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论文

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论文

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

冉春桃

(中南民族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导向和核心指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在思路上要做好系统思考、整体规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责任担当;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思想交融为关键。在实施路径上,坚持以教学为主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工作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合力;以制度为保障,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育人体系。

关键词 :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民族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指向,也是民族院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核心精髓,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民族院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

一、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情况

作为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民族院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族师生中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牢记办学初心、践行办学宗旨、履行特殊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政策而建立的,服务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办学治校的立身之本。民族院校始终站在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积极培育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自2010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实施以来,中南民族大学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实施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各族师生在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为校训的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贫富分化已经相当明显。黄河中游大汶口文化的代表类型仰韶文化,墓葬已经出现完整的分区甚至分组的现象,墓葬形制和陪葬品悬殊,凸显氏族组织结构和等级分化。汶泗大汶口文化墓葬也已经发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和等级分化。但是从五村和傅家遗址墓葬发掘情况来看,随葬品极少,几乎看不出差别,这是出于风俗上的原因,还是本来贫富分化就不明显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是风俗所致。作为一个已经向国家迈进的聚落,成员间应该有一定的贫富差距。墓葬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分化,这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傅家遗址聚落没有出现等级和贫富分化,只能说明风俗如此。这也可以看出东夷文化尚简的渊源。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有效促进了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入耳、入脑”,又“入心、入行”,各族师生的“四个意识”更加笃定,“四个自信”“五个认同”意识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行动更加自觉。56个民族师生和合一家的民族情感显著增强,共有精神家园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在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的示范辐射功能得到极大彰显。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不足,补齐工作短板,是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更直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实际,课题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了1150份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经整理统计分析显示,各族师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精神品质、价值选择等方面,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面貌。

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全局的观点、宽宏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进行全面把握,系统推进。既要坚持全面系统、整体把握,又要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贯穿的常态化长效化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对各族师生进行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既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人心工程,也是民族院校必须铭记的使命担当。进教材,是各族师生能够深入学、系统学、自主学、主动学的重要途径;进课堂,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进头脑,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则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综合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情况来看,民族院校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思想武装和价值引领方面得到了各族师生的大力支持,在行为规范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的目标基本已经达到,但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还不强。

2.课堂教学方面。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项整体工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从以往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有相应的课程教学做保证[3]。虽然部分民族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方面,设置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实践平台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模块,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必修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史》等专业课、选修课,但这些课程整体占学校课堂教学的比重相对不高。文科学院与理工科学院之间也相对不均衡,相较于文科学院,理工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3.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中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教育性和文化性的结合都还不够紧密,针对性和实效性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营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民族院校应推动创建工作进寝室、进支部、进班级、进网络、进社团。为扩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各族学生的参与率、知晓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中南民族大学组织的“民大节”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同心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寝室,组织学生参加央视“五月的鲜花”以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各族师生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再教育,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和认同。

3.审知识,即调用学过的知识判断题肢中出现的概念和原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做到“用得上”所学知识。选择题题肢的编制涉及对知识记忆、理解及一定认知过程的调用。选择题题肢编制,第一层干扰一般就是以不正确或者片面的知识来误导信息解读。学生只有依靠学科学习、时政阅读、知识库整理,不断累积尽可能多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最终才能在测试时轻松地应对。

4.制度保障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必须要坚持重在平时、重在经常,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厚植于各族师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顶层设计,完善工作运行体制,健全协同推进保障机制,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考评考核体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根据相关文献中给出的10个最脆弱国家[3],在此选择Afghanistan来进行分析,对Afghanistan的温度变化、二氧化碳变化、降雨量变化与Afghanistan的指标的做相关性分析,部分数据如表3所示。

二、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思路

1.学习宣传方面。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好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才能有效地搞好民族团结,才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认知上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据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三个离不开”的情感认同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化。

1.系统思考,整体规划先行。民族院校汇集了多民族的学生,交融着各地不同人群生活风俗习惯,是印证各民族拥有并且享受平等的教育权的代表性场域[4]。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加之民族地区的独特性、安全形势的敏感性、民族院校的特殊性以及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局势的关联性等因素,民族院校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和紧要关口,凸显了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做好整体规划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把握基本点、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要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通教育体系为基本点,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机制为关键点,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驮子不是我们岭北镇的人。驮子是从江西来到我们岭北镇弹棉花的,我们岭北镇人都说驮子是个好人,实在,实诚,实心。说这话的意思主要是指驮子弹的棉花从来不会短斤少两,而且绝对不会用黑心棉。

2.立德树人,责任担当为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民族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民族院校增强新时代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的具体表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各民族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5]。立德,就是立足中国大地,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教育,使民族院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育人高地;树人,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熔铸于青年学生心田,外化为新时代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使命担当。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必须要坚持政治标准的首位意识,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价值导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各族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成在实效,践行潜心育人。坚持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重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各族师生大家庭的氛围营造,离不开各族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必须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采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做到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解决培育实践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零碎、分散、随意的问题,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增进民族团结。

