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论文_钟成伟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其规划设计的基础原则是差异化规划,主要是以供电区域的特点为依据,运用可靠性设计方式进行不同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合理的纳入差异化规划原则还是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面向供电可靠性系统规划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以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推进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配电电网和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电力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对我国用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供电区域划分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可以看出,供电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六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主要是指电力负荷的密度大于30MW/km2的供电区域,这类型供电区域的可靠性非常高,达到了99.99%,所以称之为A+供电区域,比如城市中心就是A+供电区域;第二种类型的供电区域主要是指电力负荷的密度范围在15~30MW/km2,第二类型的供电区域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也很高,也是99.99%,称为A类供电区域;第三类区域是B类区域,主要是指电力负荷的密度范围在6~15MW/km2之间,其供电可靠性达到99.96%,比如地级市市中心区域以及一线城市市区;第四种类型的供电区域主要是指电力负荷密度范围在1~6MW/km2之间,称为C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达99.96%,比如发达城镇;第五类供电区域是D类区域,其电力负荷密度在0.1~1MW/km2之间,比如分散的农村、城镇等地区;第六类供电区域为E类区域,这类区域的电力负荷密度处于0.1MW/km2以下,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低,比如边远的农牧区。

2、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当配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通过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评估,配电自动化能够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还能控制配电系统的运行,这样一来调控员可以提前从设备信息的收集到的导线、地线、压接管、线夹、接头等是否可能存在断股、腐蚀、损伤等各种故障情况,事先做好预防措施。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外力破坏所造成的停电,调控员也可以在办公室内轻轻点击鼠标,就完成将配电系统中的故障进行隔离,并将非故障段的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从而保证用户的用户能够毫无间断。之后,调控员可以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锁定配电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或者外力的破坏点,使得抢修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对配电系统的故障进行排除,这种通过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能够有效节约巡线查找故障点和检修配电系统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3、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内关键技术应用

3.1、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主要以供电可靠性为主旨。从农村配电网方面分析,多体现出低短路容量、较长供电半径、较多分支等特点,因此可以快速切除故障,在主干线上设置三段式过流保护,并安装断路器。从城市配电网方面分析,多呈现出短路容量大、供电半径短的特点。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对电流值进行整定,可以选择级差保护措施,确保故障状态下分支线与主干线两者并不会互相干扰。如图1为技术人员检查故障。

图1 继电保护图

3.2、通信与终端部分设计

在设计配电自动化系统时,确保终端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终端以“三遥”“二遥”为主,其中,“二遥”指的是符合上报故障数据信息、遥测电流等功能需求的终端。在实际设计时,开关部分不需要电动操作机构的引入,而如果终端具有本地保护的功能,则应做好电动操作机构的配备工作,不仅可以引入无线专网应用来实现终端功能,还可以引入GPRS方式来完成。“三遥”主要表现在上报故障信息方面,要求融入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并且需要在控制开关上装设电动操作机构。在非对称加密情况下,此终端的实现可采用光纤通道方式。

4、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4.1、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设置不合理

随着电网改造升级进入深水区,配电网络的支架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主要的供电网相比,总体上依旧比较薄弱,同时受到变电站分布分散特点的限制,使得线路过长、供电半径过大等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在农网单电源结构中,线路开关数量不足,导致无法进行带电作业,从而影响供电可靠性。

4.2、线路、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不当

受供电企业规模及人员岗位设置等因素影响,导致线路运行维护人员数量不足、任务繁重,不能及时开展状态检修,限电的安排也不合理,进而使得企业对故障停电处理能力不高,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

5、提高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5.1、贯彻并落实农电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关乎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为此,国家与电网企业必须要对农电的特殊性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税收与网购价等多个方面需要提供优惠政策予以大力扶持,以保证农电管理工作的发展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其中,应进一步落实农电免税政策,对利润所得税以及差价幅度性等优惠的范围予以明确地划分。同时,国家物价部门必须要对农电建设与维护,甚至是经营和服务等多种成本给予充分考虑,基于此核定网购的电价。

5.2、加大配电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

过去在我国传统的配电系统模式下,当配电系统出现了故障,调度人员就会根据出现的配电系统的具体故障信息,通知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和配电线路的故障点查找,再跟调度回令后,对配电线路的故障点进行手工隔离的方式,这种方法就导致了配电系统中故障处理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的大大浪费。而现如今,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的模式下,配电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出故障点,并对配电系统的故障点进行隔离和恢复。因此,通过加大对我国配电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增加自动化的配电设备,可以实现在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模式下,将每条配电线路划分成为多个故障隔离区域段,尤其是对负荷较为分散的区域设置为重点目标,借助对配电线路故障点的自动定位以及故障自愈等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配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可以避免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故障,使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更加合理、科学,能够保证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可靠的,质量合格的电力,从而全面有效地保证我国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健,林涛,赵江河,王鹏,苏标龙,樊秀娟.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11):52-60.

[2]银璞.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J].科技传播,2014,6(21):126+119.

论文作者:钟成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论文_钟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