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论文_赵丽琴

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论文_赵丽琴

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 赵丽琴 519090

摘要:当前,在我国范围内,近视患病人群的年龄越来越低,数量却越来越多。近视作为一种眼部疾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多的不便,特别是危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社会大众对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近视防控工作具有较强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多小学都积极参与到学生近视防控的队伍当中,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就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小学生;近视防控;实践体会;工作反思

前言:小学是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而形成近视眼,从小学起就要戴上眼镜。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小学生作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着手点,以小学校园作为平台,通过正确的引导、实施健康管理、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等方面开展这项工作,从而达到理想的近视防控工作效果。

一、实践体会

(一)重视健康管理是前提

健康管理是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前提。为了达到理想的工作目标,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保证按照课堂时间开展教学活动,按时下课,合理为学生布置作业量,在进行板书书写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时,保证字迹的清晰和大小;第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将视近和视远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间多到操场上运动,给眼睛放松的机会;第三,适当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尽量将教学任务都在课堂中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第四,重视对视力进行监测,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视力档案。按照季度或者学期为学生检查视力状况;第五,向小学生宣传预防近视的知识。学校可以利用卫生健康课堂对学生进行防近教育,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用眼方法,加之教师的日常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优化物质环境是基础

导致近视疾病发生的因素不仅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从校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光照、课桌椅的排列形式等。要想达到理想的近视防控工作效果,必须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国家已经从教学环境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政策,可以作为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主要依据。学校可以在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以自然采光为基础,对灯管的排列方式以及灯管与课桌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教室光照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三)促进家校共育是重点

如果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保持不科学的用眼状态,很容易使眼睛过度疲劳。因此,整合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在近视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重视视力检查。任课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视力低下的问题,应该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方法指导[1]。如果家长从教师那里得到了是建议,可以带领孩子到专科医院进行视力检测,了解孩子的近视度数、近视类型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发现孩子出现近视的症状,应该马上采取矫正措施。治疗近视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预防近视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和监督,还需要学生自身的重视。这是家长和教师应该重点督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形成健康行为是关键

首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读写习惯,保证其姿势的正确性。学生在读书和写字时应该保证的身体的端正[2]。其次,向学生传授合理用眼的方法。对用眼时间应该进行合理掌握,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督促学生不能过长时间用眼,连续用眼四十到五十分钟,应该稍微停止,使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学生可以在课间保持远眺,或者到室外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最后,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经过医学界认证的科学护眼方式,在学校中,教师应该监督学生完成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的眼保健操。教师应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防控近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反思

(一)促进健康教育深化发展

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促进作用。学校在健康课程方面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家长的宣传机会却较少,仅仅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才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方式无法从全面且深入的角度使家长对近视防控工作形成深入的认识[3]。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当中。学校可以利用微信软件建立针对近视防控的公众号,定期上传一些关于预防青少年近视方面的知识或者文章,家长可以随时收看,也可以在留言区进行互动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提高数据实验对比程度

近视疾病的产生是多学科因素所导致的,不仅体现在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还包括医学、营养学等领域。在实施近视防控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研究人员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涉及的知识范围又较广,使其无法从深入的角度完成这项工作研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研究人员应该从更多方面获得数据,了解更多与近视相关的信息和实验成果,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为研究近视防控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近视防控工作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深入探索,从而不断优化工作效果,获得多方力量的支持。通过参与和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得到了一些体会,重视健康管理是前提、优化物质环境是基础、促进家校共育是重点、形成健康行为是关键。今后还应该在工作中深刻反思。通过本文对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樊泽民,刘立京,王海涛.扎实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605-1608+1612.

[2]宗集.预防近视已是常识,为何学生近视率仍会激增?[J].人民教育,2018(19):28-29.

[3].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9):1279-1280.

论文作者:赵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论文_赵丽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