坚持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当下高校青年学生都是“90后”“00后”,都是“网生代”“外卖族”,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他们思想变化都很大,主体意识比较强,文化需求更加多样,成功需求更加强烈,社交需求更加广泛。如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经验基础上,仅仅依靠传统的宣传载体,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将大打折扣。时代的巨大变化、主体的个性需求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教育学原理看,教学“教之有法与教无定法”是辩证的[6],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生动实际的教学素材,开展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社会实践。必须在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遵循民族高校办学育人规律,遵循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深入推进“三个特别”“四个自信”“五个认同”教育载体平台、方式方法创新,构建“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在多模态听力教学方面,Wagner(2010)认为听力材料可以通过符号模态,如音质、目光、手势、表情、动画等,补全语言符号表征的信息,提高学习者正确全面理解材料的概率[5]。Guichon多模态听力学习除了利用符号模态,还能使用认知系统的双通道特点,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更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6]。除此之外,多模态学习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展开多模态符号的交互研究,主张在口译教学中引入多种符号模态,从感官上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7-8],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词汇习得[10-9],以及对学习态度和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冲击力[11-12]。

1.以教学为主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基础。发展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核心要义,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要以增进各族师生“五个认同”为目标,积极构建多要素、综合性、全域化的教学体系,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知识结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形成聚焦教学目标的统一整体,着力解决好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一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也在不断探索民族团结教学全域化体系构建工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实践有机融入“探究式”教学的第一课堂、“活动式”教学的第二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第三课堂和“网络式”教学的第四课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团结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

实践使理论得到了检验,也使理论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没有理论指导是不行的,但光有理论指导是不够的,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并且还要抓到实处、见到成效。加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找准路径,探索构建“六位一体”的全要素、多层面、立体化的培育实践体系,才能取得实效。

臭牡丹成分复杂且极性分布广,需采用梯度洗脱模式达到更好分离效果.流动相加入的醋酸可以抑制抗氧化活性成分中酚羟基离子化,改善峰展宽或拖尾等问题.以乙腈为流动相比甲醇分离度高,色谱峰对称性好,无展宽和拖尾现象,因此选用0.4% 醋酸溶液(流动相A)和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0.8 mL/min.梯度洗脱为:0~15 min,5%~18% B;15~32 min,18%~28% B.在此条件下,各主要成分在32 min内基本达到分离(图1).

坚持以促进思想交融为关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民族团结本身就意味着承认民族之间的平等、多元、和谐、包容和尊重[4]。要善于团结师生、争取人心,各族师生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要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底色。

丰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发挥思想政治课导向作用。以“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创新为抓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通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在众多的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发挥着民族团结教育核心平台的功能,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也承担着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创新实施“思想政治+”计划,推进课程协同创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六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融通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贯通,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化,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坚持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7]153。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靶向施策、精准帮扶,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做好学生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创业就业、生活困难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有效帮扶。通过这些不起眼的日常点滴而又切实有效的工作,切实做好各族师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不断增强培育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

2. 以教师为主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的工作理念。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夯实民族团结教育队伍保障体系。教师队伍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要素和基础保障。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要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作风素质过硬的多民族师资教育队伍,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那样,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民族院校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维护民族团结大局出发,把“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培养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使命感,使“三个特别”成为广大教师自觉修养和育人导向,使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各族学生的成才目标和价值追求。

3.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合力。以培育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形成合作协同育人体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域覆盖。要实现课内课外深度融通,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要注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尤其是与民族地区的联系,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有机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课堂,实现校内校外横向贯通,资源共享,合力施策。各族师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践离不开各族师生之间的协同推进,同向贯通,要实现各族师生教学相长,同向贯通,在贯通中形成各族师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生动局面,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切实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协同顺通的教育机制,构建闭环式、全链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熔铸教育新动能,提升协同效应。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实现构件安装及施工现场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利用拼装校验技术与智能安装技术指导施工,优化施工工艺,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通过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论证,可观测整个施工过程,通过施工模拟,可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制定方案规避风险,同时减少了设计变更,并节省了资源。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特别是对资源和进度方面实行有效地控制,可以更好地协调施工中的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

以“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为导向,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完善创建工作体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7]157。要贯彻“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进一步深刻认识“搞好创建工作的过程,就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充分调动各族师生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强化各族师生在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意识。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导作用,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突出的位置。“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把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认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9]筑牢“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思想文化基础,实现创建工作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社会层面推进。要构建“嵌入式”管理模式,混合编班、混合居住、混合学习,坚持文化“互嵌”、学习“互嵌”、生活“互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寝室、进班级、进支部、进网络、进社团,推动创建工作“联网上线”,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根基。

4.以制度为保障,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育人体系。制度管根本、管长远,是保障。因此,要及时总结经验,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

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为关键,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制度保障体系。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高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效、管用、协调的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牛锐.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总结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举行[N].中国民族报,2017-06-30.

[3] 陈锡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7(2).

[4] 来仪.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再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2).

[5] 王震.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J].红旗文稿,2016(1).

[6] 蓝寿荣.教之有法与教无定法:法学教学方法的回顾与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9] 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J].政治学研究,2017(2).

收稿日期 :2018-08-04

基金项目: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索”(2017-GMI-004)。

作者简介: 冉春桃,女(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 C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33X( 2019) 04-0070-05

(责任编辑 马 旭)

标签:;  ;  ;  ;  ;  

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