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框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通用框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与应用

仝勖峰[1]2001年在《基于通用框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NC编程及加工仿真的集成,可提高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的自动化水平,大大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解决重点型号飞机批生产中的瓶颈和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飞机结构件的制造特点,详细介绍了基于CAPPFramework系统的综合智能化工艺设计的实现过程,并对其中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基于对象模型的工艺知识模型;2.以综合智能化工艺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飞机结构件的制造特点,建立基于 黑板控制的多子任务工艺决策专家系统;3.构造基于CAD/CAPP/CAM集成系统的工艺版本管理模型。 文中所讨论的技术多数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徐照旻, 蔡铭, 董金祥[2]2009年在《基于面向服务中间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集成单元系统实现信息和功能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中间件的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将分布在各类网络中的中间件实例作为异构系统的连接器,支持多种服务发现和调用协议。针对异构网络或系统,采用特定的服务发现和调用协议,从而克服异构系统交互协议的异构性问题,实现多种行业领域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之间,以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异构单元系统的信息与功能集成。

谭伟[3]2002年在《融合实例推理的混合式集成化CAPP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家863/CF-CIMS应用示范工程(合同号:863-511-910-1032)为应用背景,以自主开发的混合式集成化CF-CAPP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采用“融合实例推理的混合式集成化CAPP系统”的开发思路,实践证明:对基于PDM平台以工艺数据为中心融多种工艺决策方法与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为一体的集成化CAPP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① 论文在介绍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CAPP系统在先进制造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对CAPP系统的基本概念、运作模式、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CAPP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CAPP系统的发展趋势。② 提出了混合式集成化CAPP系统的核心思想,并建立了融合实例推理技术、采用多种工艺决策方式的集微观工艺设计与宏观工艺过程管理为一体的混合式集成化CAPP系统的体系结构。③ 建立了混合式CAPP系统的基本对象类体系;采取将特征和对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基于特征对象的产品信息模型;同时对广义制造资源对象类层次结构、工艺知识的面向对象表示以及工艺规程实例的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④ 建立了混合式CAPP系统的工艺决策模型;提出了在基于实例的推理中,可将CAPP实例分为“零件级——聚类模板级——实例级”叁个层次的分类检索方案,并给出了相似性系数的具体算法,同时讨论了实例知识获取模型及实例修正方案;在基于知识的创成式推理中,详细研究了基于知识的递阶式层次推理控制策略,并提出按照分级规划思想来构造层次式工艺决策知识库与数据库管理模型。⑤ 研究了基于任务的宏观工艺管理子系统。提出了将文档的组织结构与过程的管理结构区分开来,以产品结构树组织文档、以任务流组织过程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方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⑥ 以国家863项目——重庆长风机器厂CF-CIMS应用示范工程为应用背景,在介绍了作者参与实施的TIS分系统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以作者为主研人所开发的集实例推理和知识基推理为一体的混合式集成化CF-CAPP原型系统,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系统在工厂的实际使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白艳红[4]2003年在《基于PDM的集成化CAP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源头之一,也是企业CIMS实现信息集成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CIMS的深入发展和推广应用,人们在强调系统信息集成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集成化单元技术的研究。因此,对CAPP集成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面向敏捷制造的数字化工艺集成平台的开发”的研究,提出了基于PDM的CAPP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论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在CIMS环境下,PDM平台上的CAPP系统是一个面向多输入输出、面向生产实际、面向集成、动态的、集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为一体的工艺信息处理系统。文中分析了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的内容和任务,提出了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在PDM平台上的CAPP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开发出了基于此思想的用于机械产品制造的CAPP系统,详细阐述了此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功能模块设计、程序接口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技术方案。 本系统的开发语言是Borland公司的Delphi6.0,后端数据平台为Microsoft SQL7.0,系统可运行在Windows2000,Windows98系统下。整个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人机界面友好、运行稳定,能够完成从“所见即所得”的工艺设计到工艺文件的编辑、查询、用户管理、版本管理、制造资源管理和工艺信息统计等功能。

杜朋[5]2011年在《面向叁维CAPP的制造特征提取与工艺过程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CAPP作为工艺设计的系统平台已经逐渐向叁维CAPP转变,叁维CAPP系统的应用重点在于对叁维模型信息的识别以及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设计。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面向叁维CAP的零件制造特征的提取、工艺设计所需要的资源库设计以及工艺过程的设计。针对CAPP系统需要处理的零件特点,分析了特征技术在零件定义中的应用,提出了零件信息的层次信息:总体信息层、特征层、特征表面层,设计了基于特征表面层的制造特征提取的方法。通过研究制定出在CAD软件中利用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将零件模型进行重构的方法。并在UG环境下进行了实现。针对CAPP系统的工艺设计资源环境状况,对自动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工艺知识库的内容以及特征工艺段的内容。研究了设备层中制造资源库中数据的建立方法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针对CAPP系统进行工艺设计过程的现状,给出了自动化工艺设计的方法,包括对零件制造特征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参数定义、流程定义的方法。给出了一整套工艺自动化设计的过程方法。在功能实现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建立的对象导向性的数据结构,提高了数据的通用性。并对工艺设计中的参数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数据传输与定义的方法。论文相关成果已经嵌入到在开目CAPP中,实现了应用。

