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分析及实证-基于IS-LM模型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分析及实证
——基于IS-LM模型

◆赵子铭

摘要 :在宏观经济治理上,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有利于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率。只有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共同配合,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因此,探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搭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具体形式和搭配关系入手,基于IS-LM模型对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若干种搭配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此对国家近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IS-LM模型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简述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家通过实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达成对国家经济实行调控的目的,以期实现稳定就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货币政策是指在外生性理论基础下,央行根据当前经济周期的具体情况,通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及再贴现政策等手段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通过影响货币需求以达到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措施总称。

1)基于智能矿井建设的具体需求,研究设计了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的架构、流程和功能,开发了包括安全生产全业务流程的动态诊断系统,为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财政政策则是国家通过调节税收、政府支出等方法对一段时间内国家总需求进行调节,以达到减缓经济波动、抑制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总称。

在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将会增强宏观政策的有效性,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理论协调分析—基于IS-LM模型

(一) IS-LM 模型的简述

在短期经济周期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即IS-LM模型。模型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角度,分别描述了产品与服务市场的情况(IS)和货币供给与需求的情况(LM)。两个市场的供需关系通过利率联系,说明产品与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总需求曲线,进而决定短期国民收入。

上图中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即为短期均衡点。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分析——基于IS-LM模型

IS曲线描绘了产品与服务市场中利率与总收入的关系。产品市场上,总需求水平决定了总产出。另一方面,投资函数是关于利率r的负相关函数。即当利率上升时,投资降低,这引起计划支出的下降,产出变小。由于均衡收入水平取决于两个外生变量:政府购买G及税收T,国家或政府可以通过影响政府支出及税收,使IS曲线朝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移动。

LM曲线描绘了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量与利率呈负相关、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点。当产出增加时,货币需求上升,利率上升。国家或政府可以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

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对短期均衡造成冲击,以达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在治国理政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般会通过不同的类型搭配组合出台,以调节供需关系,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大致有以下方式:

阿克里姆油田是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海外项目部署在土库曼斯坦的一块重点勘测开发区域,该地区含油层主要为下红层HK1—HK9层,埋藏深度2 548~3 400m,孔隙度在14.9%~31.8%。部分老井由于早期开发油层井段出水严重,产量下降,但是下部油层依然产量很高,为了开采这部分油藏资源,同时节省开支,针对该地区特点,经过探索和应用,发展了前期老井大修、后期加深钻井技术,该技术利用了旧井上部套管,不需要新征用土地和铺设地方流程,有利于资金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1)对线路跨越金水河、州河、漳河、泃河、武河、引泃入潮、潮白新河、青龙湾减河、北运河、北京排污河、龙河、新龙河、永定河、中泓故道、中亭河、大清河、子牙河和黑龙港河采用河道恒定均匀流公式,推算河道在设计流量下及平堤顶情况下的水位和流速。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供给提高,降低了均衡利率水平,因此使LM曲线向下移动。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使计划支出增加,对于每一给定利率,均衡收入提高,IS曲线向右移动。此时,IS-LM模型的均衡点向右移动,总产出Y增大。

在“双松”政策下,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的减少、政府支出增加从投资、消费、净出口刺激总产出;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消费投资,从供需入手增加总产出。双重刺激的政策之下,能够迅速减缓或消除经济衰退,减少失业,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提振。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通过抬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减少货币供给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上移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下,税收增加或政府支出的减少从消费C、投资I、净出口NX三个主要方面影响总产出,使支出下降,国民收入减少,IS曲线向左移动。此时IS-LM模型的均衡点左移,均衡总产出减少。

一进屋,王树林就看见茶几上摆着的各色水果,顿时眉开眼笑说,搞这么隆重干嘛,老夫老妻的把我当客人啊。少臭美,给小龙备着的。王树林还是拿起一个蛇果吧唧一口开咬起来,还是儿子有福气。辛娜在厨房里喊,哎呀,刚才忘买鸡蛋了。王树林说,小龙后天回来呢,明天我去买。辛娜说,谁要你买。王树林说,我是孩子的爹。辛娜说,还有牛奶果醋,对了,再买点速冻水饺,我吃。王树林一一应承。蛇果下肚,见辛娜还不进入主题,就旁敲侧击地说,我定心丸都下肚了,你存心吧?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指相对稳健的财政政策及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方式。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通过对货币供给的稳健调控,在稳定物价水平的基础上使本国币值趋于稳定,使货币供给与国家的有效经济总量等比增长[1]

根据先前的分析,IS曲线及LM曲线的均衡交点上移,均衡利率将会上升,而均衡总产出的变化并不确定。若投资函数对利率的敏感度较高,则IS曲线的移动程度较大,从而使均衡点向右偏移,新的均衡产出就会增大。反之,均衡产出便会减小。

