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杨新平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中医医院 427200

【摘 要】目的: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正确率、漏诊率、误诊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从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角度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左侧颈总动脉中诊断正确率为97.50%、在左侧髂总动脉中诊断正确率为100.00%、在右侧肾动脉中诊断正确率为100.00%、在左锁骨下动脉中诊断正确率为100.00%,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9.00%、90.00%、1.00%、10.00%,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主动脉夹层;临床价值

主动脉夹层致病因素较多,最常见的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其主要是由内膜撕裂,黏膜下层受到强烈血液冲击,从而导致内膜出现扩展、剥离现象,以至于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若未及时干预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而一项简便、有效的诊断方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本文旨在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2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年龄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5±4.19)岁,60例为男性患者,60例为女性患者。合并症:10例患者合并假腔血栓,35例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39例患者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36例患者合并心包积液。同时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选用PHILIPS IE33型号,检查前将诊断仪探头设置为1~5MHZ,检查时首先对患者腹腔、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胸部进行常规扫描,同时多方位探查患者主动脉分支动脉、腹主动脉、胸降主动脉、主动脉弓部、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等情况。观察内容为:主动脉内膜分离范围和部位、主动脉内径、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夹层破裂口情况、心包受累和主动脉瓣受累情况、室壁运动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漏诊率、误诊率、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100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有99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9.00%。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主要是由外伤、妊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所致,其中发病因素以高血压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最常见的特征为压迫血管、胸背部剧烈疼痛等,其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分支受到压迫,从而出现缺血现象[2],若未及时干预,可危及患者生命,但此类疾病发病较急,且早期无典型症状,因此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此应早期给予患者进行诊断,从而利于临床治疗[3]。初期临床上常使用CT诊断,其可明确患者病情程度,但无法判断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为了弥补CT诊断不足之处,临床学者尝试着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临床,结果证实,其诊断效果显著[4]。

主动脉夹层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中主要表现为:主动脉腔出现撕裂性内膜回声,且呈增宽样,而随着患者心动周期的变化,出现规律性活动,同时其不与其他主动脉根部或心脏结构平行,从而形成真假腔,同时在诊断中可发现冠状动脉、主动脉受累、心包积液、室壁运动障碍、主动脉关闭不全等情况[5]。除此之外,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可反映患者体内异常血流情况和其颜色,若患者体内为假腔内栓形成,可表现为无明显血流信号,血流颜色暗淡,血流速度慢,而真腔血栓形成,可发现血流颜色鲜明,且流动速度快,而通过分辨患者真假腔,可利于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6]。

主动脉夹层可并发于各个部位,在临床检查过程中,由于主动脉特殊的解剖结构,常受肠气、肥胖、肺气肿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误诊现象,而本次研究过程中出现1例漏诊,主要是由于和检查医师经验不足有关,而出现2例误诊现象,主要是因为图像不清[7]。对此在临床实施检查过程中,若为年轻医师诊断应由资历深、经验丰富医者作为指导,从而降低误诊率,同时年轻医师应在课余时间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图像不清晰患者,可进行多次诊断,且在检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主动脉夹层部位,从而降低临床漏诊率[8]。

总而言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所以其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费蕾,刘杰,白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和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075-1077.

[2]赵昶,李治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2013,8(7):906-908.

[3]吕信笑,杨章慧,章圣乐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3):58-60.

[4]乔英艳,张玖,雷成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06(12):1491-1492.

[5]赵青,赵昶,崔复霞等.彩超对腹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及肾段间动脉血供的检测[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3):422-424,428.

[6]张小丽.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52-3253.

[7]梁雁玲,王冬梅,张国彦等.彩超在诊断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67-69.

[8]叶家华,江文婷,沈浩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85(10):32-34.

论文作者:杨新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杨新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