了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能力。

(二)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农村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开展城乡文化交流项目,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内容[2]。顺应这一趋势,盐城市为进一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加大了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推进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建设,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公益性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增多。盐城市的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和卫生部门深入开展科教、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十馆联动”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积极实施“三送”工程,精心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给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主题文化节日活动增多。各县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种主题文化节,如各地在春季花期举办梨花节、桃花节、牡丹节,在秋收时节举办秋收节,丰富了乡村文化形式。三是文化精品日益增多。《小镇》《小城》《菜籽花开》等一批反映基层社会生活的大型原创作品脱颖而出,反映农村基层生活的大型现代淮剧《十品半村官》入选国家文化部“2018 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

现在各类跨境电商比赛很多。要想通过比赛促进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比赛绝不能脱离跨境电商岗位实际。学生参加的跨境电商比赛至少要有网店开设、网店产品发布、网店装修、网店运营与营销策划推广、网店客户服务与管理及跨境电商物流等跨境电商必有的几个任务模块。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不断强化

近年来,盐城市不断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制度建设,从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全面支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盐城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515”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以及提高政治待遇、职称晋升、荣誉激励等措施,为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人才。三是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在继续运用传统文化服务手段的同时,有关部门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现代公共文化的时代性和科技含量,增强现代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四是政策供给不断增加。盐城市相继出台了《盐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 年)》《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从政策层面为不断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二、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乡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但是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振乡村精神风貌、激发乡村内在动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低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从全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看,老年群体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而中青年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相对较低。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群众参与机制不健全,难以协调文化活动与农村居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二是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形式传统,不符合现代中青年群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不能吸引中青年群体的眼球;三是公众需求信息采集机制不完善,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由政府主导的机制框架下,供给部门和群众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渠道,群众的需求不能真实有效地反馈给乡村公共文化供给部门,导致供需不匹配。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陈旧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盐城市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弥补政府供给在内容、数量、方式上的不足,不断满足新时代乡村群众多样性、差异性的需要。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制度规范、税收引导等方式,积极鼓励、扶持非政府组织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增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源,提升乡村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

荀绰为晋秘书监荀勖之孙。石勒于公元319年建立后赵政权,于冀州设“君子营”,荀绰“没于石勒,为勒参军”,留冀州,著《冀州记》,其时在嵇康被害60多年之后[2]。则在这60余年里,康集已经传世,但其中非仅嵇康一人的诗文,而是另收有张叔辽的《自然好学论》;因可设论,《嵇康集》是其死后别人整理而集的,此人不唯搜辑嵇康的诗文,而是将与嵇康作品密切相关的他人作品也辑入该书,合称《嵇康集》。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力量单一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盐城市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世界眼光、时代视野创新服务内容,在原有的送戏、送演下乡等传统文艺演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进一步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的内容,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比如,相关部门可以举办“好家风”评选活动,或者举办“好家风”专场报告会,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使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感受文化的魅力。

(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短缺

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从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人员编制匮乏,导致专职从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职称晋升通道不畅,导致从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积极性不高:这一切造成了从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盐城市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由于人才队伍的短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制约。

(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失衡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矛盾。受经费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公共文化的有效需求不足,无效供给过剩,整体供给质量不高。盐城市在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虽然打造了一批有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质量的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数量不多。很多作品不接地气,脱离乡村实际,难以引起广大乡村群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未能切实起到教育、启发、引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乡村公共文化的服务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育人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育人,育人是其价值本位。毛泽东曾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4]“课程思政”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大局意识,深挖各专业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要聚焦育人价值的本源,明确价值指向,找准目标定位,弄清楚教育教学工作是为什么而做,可以做什么,最终是为了实现什么。

(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参与度低

从全市层面看,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器材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多建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相对比较集中。然而,由于农村人口以分散居住模式为主,大部分农村居民或者不了解文化设施分布情况,或者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使用相关设施,致使部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常年处于闲置状态,文化服务设施的总体使用率较低,服务面不广。此外,由于资金有限和缺少专人负责管理,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备常年被锁在室内,成为好看不中用的摆设。有的年久失修而破落不堪,不能惠及民众。

