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陈志宏 何晓伟 刘 洋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摘 要: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导向,结合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新型课程教学方法。该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方案,为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多元化考核;任务驱动法;食品法律法规;教学改革

食品法律法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食品风险分析、食品安全法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食品法律法规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业从业人才[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食品风险与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规模化、系统化,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能够从事食品法律法规行业相关工作的人才更是极其缺乏。在传统的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能很好的贴合该课程教学实际,存在诸多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培养的相关人才在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2]。因此,只有对传统的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为食品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食品法律法规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与行业实际联系密切,重点是培养食品法律法规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教为主,以学生学为辅,不能很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当前,食品法律法规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涉及法律条文较多,授课过程较为单调 食品法律法规的课程多为国内外食品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而相关条文内容繁多且难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会结合一些当下的食品安全案例,讲解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但整个过程仍是教师主动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整个授课过程比较单调,容易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1.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参与度较低 当下的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网络资源由于具备很好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对学生很具有吸引力。在该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上课学习这些法律法规条文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参与程度较低,若课程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奥维云网(AVC)第三季度的推总数据显示,2018年7-9月厨房电器(烟灶消热嵌入式)整体零售量2435.1万台,零售额344.8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7.7%。相关数据显示,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净水机和热水器,全渠道零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1.6%、-2.9%、-14.6%、20.7%和-10.8%。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知识掌握不牢 食品法律法规课程相关内容与食品行业实际是紧密相连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为了监督和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而制定的。但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虽然也引入了相关的案例,但只是作为一个实例来解释,学生很难有这种参与感和代入感,导致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且实际运用能力不强。

传统的食品法律法规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影响了该课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不能很好的实现培养食品法律法规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因此,急需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1-2]。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是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更好地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其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实施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以鱼为基础,淳安建立了集“养殖、管护、捕捞、销售、加工、烹饪、旅游、文创”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巨网捕鱼”成为千岛湖旅游的必看项目;千岛湖鱼拓被淳安作为礼品送至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友好省市;以鱼文化为主题的鳌山渔村,推出鱼市一条街和主题民宿。

2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4 考核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不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是衡量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展课程教学工作重要的参考依据。但传统的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手段比较单一的,并不能从多个层面综合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2 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根据优化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典型性学习任务,且任务和任务之间有很好的连贯性,学生可以根据课程任务开展相应的学习,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较高,更容易进入学习角色,体会到学习探索的乐趣[4-5]

2.1 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系统性和连贯性 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涉及到很多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且一般授课学时较少,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很难讲授课程全部知识,只有对课程相关部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才能更好地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相关章节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课时比例划分,接着对具体章节内容进行筛选,了解的内容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自主学习交流[3]

2.4 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注重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学时安排一般较专业核心课程少,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所有内容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其他学习渠道来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通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网络学习、线下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学习,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开展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通过交流沟通解决所遇到的难题[6]

2.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很多的信息,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很难平心静气的开展深入学习,若仍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6-7]

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的方式,问卷题项的参考杨曦的问卷设计[7],并结合文献和教学专家意见以及该研究的需要进行改进,问卷共分为两部分。通过学生自己的选择,了解学生真正的阅读习惯,从而保证此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Alpha=0.932)。

2.5 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综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通过课程考核,教师可以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但传统课程考核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以学生出勤率、作业及期末考评为主,并不能综合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对该课程的考核可以采用全面有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从平时表现、阶段性评价以及学习效果评价3个方面开展课程考核,且对3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平时表现不仅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还包括线下学习、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互动情况等。阶段性评价可以从随堂测试、期中学习检查、阶段性学习总结等几个方面开展。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课程小论文、课程学习心得、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可以综合全面的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8-9]

3 结语

当前,食品法律法规课程传统教学手段单一,且考核评价手段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将任务驱动法与多元化考核方式相结合,运用于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从而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但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任务设置是否合理,课下学习评价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差异较大等。因此,在课程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反馈,及时对实施方案和细节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更好地实现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那西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7]、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8-9]、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10-12]和微生物检定法[2]等。农业部公告第2382号[13]发布的那西肽发酵液干燥品配制的那西肽预混剂质量标准中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那西肽组分,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含量。

参考文献

[1]张平平,蔚晓庆,司懿敏,等.食品标准与法规案例教学的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183-185.

[2]黄和,刘亚,谢主兰,等.《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2):59-60.

[3]陈志宏,张汆,何晓伟,等.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综合改革实践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9):143-144.

[4]孙琦.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8(10):88-89.

[5]谢跃杰,徐莹,王强.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校“食品标准与法规”课堂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19,35(08):194-195.

[6]向世琼,王兆丹,杜慧慧.《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探索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01-102.

[7]王发祥,刘永乐,俞健,等.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初步实践[J].广东化工,2015,42(04):129.

[8]朱桂兰,张方艳,蔡旭冉,等.《食品安全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3):89-90.

[9]夏雨,王周平.探讨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7):137-138.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Approach Basing on Diversified Assessment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Chen Zhihong et al.
(School of Bio&Food Engineering,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00,China)

Abstract: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basing on diversified assessments was a new kind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which was task-driven and ability-oriented combining with diversified course assessments and evaluation systems.The necessity of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plans of task-driven approach basing on diversified assessment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which coul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the course teaching goals better.

Key words: Diversified assessments;Task-driven approach;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47-02

基金项目: 滁州学院一般教研项目(No.2018jyy025)。

作者简介: 陈志宏(1987—),男,河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功能食品深加工技术。

收稿日期: 2019-09-12

(责编:张宏民)

标签:;  ;  ;  ;  ;  

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任务驱动法在食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