张新城[6]2009年在《基于轻量化装配模型的可视化协同装配CAPP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普遍使用叁维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这些企业迫切希望将设计阶段生成的叁维CAD模型应用于工艺设计阶段,可视化CAPP成了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制造模式的盛行,研究协同化CAPP有很强的需求性和一定的可行性,协同化CAPP成了另一个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装配CAPP的可视化技术和协同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产品模型轻量化技术和叁维装配特征提取方法,建立了占用磁盘空间小的轻量化装配模型,为协同化装配CAPP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将装配顺序信息用于装配顺序规划和决策过程,提出了基于树状层次结构模型的装配顺序规划方法。将爆炸视图功能和基于树状层次结构模型的装配顺序规划方法结合,实现了可视化装配CAPP。3.利用集中式网络通信结构,“控制令牌”机制及协同数据的完整通信模式,建立了集中式网络通信体系结构的协同化装配CAPP。协同化装配CAPP采用发起会议的方式来实现,在协同会议通信网络中,协同服务器管理协同模型数据并负责向会议成员发送各种协同操作消息,保证了工艺设计的异地同步。应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题项目“基于叁维产品模型的集成化CAPP系统”(课题编号:2007AA040505),开发了协同化装配CAPP组件,并应用于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叁维可视化平台InteVue中。

戈鹏[7]2003年在《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敏捷制造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之一。作为连接设计与生产的“纽带”,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在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传统CAPP过多地强调工艺生成的“自动化”,忽视了CAPP系统的适应性、重构能力、重用性、扩展能力的重要性,导致CAPP长期以来针对性较强,不能迅速适应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需求,制约了敏捷环境下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此,针对敏捷制造模式的特点,研究和实现能够快速响应企业生产的需求、具有敏捷化特征的新型CAPP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敏捷化CAPP的需求、概念和技术特点,本文从系统体系结构、单元系统的信息模型、工艺决策模型、工艺知识的共享和获取方法、协同工艺设计以及软件实现方法等角度研究了CAPP的敏捷化原理与关键技术。针对制造企业大实际需求,进行基于智能中间件的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研制和应用开发。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通过概述21世纪制造业的特征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指出制造信息系统的组成、CAPP在制造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敏捷制造模式的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展(RRS)准则和敏捷化制造信息系统构建技术。在综述传统CAPP的缺陷、CAPP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支持敏捷制造模式的敏捷化CAPP是CAPP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将敏捷化思想引入CAPP系统设计中,提出面向产品、基于数据库并具有并行协同设计等特征的敏捷化CAPP的概念,提出敏捷化CAPP的功能模型和软件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由CAPP主体、代理层和企业环境叁层功能模型所组成的敏捷化CAPP工具的体系结构。 (3)在分析工艺资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元的统一数据模型、面向敏捷化CAPP的集成化产品模型,讨论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并给出基于知识元的特征表示方法,对敏捷化CAPP的工艺规程模型和卡片模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型进行分析、定义,以“抽象资源工厂”模式定义统一的制造工艺资源模型。 (4)工艺决策建模是开发CAPP工具的研究难点,亦是CAPP走向智能化和实用化的瓶颈所在。在综合分析工艺决策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基于实例的推理(CBR)、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其它决策方法相结合的敏捷化CAPP系统多模式工艺决策模型,提出一种由工艺基元、工艺元、工艺模板、工艺实例组成的层次化工艺实例知识的形式化描述。研究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敏捷化CAPP决策模型的实施方法。 (5)敏捷化CAPP是基于知识的智能工艺设计系统,工艺知识的共享和知识获取技术是敏捷化CAPP实现实用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工艺知识全局共享和管理的机制后,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工艺知识共享模型。提出基于文本聚类的知识获取方法。 (6)工艺设计过程是多人参与协作的并行设计过程,协同技术是实现CAPP系统敏捷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提出由用户视图层、安全控制层、全局特征层以及网络层所组成的CAPP协同工作环境模型。分析敏捷化CAPP的版本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版本控制模型。用过程、状态、角色、任务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给出协同工艺设计任务模型,将权限控制与工艺设计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不同任务协同机制问题上,提出基于锁的任务协调方法。 (7)在分析消息队列、DCOM、CORBA、Java、W七b Service等几种中间件实现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知识的智能中间件特点基础上,提出接口标准化、主体静态稳定、运行时动态定制、功能增量进化、模块功能自治以及插拔兼容性的CAPP系统敏捷化策略。以智能中间件为核心,提出CAPP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CAD、PDM以及工艺设计助理的敏捷化集成模式。 (8)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信息系统(CG一TIS)的项目为背景,开发了具有敏捷化特征的CAPP工具系统(SCU一CAPPTool)。该系统由主体系统、工艺设计扩展组件以及卡片设计系统、工艺资源管理系统、工艺文件浏览器、通用排图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应用结果验证了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设计的方法学与软件原理的正确性。