三、盐城市高质量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低的问题,盐城市应当根据地方乡村的空间特点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居住习惯,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地方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增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密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努力消除以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配置流于形式和应付考核的弊端;要设法让更多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转起来、使用起来,使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都能利用体育健身器材、图书阅读场所、文化娱乐设施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真正发挥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传播优秀文化、服务群众生活的功能。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率

在我国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盐城市应当高度重视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创新举措,不断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凝心聚力作用。

(二)创新服务内容,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仍然是政府,乡村文化供给仍然由政府主导、推动和执行,主体力量单一。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乡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的趋势。由于受传统理念、服务内容、能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政府主导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而当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力量还非常薄弱,在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方面还不够活跃,发挥的作用还不够突出,影响力还非常小。有研究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全部由政府提供,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模式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3]

(三)培育新型主体,拓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送戏下乡、送演下乡。从演出的文艺作品来看,很多节目以传统戏剧形式为主,内容相对单一,形式过于陈旧,只适合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欣赏,缺乏对儿童、青年的吸引力。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群体将发生深刻变化,更多的年轻人将走入乡村,服务乡村。现有的乡村公共文化单一的服务内容、陈旧的服务形式,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农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加快队伍建设,激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活力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问题,盐城市要创新举措,建立文化人才长效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活力。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要增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不断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要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职称职级晋升通道,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严把人才准入关,将熟悉乡村文化、热爱乡村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纳入服务队伍,壮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培养建设,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人才资源,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培训力度,科学设置培训方案,不断提升现有乡村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改革供需结构,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盐城市应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力度。在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面,相关部门要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现实社会为题材,生产更多的乡村公共文化精品,打造盐城乡村公共文化产品知名品牌。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政府要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总量,合理设置开放时间,为更多的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提升服务效能。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方面,乡村文化服务机构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借助微博、微信、QQ 等载体平台,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船存海图必须均有效,过期海图还没有领到新版时必须收妥,必须用马克笔注明“海图已作废”,过期海图必须与有效海图分开存放, 在存放作废海图处必须注明“作废海图”,已经作废的海图不能再登记在海图清单上,海图如有破损或折痕严重都要向公司申请换新。

第二句的“假象”实指第一句“乱人心神”的甜美果实和“美丽的陷阱”,“蒙蔽”“沉醉”“不可自拔”“沉沦”等词语则对应于第一句“毒性”“陷阱”,写作上是一气呵成。

(六)完善参与机制,提升乡村公共文化的群众参与度

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群众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盐城市应当积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参与度。有研究者指出,只有采取“自下而上”需求表达和“自上而下”决策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4]。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尊重群众的需求和表达权,疏通信息渠道,多方收集群众需求意见,完善乡村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要改革创新,以“菜单式”文化服务形式解决信息错位的矛盾,不断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要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动员各类文化英才和热心群众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活动章程,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英才和热心群众在传播文化方面的作用,不断补充和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EB/OL].[2019-04-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7/05/content_5303799.htm.

[2]王培培.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减贫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2017(7):180-181.

[3]黄雪丽.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悬浮化”的阐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8(2):138-139.

[4]张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流程设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3):41-4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in Yancheng

LI Mei
(Party Spirit Research Office,Yanche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Yancheng 224007,China)

Abstract: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overall Rural Vitalization,and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Yanche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Yancheng.A series of problems were discovered on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Yancheng,such as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service implementation,single service content,single service subject strength,shortage of service talent team,imbalance of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etc.In order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Yancheng,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do as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Secondly,innovating service content;Thirdly,cultivating new main body;Fourthly,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eam;Fifthly,increasing the reform of supply and demand.

Key words: rural public culture;service system;rural vitalization;Yancheng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40(2019)03-0105-04

收稿日期: 2019-06-24

作者简介: 李 梅(1988-),女,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府管理理论研究。

标签:;  ;  ;  ;  ;  

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