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_科学普及论文

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_科学普及论文

试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普及论文,试论论文,功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普及是利用普及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活动。其主要特点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社会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而较少使用数学符号和深奥的科学术语。本文就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作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1 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

二战后,关于科技素质的研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共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公共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技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最低程度理解科学技术的能力,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基本科学术语和概念(如辐射、分子、DNA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具备科学推理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具备一定科学思维的习惯;三是要能够理解含有科技内容的公共政策议案,即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能力[1]。

目前,国民的科技素质已成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一年一度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国民素质被列为重要指标。该组织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明确地表明: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的竞争[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与知识的结合程度更加紧密,知识型的劳动者将成为新时代建设的主体。因此,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科学普及活动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既可以面向全体国民又可以针对特定的群体。通过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技素质,已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日本对科学普及的长期重视造就了具有良好科技素质的国民,这是其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基础,著名的“讲谈社”出版的“蓝背书”系列科普丛书,精心设计、周密安排,以“让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本科普书籍”为宗旨,目的是培养读者按照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按照科学看待事物的眼光[3]。在美国,通过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技素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1994年克林顿政府签发了《科学与国家利益》的政策文件,该文件确立了美国政府科学工作的五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普及来提高全体美国公民的科学素质[4]。为此,政府每年拨出大量经费。199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向国会提交了4600万美元的科普经费预算,不仅很快得到批准,而且参议院还把数目增加到5000万美元[5]。美国的生物学家爱得华·威尔逊、斯蒂芬·杰·古尔德和已经去世的康奈尔大学教授卡尔·萨根等许多科学家都以向公众介绍科学为己任,他们同时也是著作颇丰的优秀科普作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尔·萨根,他的两部科普著作《宇宙》和《一个新机器的灵魂》是全美1980年最畅销书籍;其中《宇宙》更列入《纽约时报》连续70周最畅销书目,也是历史上英语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同名的16集大型电视系列剧也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反响,被先后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放映,观众达5亿。作者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美国青少年的尊敬和喜爱,在1991年美国青少年评出的“十大聪明人”中卡尔·萨根名列榜首[6]。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对科普工作的极大重视,也就不难理解美国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国民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2 科学普及是健全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围

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看法、态度和评价,是世界观的内容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科技行为。在西方科学发展史上,早期的科学处于自由研究阶段,它依赖个人资金、技艺和兴趣。这一阶段,科学发展水平很低,其应用意义和影响未被社会认识。这时的科技意识表现为个人的心理状态,从事科学探索的人完全是出于天生的好奇心。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这一时期,科学不仅被应用到工程上“成为工业发展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7],而且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建制而有数以几十万计的男女在这个方面工作”[8]。今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社会如果缺少科学持续旺盛的发展与应用,这样的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意识问题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社会成员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个体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比如好恶、意愿、目的、信念等。这些社会态度是价值准则的基础,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人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该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并受其中的许多因素影响,同时反过来也会对社会背景造成影响[9]。

根据这一理论,科技行为和科技意识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联性。首先,科学普及是将某些与科学相关的信息通过传播渠道在社会成员之间传播,并最终为它们所共同拥有的过程。这种行为本身是科技意识的反映,普及什么、如何普及、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决策者、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对科学普及这一行为的参与和支持等,无不是在一定科技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其次,从科学普及的后果来看,对公众来说,既接受了具体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又体会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消除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这些都是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的基础。

历史实践和社会心理学理论都表明:在长期科学普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人们慢慢地纠正了个人的偏见——“这是阻碍思想传播的最大障碍”[10]。

3 科学普及是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和延伸,有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必须通过多种非正规教育方式来补充完善学校教育。科学普及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纵向分级和横向专业化。学生在各个阶段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但同时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代学科理论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科学的学科界限,揭示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运动规律,表明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互相渗透和借鉴——这已经成为生长新学科的重要方法。过细而专一的专业知识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在充分发挥现有学校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科学普及在这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科学普及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力求从知识产生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动态过程中,让学习者明白科学是有趣的、可以参与的、可以亲近的,而不是神圣不可逾越的。“科学也不是静止的,它是探索宇宙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这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因为科学家们不会停留在他们找到的最初的解释,而是不断地去寻找更好的解释”[11]。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消除了对科学敬而远之的距离感。

(2)科学普及的内容不受专业界限的限制,方式也灵活多样,这使得它可以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图景作出及时的反应。最新的科学成果、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所引发的一些问题一般较难及时付诸教科书,但却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以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播,使全社会的人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学校的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强调运用科学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普教育对科学则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它注重对科学的理解。

当然,我们强调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决不是要否定学校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只是由于二者各具特点,我们强调二者的互相配合,这将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4 科学普及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科学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已步入大科学时代,呈现出两重趋势:社会的科学化和科学的社会化。社会要实现科学化,就要让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要让社会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技术化;同时也要让人类的思想文化日益融入科学的精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但是,社会科学化的前提是要求科学社会化。科学的社会化不仅表现在科学研究经费的增加,表现在科学规模突破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还表现在科学研究的成果(既包括新知识、新发现和新创造,也包括新方法、新精神等)要被普及到全社会,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所以,科学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强烈,就愈是要求社会公众具有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普及正是联系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与中介。贝尔纳[12]曾指出:“科学不走近大众,只是高高在上的脱离了群众的觉悟,对科学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普通大众,包括富有的赞助者和政府官员只有明白科学家在做什么,才会向科学家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如果没有公众的理解、兴趣和批评的话,科学家保持心理上的孤立的倾向就会加强。这种心理上的孤立并非使科学家成为超尘脱俗的人,而是科学的孤立。特别是在行政管理人员和政界中将会更加危险,它使得我们无法从科学研究的技术成果中取得我们本来可以得到的大部分好处。”

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是由科学本身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看,科学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极大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对制订国内和国际政策的影响即使不是最大的,也是巨大的。科学同样影响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保健、饮食到运动、娱乐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如:臭氧层被破坏、空气污染、水土流失、高科技犯罪、人口问题等。假如我们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知之甚少,我们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明智选择?我们如何能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清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科学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科学必须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大众之中,并被他们有效地掌握,其所具有的最高意义的革命的力量才能充分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价值才能顺利地实现。

标签:;  ;  ;  

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_科学普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