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论文_缪晓杰

缪晓杰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病情进展水平及关系。方法:收集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3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分为高危组87例、中危组115例,低危组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循环酶法检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检验,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与血清Lp(a)、HCY、ox-LDL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新型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病情进展水平不断升高,两者间呈显著相关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炎性指标;血脂指标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1]。大量研究结果证明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之中[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T细胞激活性低分泌因子(HANTES)、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HP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事件密切相关[3]。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4],但其并不能全面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研究对3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新型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2015年1月~2018年5月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34例,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至少一只血管狭窄直径>50%,根据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分为高危组87例、中危组115例,低危组132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血清MCP-l、RANTES、CTRPl、ox-LD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Lp(a)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组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炎性指标比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组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发病急,早期发现以及有效预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斑块的破裂,血栓的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因此局部易损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程度密切相关[5]。本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新型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进行检测,发现血清MCP-1、RANTES、CTRP1、Lp(a)、HCY、ox-LDL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两者间呈显著相关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应优优,李浙成,胡智星等.焦虑抑郁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07):762-763.

[2]李智琼,谢传英,王艳.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UA、hcy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检测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9):2605-2608.

[3]罗富银,宋宗琴.血清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他炎性标志物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03):394-396.

[4]赵伟林,杨帆,员丽培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02):229-231.

[5]李智琼,谢传英,王艳.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UA、hcy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检测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9):2605-2608.

论文作者:缪晓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论文_缪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