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骨盆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赵莺飞

半骨盆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赵莺飞

赵莺飞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邮编:200000

摘要:总结了32 例骨盆肿瘤患者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的护理。手术前后加强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各种导管的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术后肺部感染、脂肪栓塞、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本组经手术治疗,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全身功能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本组术后出现l 例肺部感染,通过及时发现并予以对应治疗后痊愈。精心的护理能够为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关键词:半骨盆置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A

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区域,10%的成骨肉瘤和20%的Ewing肉瘤均易发生此处。由于骨盆环区域结构复杂,骨盆恶性肿瘤早期不易诊断,而一经确诊多需手术治疗。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具有重建骨盆环和关节,肢体长度不受影响,且3个月左右即可扶拐下地的优势,但其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工作量大,因此,对其探索出一个全面合理的护理程序势必有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月一2015年6月行该类手术的32例患者,总结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20 例,女12例,年龄22~68 岁。原发性肿瘤30 例,转移性恶性瘤2 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4~8 小时,术中出血量1800~7500ml,均给予输血1200~6000ml。术后均无脂肪栓塞、关节脱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经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是否复发、患肢功能的恢复及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责任护士用通俗的语言耐心地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请同种病例的患者相互交流,与患者聊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家属的支持是患者成功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支柱,积极适时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期待,并将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主管医生,真正做到个性化护理。

2.2 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24h内每15~30min记录1次,患者清醒且病情平稳后每小时监测并记录1次,再过度到每隔4h 1次,连续3 d。该手术区域血管丰富,术中出血量大,平均失血量4000 ml以上,再加上术中大量库存血及液体的输入使得机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又因血小板的丢失,极易发生低血压、高钾血症和有出血的倾向,遵医嘱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

2.3 伤口护理。肿瘤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较一般伤口慢,伤口本身及引流管的观察和处理应尤其予以重视。如体温持续升高,局部肿胀不退,伤口渗液多,有异味等,可能为伤口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深部引流管拔管时机:引流液量≤20础d;浅层引流管于术后24h拔除,最长不超过72 h。同时加强会阴部和尿管的护理,预防感染发生。

2.4 饮食护理。骨盆手术对患者盆腔脏器影响大,可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便秘等。术后24~48 h禁食,排气后进食少量无渣饮食,术后第4天进半流质饮食,以不胀气、易消化、无刺激为原则?对腹胀者可给予肛管排气,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对便秘者依个人特点改善饮食结构,必要时予以缓泻剂

2.5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5.1 肺部感染。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影响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并且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 拍背1 次/2h,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2 次/d。

2.5.2 脂肪栓塞。脂肪栓塞是骨科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人工髋关节假体柄在打入股骨上端髓腔或扩髓时可能有脂肪栓子入血。脂肪栓子比较小,栓塞部位大多为脑部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术后48 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的各处皮肤是否呈现血斑点或突然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应高度警惕脂肪栓塞发生的可能。

2.5.3 血管栓塞。半骨盆置换术需将半骨盆取出,离断损伤许多血管、神经、肌肉,术后侧肢体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加上手术部位炎症反应,炎性因子释放增多,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另外,创伤刺激也使机体凝血功能反应性地升高.这些都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5],因此,观察肢体末梢血运1 次/2h,注意有无异常的疼痛、肿胀,防止静脉血栓形成[6]。

2.6 功能锻炼。重在让患者主动参与锻炼。术后24 h。开始做踝关节、足趾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静脉血栓。术后48h。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2次,d,每次持续10—15 min,30次/min。术后3 d。开始膝关节主动活动。和髋关节被动活动。安置便器时注意抬高骨盆,防止髋关节脱位。术后l周。可给予半坐位,并开始抬臀训练,用健侧肢体及双上肢将上半身及臀部抬起,这种锻炼方法可促进骨盆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术后6周。可床上坐起,做髋、膝关节屈伸运动,频率逐渐增加,可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术肢避免后伸、盘腿、屈髋>900、内旋和外展。术后3个月。鼓励患者扶双拐下地负重训练,进行加强屈髋和外展力量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范靖宇,马保安,周勇,等骨盆肿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8):482-487.

[2] 刘端祺.“三阶梯”止痛原则临床实践20 年[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7.28(10):10-12.

[3] 杨国敬,张力成,李方才.13 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脂肪拴塞综合征诊治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5):432-434.

[4] 刘玉芬,袁启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中外医疗,2010,29(14):160-161.

论文作者:赵莺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半骨盆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赵莺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