姚健, 严隽琪, 马登哲[8]1996年在《集成化CAPP中制造资源的框架描述法》文中认为集成化CAPP在CIMS领域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但传统的CAPP系统缺乏对工艺设计过程所需制造资源的形式化描述,从而影响了CAPP技术的集成性、智能性和通用性,难以适应制造环境的多样性和时变性。本文在分析了工艺决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资源的描述机制,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资源与CAPP的集成。

尹伟为[9]2005年在《基于PDM的航空发动机CAPP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建立基于PDM的面向产品的CAPP系统,并与其它相关设计或信息系统(如CAD、CAM、MES、ERP等)之间实现产品信息的全面集成,对于航空发动机企业改进现有工艺和流程,并全面提高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某航空发动机数字化制造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基于PDM的航空发动机CAPP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分析CAPP发展趋势和国内航空发动机企业现状,提出了基于PDM的CAPP系统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的一体化方案。 2.提出了基于PDM集成平台的CAPP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主要功能框架进行了分析。 3.运用UML建模语言对基于PDM集成平台的CAPP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系统的用例图、活动图、序列图、协作图、类图以及组件图等模型。 4.以某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为应用实例,阐述基于iMAN的航空发动机CAPP系统的基本实现技术。

于欣[10]2003年在《CAPP/PDM集成体系研究及其在装配型企业CAPP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冲击。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未来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信息化推动制造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各自动化单元之间的集成技术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系统集成是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形式”。 在这种大趋势下,CAPP由于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各个自动化单元之间的集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PDM是一种基于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提出的新技术,由于它提供了一个基于PDM的各自动化单元集成的企业信息化软件框架,成为系统集成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支撑系统。因此,在本篇论文中,本人研究了CAPP与PDM的集成问题,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此外,对于装配型企业——在新的制造形势下企业改组后一种新的企业模式,它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特点适应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关于装配型企业CAPP系统的研究也应成为CAPP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协作单位工艺工作特点的分析,提出并构建了一个适应装配型企业应用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框架。 具体来说,文中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 以面向产品的方法论为出发点,提出并构建了CAPP/PDM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其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基本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并将重点放在CAPP对产品信息的自动获取上,研究了CAPP/PDM集成接口的模式、关键技术等相关问题。 以协作单位的工艺工作特点为出发点,进一步研究了该类装配型企业的特点,并对其主要工艺形式装配CAPP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开放式的、供企业工艺设计、知识积累的装配型企业CAPP系统平台。并从平台的开放性和满足CAPP系统进一步集成考虑,预留了该系统二次开发的CAPP/PDM集成接口部分。 面向产品,研究了CAPP中的两种BOM形式(设计BOM、装配BOM)及它们的数据实现,并提出了改进的数据存储结构。在实际系统应用中,建立了灵活的产品信息输入和编辑方式,实现了设计BOM和装配BOM的信息转换。 通过对装配模型及装配序列规划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BOM的分层、分步的装配序列生成规划方法,并在FSDCAPP系统中得到了实现。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1]. 基于通用框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与应用[D]. 仝勖峰. 西北工业大学. 2001

[2]. 基于面向服务中间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J]. 徐照旻, 蔡铭, 董金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

[3]. 融合实例推理的混合式集成化CAPP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谭伟. 重庆大学. 2002

[4]. 基于PDM的集成化CAP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白艳红. 四川大学. 2003

[5]. 面向叁维CAPP的制造特征提取与工艺过程设计的研究[D]. 杜朋.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 基于轻量化装配模型的可视化协同装配CAPP研究[D]. 张新城.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7]. 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D]. 戈鹏. 四川大学. 2003

[8]. 集成化CAPP中制造资源的框架描述法[J]. 姚健, 严隽琪, 马登哲.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1996

[9]. 基于PDM的航空发动机CAPP系统研究与实现[D]. 尹伟为. 西北工业大学. 2005

[10]. CAPP/PDM集成体系研究及其在装配型企业CAPP系统开发中的应用[D]. 于欣. 天津工业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基于通用框架的集成化CAPP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