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与国人习性的高铁动车内饰优化设计探索论文_罗章陶

基于大数据与国人习性的高铁动车内饰优化设计探索论文_罗章陶

广州广冷华旭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高铁和动车作为新兴主力交通工具,在进行跨省份、远距离快速运输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高铁和动车追求的不只是速度或者运力上的提升,同时也包括搭乘体验的升级和内部空间利用、格局构造等方面的优化。本文重点研究的就是做好高铁动车的内饰设计,特别是将中国国情、本土文化、华人习性融入其中,以体现中国自主高铁和动车组的设计水准和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铁;动车;内饰;大数据;国人习性;优化设计

高铁和动车作为一种大运载量和高运载速度的新型交通工具,其内饰设计上除了要考虑审美需求之外,也要考虑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搭乘体验,这也就涉及到内饰设计的舒适性、合理性等方面的考量。咱们中国,文化传承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超高,搭乘高铁动车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这一系列因素都要求我们在进行动车内饰设计上要做好本土化的考量,才能让高铁动车的服务质量、运载能力发挥到最大。

1、中国式高铁动车的内饰设计注意事项

1.1安全性的考量

内饰设计不仅是图案、结构、纹理、符号的设计,也包括材质的选用、照明或者亮化工程等很多方面。比如有些内部亮化标识设计要接入动车电源系统;或者有些标识需要粘贴镶嵌在动车中顶部位;这种设计都要做好安全性方面的考量。比如车顶灯具,是采用卡扣式的安装还是粘贴式的镶嵌固定方式?如果发生紧急制动、或者在两车交会以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会不会出现灯具掉落、标识脱落等情况;再比如粘贴在间壁柜上的防踢板,在进行地面清理、保洁作业、行李箱移动等等情况下是否会出现脱胶、翘边开裂,是否有锋利的锐角导致刮伤乘客?这些都是基于安全性做出的考量,是设计师一定要注意的。

1.2经济性的考量

高铁动车作为一种新型高档运载工具,适当凸显其高档、高端是可以的。但是设计师要把握一定的程度,不能盲目追求高档而造成大量的成本消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像一些豪华轿车、豪华跑车的内饰设计一样,过分强调高档的装饰材料或者浮华的装饰设计。在进行内饰设计的过程中要适当做出经济性方面的考量,包括内饰设计的耐用性、使用寿命,材料部件的易损程度等等。在把握经济性的同时体现内饰设计的实用性、审美功能、文化传达价值,这才是出彩的内饰设计。

1.3实用性与观赏性的考量

高铁动车的内饰设计要兼顾实用性以及观赏性方面的考量。比如对动车内踏板、墙板或者窗沿面板的设计,首要考虑的当然是功能属性或者说实用性,无论是选材用料的设计,部件结构的设计都要从实用性去考虑;在此基础上可以附带观赏性、审美属性方面的设计加工。在这方面的本土化考量,是指车辆内部的乘坐体验、灯具的开关操作或者座椅的包裹性、结构设计、支撑体验符合中国人的身材条件、高矮状况。如果座椅的高低调节上限或者下限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实际需要,那就是本土化设计的失败。

而从审美或者观赏的角度去考量,则是要求在内饰的色彩、文字、元素、符号、线条、画面的设计上能够带有中国本土文化的特征,或者更好的考虑中国乘客的文化水平、认知习惯、理解能力等。譬如各种警示标识、操作说明、温馨提示内容,文字的组织或者图案的设计要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要避免给乘客造成误解或者引起不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进行高铁动车内饰本土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2.1基于大数据和广泛的乘客体验调查进行设计优化

如今5G时代即将到来,网络全面覆盖,通过智能手机、小程序、线上云计算和大数据资料库即可完成乘客体验的调查、统计、分析与反馈。这样高铁和动车的设计师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对乘客的体验进行全面的审视和了解,从而对优化内饰设计提供参考数据。设计师在南京某条动车线上就曾经利用小程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采集了五万多例乘客对某组动车的乘坐体验数据,并结合反馈数据进行了座椅结构调整、餐桌托板结构改造等。根据改造后的调查来看,乘客的满意度有了不小的提升,这是通过科技手段、大数据系统促进内饰设计本土化的有效尝试。

2.2根据各个空间、场景的特性进行本土化设计改造

高铁动车提供软卧、商务舱、一等座、二等座、卫生间、餐车等多种空间格局,以供应不同乘客的需要。在进行本土化的内饰设计方面,可以考虑不同场景、空间的特点去进行优化。比如在软卧的设计上,当然要更强调舒适性,提供可调节的床栏板或者可调节的灯光色调,提供可以存放私人物品的小型储物空间,配置充电器插口或者提供乘务呼叫应答按钮;比如在卫生间的设计上,可以设置防滑脚垫踏板或者提供适合残疾人操作的扶手和助力装置;而在高铁动车的餐车设计方面,可以考虑防滑、防油污的地面板材、桌面板材和健康生态的餐具,同时做好餐具隔热设计、冷暖水供应系统设计。

2.3将国人习性与本土文化、设计元素融入内饰设计

高铁动车的内饰设计中,可以大胆尝试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这是体现本土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设计语言、设计素材体系中,中国风的设计元素独树一帜。譬如牡丹所代表的雍容华贵和对国泰民安的象征意义;比如竹子的高洁或者莲花的清廉;再比如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纹理设计,还有青花瓷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表意价值的元素、符号,以及山水、云纹、古代中国人物造像,都是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标志物。可以将这些元素大量应用于动车各个空间、各个部件之中,配合文字解说、图案设计,即能达到美观的效果,又可以起到宣传、提示、警示的作用。

在北京某新建城轨的内饰设计上,设计师就大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图案纹理的构建,在墙面、地面、灯具、餐具、床上用品、警告标志等各方面突出中国文化色彩。这种设计对实现中国高铁动车的本土化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广大设计师借鉴注意的地方。

高铁动车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更是彰显中国形象、中国特色的一个窗口。因为高铁动车上的乘客不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不只有普通大众,也不乏社会精英阶层、高端商务人群等等。它是现代科技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所以,将中国设计元素、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精神内涵巧妙融入到高铁动车的设计中去,这对于巩固中国的形象,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都有重要意义。

3结语

高铁动车的内饰设计,需要进行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的考量。在设计上贴近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同时将中国设计元素、中国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这才是真正的本土化设计。可以相信,未来的高铁动车内饰会在本土化设计上有更好的表现,这也将是值得国人期待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薛磊,易晓,张野. 中国高铁动车内饰本土化设计研究[J]. 装饰,2014(2):90-91.

[2]邢阳,满士国,张永平,等. 高铁动车组车用6005A铝合金型材生产工艺[J]. 福建冶金,2018,47(6):52-54.

[3]叶飞,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上海铁道科技,2014(3):102-103.

[4]左荣欣,颜晓波,陈昭稳. 高铁动车组数字博览馆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思考[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26(6):45-48.

[5]孙艳芹. 中国高铁动车内饰本土化设计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00081-00081.

论文作者:罗章陶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与国人习性的高铁动车内饰优化设计探索论文_罗章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