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可以通过分析交通的发达程度得知。在一系列交通建设中,道路桥梁工程为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项工程。在实际的道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多项问题,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整体道桥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的豪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好坏与否。因此,进行实际的道桥施工时,需要加强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应管理。本文主要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的质量高低,好坏与否,对于人们出行而言十分关键,其是否可靠决定着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道路桥梁质量问题不可忽视,特别是针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所以,他们想从根本上增强道桥施工质量,就需要先提升混凝土质量,提升与其有关的技术,如此才能够为人们的出行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分析,目的在于明确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展开具体的优化。
1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问题探讨
1.1 水泥水化热
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性能高低与质量好坏影响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效果。再加上水化热反应,则对于整体工程而言则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在水泥水化阶段,水化热放热速率以及相应的峰值只会对其产生影响。温度收缩随着水化过程的加快而呈现出增大趋势,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愈加大的影响。而且由于该项反应会使得工程结构产生一定的温度裂缝,所以同样影响着工程结构强度以及其性能。
1.2 混凝土浇筑
浇筑也是整体工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由于整体工程包含了诸多的工序,在管理过程中只要有某些不合理就会对最终施工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在浇筑过程中,倘若未能够针对落料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相应的坍落度产生影响;亦或是在实际的振捣时,倘若振捣不充分就会产生气泡,影响混凝土结构。
1.3 混凝土配合比问题
倘若混凝土黏稠度较高,振捣时气泡无法顺利排出。倘若混凝土配合比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使得新拌混凝土太黏,这是由于混凝土在其相应的搅拌过程中就参杂了就许多的气泡。那么就算是振捣合理,想要使气泡顺利排出也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就出现了蜂窝麻面。
2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2.1混凝土材料问题
2.1.1注重针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为了更加的针对混凝土水化热情况进行控制,进而尽可能的减少温度裂缝,应当恰当的确定水泥用量,还需要确保一定的强度与抗裂性。而要想满足这一点应当往之中加入适当量的掺合料等。比如我们比较常用的粉煤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从相应的标准规定进行,针对添加量进行科学的控制。其实,某些外加剂,比如减水剂、等,倘若能够适当添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水泥的水化热的问题,有效提升混凝土补偿收缩性,以便于减小混凝土温度应力。
2.1.2针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控制
在综合考虑工程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就其进行预先配合比试验,然后通过实践结论进而确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除此之外,为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泵送混凝土所规定的标准要求,应当把坍落度设置在科学恰当的范围之内。
2.1.3注重混凝土搅拌管理
需要增强材料搅拌均匀,由于搅拌机型号的不一,其限定的容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确定相应的额定容量的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制定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所使用机器的原料投放量,包括产出量进行具体的计算。在实施相应的搅拌时,需要按照原材料实际的展开调整。
2.2运输的调整与优化
针对混凝土的运输过程,需要确保其的恰当性与稳定性,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拌合物出料与施工现场浇筑入模二者间的时间,进而增强运输连续性。在针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倘若所实际采取的为滑升模板进行相应的施工,需要就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某些结构物卡在施工缝内。所以,不仅需要确保混凝土运输的相对连续,除此之外,在材料的运输阶段也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目的在于防止在运输阶段混凝土泌水、分离等不良现象。
2.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调整与优化
2.3.1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作为整体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关键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当做好相应的模板管理。就是指在针对模板进行设计时,需要增强模板安装的方便性,还需要注意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等等,由此避免出现模板变形的现象。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引发浆体流失问题,应当做好就模板密封性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开始正式的施工之前,应当通过分析模板原材料进而来确定采取何种施工技术。比如倘若是钢模板的话,为了促使混凝土结构更加的光洁,应当就其表面展开相应的抛光操作,然后就各项细节做好处理。
2.3.2混凝土浇筑
首先需要注重把控好混凝土送料时间,确保混凝土材料从搅拌出模开始直至现场进行浇筑操作的这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初凝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坍落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可考虑使用逐车测量形式展开有效的把控;在针对浇筑方式进行选择时,大多去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分层浇筑形式,就每层浇筑相应的厚度进行确定。倘若要进行浇筑施工,需要先针对之前的浇筑混凝土色彩展开仔细的比对。只有确保检测合格,方可展开浇筑操作;最后需要注意的便是混凝土振捣施工。该项工程直接对结构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针对振捣机具进行合理的选择,然后保证振捣工序的科学合理,禁止存在振捣不足,或者振捣过度现象。这一过程中,为了可以消除混凝土表层所产生的气泡,可考虑进行分次振捣。
2.4混凝土养护
2.4.1养护问题
考虑到混凝土材料自身所存在水硬性的特性,必须进行所必要的养护。主要是针对混凝土固化,包括相应的硬度增强阶段展开科学合理的养护,以防止由于结构表面水分流失进而所产生的出现色差问题与裂纹情况,借助于科学的养护手段来增强结构强度。应当综合考虑结合混凝土强度与区域内的实际环境,等到试压块满足标准强度要求之后,再针对混凝土结构相应的部位侧模进行拆除操作;模块顺利拆除之后,需要就混凝土结构面展开相应的洒水养护,防止由于表面过度失水而引发的某些问题。除此之外,可考虑使用某些新型的混凝土养护剂等,但需要注意养护时间必须要达到12h,或以上。
2.4.2裂缝预防
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技术、操作步骤与区域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得道桥工程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工程的质量。为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应当注重针对结构裂缝相应的预防以及管理。需要针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按照具体的施工环境以便于使用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手段,尽可能的避免在温度不恒定的环境下展开施工,倘若不得不在高温状况下施工需要注重相应的浇水防护问题,以防止由于结构表面水分丧失进而引发裂缝。
3结语
针对道桥工程混凝土结构所进行的施工,应当明确施工要点所在,就所表露出来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可行性较强的措施展开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多多积累经验,引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以及材料,减小由于各种因素进而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国庆.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116-117.
[2]刘乾政.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5(24):73+76.
论文作者:贾桂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化论文; 工程论文; 道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