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郭智论文_郭智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郭智论文_郭智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郭智【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工作护士32名及24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均分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观察组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对比两组实施情况。结果:实施后,两组所取得共情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风险事件发生率数值0.83%低于对照组数值4.17%,所取得满意度数值98.33%高于对照组数值88.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士共情能力培训;精神科;安全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3-ZYM

精神科为医院特殊科室,主要涉及疾病为精神方面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紊乱方面,常见疾病为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等,在为这些护理服务时,与传统病人护理服务存在差异性,一旦依照正常疾病护理,患者可能会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恶化,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工作护士32名及24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均分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37岁,平均值为(27.32±0.57)岁;其中,对照组中进行救治的男有75例,女有45例,年龄范围在31-78岁,平均值为(55.22±1.35)岁;观察组中进行救治的男有76例,女有44例,年龄范围在32-77岁,平均值为(55.26±1.33)岁。两组在年龄方面、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排除家属或患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未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主要为护士进行工作能力方面培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观察组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为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前,应对护士的共情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为护士讲解共情能力培训的意义和流程;对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训时,每周5课时,培训讲师为心理方面专家,培训内容为护理中伦理理论、共情相关理论、认知内容、人性关怀知识、沟通技巧等;在培训的第二个月,让护士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培训第三个月,护士主要进行原有案例分析、操作演示,掌握共情实施方案,运用能力;最后对护士进行培训考核,检测护士共情能力[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实施前后共情能力评分数值情况、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情况。针对共情能力评分选用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评估,量表拥有20项目,每一个项目均分为7级进行评估,强烈不同意时,分数为1,完全同意时,分数为7,评估量表分数在20-140,评估结果数值越高,共情能力表现越高,评估结果数值越低,共情能力表现越低。针对满意度选用问卷答题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数在0-100,调查结果数值越高,满意度表现越高,调查结果数值越低,满意度表现越低;分数不低于80,表示为满意,分数低于60,表示不满意,分数在60-80,表示基本满意,基本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取得数值输入系统SPSS18.0中,平均值选用( ±s)表示,检验选用t、χ2值表示,数值的百分比选用%表示,当数值的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施前后共情能力评分数值情况

实施后,两组所取得共情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实施前后功能能力评分数值情况( ±s,分)

组别 实施前 实施后 观察组(n=120) 87.52±3.54 111.57±1.26 对照组(n=120) 87.64±3.48 92.42±2.35 t值 0.8667 5.7586 P值 >0.05 <0.05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所取得风险事件发生率数值0.83%低于对照组数值4.17%,所取得满意度数值98.33%高于对照组数值88.33%,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情况(n,%)

组别 例数 风险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 观察组 120 1(0.83) 118(98.33) 对照组 120 5(4.17) 106(88.33) χ2值 8.7568 5.6485 P值 <0.05 <0.05 3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社会压力提升,精神科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因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护理人员不能依据正常患者进行护理服务,需要比正常患者更加耐心、细致服务,这与护士的能力存在直接关联性,如何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成为了新问题[3]。

共情能力指的是同情心、同理心、同感心,让护士从患者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站在患者方面看问题,与优质护理服务、人文关怀等存在一致性,均以患者为中心,也存在先进性,与传统管理方案比较,实施共情能力培训的护士,共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护患关系比较融洽,护理服务水平较高,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加快,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因此,护士共情能力培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满意度,提高共情能力水平,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值得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先芹,张素娟.精神科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对患者约束态度的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18-19.

[2]李静.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与共情能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3):375-380.

[3]相淑芳,相法芳.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142-144.

[4]卢艳.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92-93.

论文作者:郭智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郭智论文_郭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