式中:Pploss为场景k下的有功损耗;Ri为支路i的电阻;λ为惩罚因子;Pi、Qi分别为支路i的有功、无功功率;Vlim取值满足当Vi Vimax时,Vlim=Vimax。

“双紧”政策从源头抑制总需求及总供给,可以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热,从而抑制过度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从削减总需求入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均衡国际收支。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经济停滞或倒退。

此时IS-LM曲线的新均衡点下移。这种政策组合使均衡利率下降,而均衡产出同样需视IS-LM曲线中利率对投资的敏感程度而确定。

韦兰认为,在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道德秩序发生不连续性时,道德主体将有可能突破规则和传统,拒绝外在制度的约束,形成道德焦虑。在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交互作用的今天,众多村民要么告别熟悉的家园环境,背井离乡去城市寻梦;要么怀揣着寻找机遇的美好愿望,成为新一代返乡农民工创造商机。他们面临陌生的外部环境、快速流动的人群和变动不居的习俗规范,约束人的道德秩序和道德行为也在发生转变,属于外部因素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影响着个体,能够形成一种新形势下的道德观和道德秩序。道德失去了制度环境的外在效力,也使得他律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得以呈现。

与“松财政,紧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使总需求降低,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大总供给,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刺激资本流出,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国内外平衡。

2011年起,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在此趋势下,施行“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组合符合我国的国情。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当控制财政支出、税收,以保证社会总体总需求不扩张也不紧缩。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保证政府收支平衡[2]

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运行、持续发展。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目的是使利率上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缩小信贷的规模,抑制通货膨胀。在需求升高而总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均衡利率自然上升。松财政拉动国家内需;紧货币使国际收支处于动态均衡。这种政策搭配使一国国家经济稳定、平衡。

1)落实国家政策、完成节能指标的要求。国家节能减排多项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加大。如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结合企业实际,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完成节能指标要求,是节能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结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货币信贷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稳定上,国家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对货币政策进行宽松或收紧的调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我国通过多种财政刺激、减税政策以达到“积极”的目标。

三、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实证

5.稳健中性政策

自2011年起,我国连续实施了7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继续增加社会总需求,鼓励投资、消费;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维持货币供给在一定的水平,降低通货膨胀率。

通过上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组合政策可以应对不同经济时期出现的特定经济难题。保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效率。只有政策共同配合、相互协调,在合适的经济周期进行合理有效地运用,才能够实现特定经济时期的经济目标,从长远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在2015年的股灾后,央行全年加大财政支出;央行在2015年通过多次调整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年底将利率调至1.5%;在2017年,我国的减税及扩大支出惠民生的多项财政政策落地生效,对国民经济及民生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2018年,通过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中求进;继续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注重消费、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中运行;通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减少企业税收,降低企业负担;下调赤字率以防范系统性风险,提高地方专项债券,合理扩大专项债券的使用范围,使民生建设进一步落实;与此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运用存款准备金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有效的货币市场工具调节市场利率,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其中在货币政策相对中性的情况下,视国内外经济具体情况,对货币政策进行灵活调整[3]

下面这首“花儿”英译中保留了“眼泪淌得像江河”这句夸张修辞。“炕”异化音译为“Kang”,然后注释: “Kang is a kind of brick bed in North China which can be heated by firewood.”

当前阶段,共识算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例如2-hop[10],限制51%攻击者在拥有51%以上算力的同时还需要拥有51%以上的权益。目前燃烧证明(PoB)、活跃证明(PoA)等共识机制成为了新研究方向。另外,存在共识算法在PoW基础上添加了Ghost协议,将无用的挖矿算力转换为解决有效问题。这些算法大多是PoW、PoS或者传统一致性算法的改进或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发展现状与展望》[3]一文将当前的共识协议进行总结并对其脉络进行梳理,指出了共识协议的发展方向。

同年8月28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而言,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出台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减税措施、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各项基本民生支出则是2018下半年财政政策积极实行的信号与目标。

2015年,中心日间手术支付以个案批准方式,被正式纳入广州市住院医保报销政策统一管理,2016年,中心日间手术开展。

四、结语

2018年正值金融危机的第一个10年,我国经济内外承压;对内,国家财政整顿、去杠杆、房地产调控、棚改货币化比例降低等负面经济影响集中显现;对外,美国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挑起的贸易摩擦仍在继续发酵。

在压力下前行,国家经济更应稳中求进。而我国正在并将继续实施的“松财政、稳货币”的政策搭配无疑能让国家经济在险中求稳,在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 刘毅.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D]. [出版地不详 ]: 湖南大学 , 2012.

[2] 周海涛,李锋森.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测算[J]. 南方金融 , 2010, 卷缺失 (期缺失 ): 18-21.

[3] 沈庆鸣,蒋华军,王华,等.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效应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3, 卷缺失(5): 10-16.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系)

标签:;  ;  ;  ;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分析及实证-基于IS-LM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