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探究论文_刘柏树

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探究论文_刘柏树

刘柏树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诊断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微循环改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一种血性脑血管疾病,危害因素较多,一般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血管痉挛等,病情严重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1]。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因素与后脑微循环改变联系非常紧密,而CT诊断作为检查微循环血流动力的新技术,将CT诊断应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本次选取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62例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62例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患者、度CT扫描及灌注成像异常患者等。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患者38例,女患者24例,年龄20至76岁,平均年龄为(52.63±3.27)岁;观察组男患者37例,女患者25例,年龄21至77岁,平均年龄为(,52.21±3.59)岁。所有患者无家族性遗传精神病史,均自愿签署本次试验知情同意书并或院内伦理委员会论证批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程度、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检查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机。CT灌注成像以5ml/s的速度经肘静脉灌注对比剂65ml,并以每层1秒的速度进行动态扫描。所有CT扫描结构均有专业图像处理器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患者局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其中局部脑血流量是指在一定量的脑组织血管中拥有的血容量,单位为ml/g;脑血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血液流过组织的固定梁,单位为ml/min;血流平均通过时间是指一定数量的血液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脑血管结构时所用的时间,取其平均值,单位为s。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诊断相关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局部脑血流量(ml/g)脑血容量(ml/min)血流平均通过时间(s)

观察组60 1.55±0.26 27.83±2.29 4.52±0.32

对照组60 2.68±0.32 49.15±5.23 3.13±0.27

T--21.5828.1626.14

P--<0.05<0.05<0.05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中常见的急症,一般发病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占据6%~10%[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表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及精神障碍、颈项强直及脑膜刺激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给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4]。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患者出现多种症状的原因主要是与后脑微循环密切相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早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出患者颅内动脉瘤的位置,从而促使医生根据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4]。CT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脑内出血情况及出血吸收情况,并判断患者有无激发脑梗死及脑积水程度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检查,能够快速发现患者脑循环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通过对患者局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等指标的计算和判断,能够为监测脑血管疾病后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提供重要的应用价值。CT诊断具有成本低、准确率高、施工范围光等优势,将其应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诊断中,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且能够及时发现较大的病灶。

综上所述,与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结果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因此将CT诊断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屠光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莉,赵国莹,史东彬.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73-174.

[2]万静茹,王楠楠,李广微.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4:84-85.

[3]董险峰.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07:1120-1121.

[4]李晓新.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1:45-46.

[5]刘庆新,肖新兴,陈刚,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微循环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27:3186-3188.

论文作者:刘柏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临床探究论文_刘柏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