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穴释义及验案举隅论文_钟声

四海穴释义及验案举隅论文_钟声

钟声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073)

【摘要】 四海穴出自《勉学堂针灸集成》,指气海、血海、照海、髓海四穴。此四穴相配,有和阴阳、补不足、调气血、益精髓之功,对临床中久病虚损类病证有较好疗效。本文从四海穴释义及配伍进一步阐述四穴的临床应用,并附验案一则予以说明。

【关键词】 四海穴;慢性肾炎;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99-02

《勉学堂针灸集成》中有言:“人身有四海:气海、血海、照海、髓海(谓绝骨穴也)。”[1]

1.四海穴释义

1.1 气海穴

气海穴之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之经穴,主一身气机,有疏导任脉,调一身之气功效。本穴乃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故名“气海”。[2]《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气海为肓之原穴,应是治疗内脏疾病的重要原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千金方》:“气海主少腹疝气,游行五脏,腹中切痛”、“胀满瘕聚,滞下疼冷”等;故凡与气密切相关及虚弱的疾病,均可取气海穴。

1.2 血海穴

血海穴之名出自《针灸甲乙经》,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主血分诸病,有活血行血之功。海为水之所归,此名血海,犹言治血证之渊海。[2]此穴多治疗妇人经漏下血诸证,如《针灸甲乙经》:“妇人漏下,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可见关乎血分之病,临床多去血海穴,乃治血之要穴。

1.3 照海穴

照海穴在《内经》中称为“阴跷”,至《针灸甲乙经》始名“照海”,为足少阴肾经穴位,且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跷脉想通,通贯五脏,主持诸里,为阴气会归之所。肾为水火之脏,水中有火,本穴达之,故名“照海”。[2]此穴主治阴证、虚证、里证,症之深而久者多宜之。其所治之证极广,主要集中于妇科、咽喉及睡眠方面,妇科如《针灸甲乙经》:“女子不下月水,照海主之,妇人阴挺出,四肢淫泺,身闷,照海主之。”因其通于阴跷,而阴跷与阳跷合于目内眦,共司眼睑开合,故多治疗睡眠障碍。综合来看,照海穴有滋阴降火、调理阴阳的功用,乃临床常用穴。

1.4 绝骨穴

绝骨穴又名悬钟穴,悬钟之名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绝骨之名则首见于《难经》,为足少阳胆经经穴,又为八会穴中之髓会,髓病治此。名悬钟者,本穴未及于足,有如悬象;“钟者,动也”,“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本穴位于下肢,而能兼治上焦各症。[2]其主治病证较广,主要为头部诸疾及虚损之证,如张洁古云:“脑为髓之海,头热如火,足冷如冰,可灸此穴。”绝骨穴具有行气血,通经络,填精益髓之功效。

1.5 四穴合用

气海为一切气病之主司,血海为理血之要穴,二穴合用,气血双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乃一阴一阳,互相为用,故两穴合用,较之于但调一方有更好的作用。照海乃阴跷之始,绝骨乃髓之所会,二穴合用,对久损不足之里证有较好效果,照海位于阴经,且与阴跷相通,善治阴分虚损之疾,可引火归原;绝骨位于阳经,乃阳气动跃之处,善治阳分不足之证,可腾跃阳气。四穴共用,可起到调气血,和阴阳,补不足,益精髓之功,临床中对于诸虚劳损之证效果较好。

2.病案举隅

2.1 病案描述

刘某,男,48岁,主因“乏力1月余”于2014年5月13日就诊。患者既往慢性肾炎病史12年,脑梗塞病史5年(未遗留明显后遗症)。自述既往长期针灸治疗,疗效不佳,自觉乏力加重。现症见:面色黧黑,双下肢浮肿(+++),腰酸乏力,纳差,味觉差,小便少,大便溏,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化验检查示:尿蛋白(+++)。诊为慢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兼血瘀。治则:温补脾肾,行气化瘀。取穴:气海、血海、照海、绝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华佗牌 Φ0.25mm×30mm 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1~ 1.5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周行3次针灸治疗。二诊患者述乏力有所好转,效不更方,两周后,患者述腰酸、乏力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浮肿(+),纳差、便溏等症均有好转。继予前法治疗一月余,诸症消失,尿蛋白(+),嘱其节饮食,调情志,适运动。随访三月,疗效稳定。

2.2 病案体会

通过大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已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及长足的进展。[3]陈继良等通过对比研究证实针刺治疗慢性肾炎效果较中西药物更优。[4]然而久病之人多虚,针刺本有泄气的作用,本案中患者述长期针灸治疗后,自感乏力加重。故临床在治疗久病的病人时,取穴应少而精。四海针法,取穴仅7个,组穴精妙,穴简力专,对久病体虚之人有较好的疗效。

3.总结

海,水之所归也,四海穴乃气血精髓汇归之处,气海血海益气活血,照海绝骨调摄阴阳,共奏调气血,益精髓之效。四海穴在临床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本文特举验案一例,资以说明,以飨同道。

【参考文献】

[1]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高式国.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刘金涛,金燕,李福凤.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10):2127-2129.

[4]陈继良. 针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00, 20(2):89-90.

论文作者:钟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四海穴释义及验案举隅论文_钟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