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李军锋

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李军锋

杭州瀚旌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近些年,建筑工程高速发展,建筑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土建施工始终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建筑施工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肯定。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土建施工已成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要一员,其建设成本占比也是比较重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我国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加快土建施工的整体进度,以此保证土建施工能够按时完成。为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以期能够完成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计划。

1建施工新技术应用重要性分析

1.1生产力发展的满足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市场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当前创新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于市场的全方位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对于建筑市场来说,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不仅是各大建筑企业相互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市场我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事实上,大量新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同样在客观上证明了技术对于生产力发展所具有的中啊哟推动作用。虽然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完善潜力,但是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2经济效益提升的需要

客观上来说,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建筑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落后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逐步为人们所淘汰。人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放在那些高标准的施工技术之上,以获得更高的施工质量。

2土建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2.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土建的重要基础,是建筑物荷载能力的关键。土建施工中,要重视地基处理,加强现场勘察,针对基土土质特性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确保地基护壁混凝土和桩基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增强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应检查监控桩孔、导管高度。在基坑开挖作业中,要注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有效降水排水,保持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缩小基坑土体的变形量。注重水泥与基土搅拌的时间与强度,有效阻隔水和挡土,全面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

2.2防水技术

目前,建筑的防水能力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使用,降低建筑的体验感。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防水技术,以确保建成的建筑具有防水能力,不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此外,建筑施工人员应当提高建筑防水意识,在进行各项施工操作时,严格按照防水标准进行,要有责任感,实现建筑防水目标。

2.3长螺旋钻孔混凝土压灌桩施工技术

螺旋钻孔砼压灌桩主要施工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钻机就位→钻进成孔→原土回填刚钻成的孔。重复上面的施工流程,更换钻头,进行第二次成孔:场地平整→桩位放线→钻机就位→钻进成孔→压罐混凝土→插入钢筋笼→移钻清理机具土方→桩头防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所以需第二次成孔,是因为第一次成孔与二次成孔时使用的钻头有一定的差异:首次施工采用柱齿钻头,通过冷压法嵌装柱齿钻头,该钻头可适用于多种土层地钻进施工,钻进过程中可根据岩层情况及时调整钻进速度。第二次成孔时使用的是带有可打开活门的压灌钻头,砼可通过空心的钻杆泵送输入进行浇筑。需要注意的是:钻孔挖土之前,为了防止土、砂和水进入空心钻杆,应闭合活门,待开始泵送混凝土时再将活门打开。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所以,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技术十分重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要优化混凝土水灰配比方案,做好混凝土的制备工作,确保水泥强度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切实做好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强化温度、坍落度等方面的检测。浇筑工作要符合土建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结合自然流淌坡度、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上下层之间浇筑时间,防止因凝固时间过长而造成冷缝现象。按照混凝土、不同水泥品种的具体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时间。加强养护管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保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充分保障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2.5防水中预铺反粘施工

预铺反粘材料属于一种高分子改性橡胶新型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水性独特的蠕变性能和自愈能力,可以自行恢复;能有针对性的泄漏在局部区域的强粘附性;紧密连接,良好的可扩展性,良好的稳定性与耐腐蚀性,持久的效果。良好的低温性能,特别适用的寒冷地区,良好的耐候性、拉伸性能、可扩展性、耐腐蚀性等。单面双面反应粘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应性强,适用于的基材收缩、变形和裂缝,方便适用:各季节采用热融合方法,符合国家标准。优良的耐候性,耐腐蚀,抗老化,抗氧化优异的防水性能,大表面摩擦,基层,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符合环保要求。

其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放线定位→基层验收→铺贴细部防水层(变形缝、阴阳角、管道口等)→细部验收→刮涂水泥浆料→去除基面隔离膜→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去除表面隔离膜撒水泥粉→隐蔽验收→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通过上述工序,使得卷材与混凝土形成反应自粘效果的做法,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与卷材结合层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湿固化反应黏结,从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在压力载荷的作用下而不断提升整体黏结强度。在初凝期,固化反应基本完成,卷材黏结层完全和混凝土面层黏合,生成一个新的防水层,中间无串水因环境。即使卷材局部遭遇破坏,也会将水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极大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

2.6支护施工技术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让地基能够承受整栋楼层的负荷。土建的系统化程度较高,例如支撑技术的应用会涉及防水、挡土、检测等。通常情况下支护施工技术可分为三类,即基坑支护、土钉墙支护和拱墙支护。基坑支护可以保证地下结构施工的稳定性。通常,支撑和加固保护用于基坑的侧壁和附近区域。支护的根据要求:第一,通过降水的排放,保证施工能够在地下水位上进行;第二,保证附近的建筑物、地下管道等的安全,使其不受土体形态的变化而遭受破坏;第三,保证支护较高可以起到良好的挡土效果,使基坑边坡具有稳定性。比较普遍的支护形式主要有排桩、土钉墙、水泥挡土墙等。

结语

客观上来说,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对于建筑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具体来说,应注重防水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等角度进行创新和应用,而且要结合实际施工需求选择更为合理、科学的新技术,并配合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为土建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林海.浅析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房地产业,2017(1):20~22.

[2]付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52.

[3]陈亮.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49-50.

论文作者:李军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李军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