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缓解眼外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婵

武汉市中心医院 430014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眼外伤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84例眼部外伤患者,按手术前后是否进行人文关怀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42例患者在接受常规眼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的42例患者仅接受常规眼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术后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手术效果及恢复水平更好。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眼外伤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有较大影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眼部治疗的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眼外伤;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92-01

眼睛位于人脸部较为突出的位置,极容易因意外而受到损伤,且眼部脆弱,一旦受损很难恢复,所以眼部受伤的患者心理敏感程度往往高于其他病人[1]。视线受阻引起的焦虑、眼部疤痕引起的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也极大阻碍了术后的恢复。为改善这一情况,我院对眼部患者给予了人文关怀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经患者同意后,我院选择了84例在2015年间来接受眼外伤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女性21例,男性21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5.5±7.3)岁,单眼受伤者17例,双眼受伤者25例;对照组,女性23例,男性19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9.7±8.2)岁,单眼受伤者20例,双眼受伤者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没有明显差异,所以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眼部的受伤情况,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常规眼部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进行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治疗。

1.2.1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情况眼部受伤、视线受阻,患者一时难以接受,外加对手术的恐惧,此时心理会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治疗方法:①耐心聆听患者讲述受伤过程,让其接受眼睛受伤的事实;②定期为患者播放柔和的音乐,稳定其情绪、放松身心;③主动询问患者因眼部受伤而引起的生活不便,给予更精细的照顾[2];④征询患者对手术过程的疑惑,降低对手术的恐惧。⑤通过了解患者对病情的接受程度,适当向患者表述病情发展,避免给患者施加更大压力。

1.2.2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用眼困难、眼部留下较明显疤痕等,患者往往会在术后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治疗方法:①与家属沟通让其鼓励患者,利用亲情使患者更加乐观的面对生活;②定期进行眼部训练,指导患者合理用眼;③转移患者注意力,通过读书、听音乐等消除因眼部疤痕带来的自卑感;④鼓励患者多与人接触交流防止患者进行自我封闭。⑤多为患者举出身残志坚的事例,增强其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心理变化:利用焦虑量表(SAS)[3]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利用抑郁量表(SDS)[4]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

1.4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的眼部均由外力导致受伤,且需要接受眼部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患者无眼部疾病的家族遗传史,实验前除眼部受伤再无其他疾病。

1.5统计学方法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术后抑郁及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实验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采用均数和方差表示,即(x±S),并进行t检验,结果得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

入院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相近,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3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

入院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相似:视觉障碍、行动不便等,无较大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同,实验组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眼部受伤的患者其心理敏感程度较高,往往会产生各种消极的不良情绪,影响眼部治疗及术后恢复[5]。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对眼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成为热门。

眼睛较人体其他器官相对脆弱,容易受伤且不易恢复[6]。眼部受伤的患者由于视力障碍或在眼部留下疤痕等原因,严重影响到生活及工作等方面,因此心理变化起伏较大,通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手术质量及恢复状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为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本研究所采用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该方法是从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两个时间段着手,要求医护人员拿出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观察患者情绪及心理上的波动,通过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从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做到积极主动的接受和配合治疗,从而以乐观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通过本研究对84例眼部受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后,发现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波动较仅进行常规眼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平稳,且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产生少、消失快,其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速度也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眼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蔡雪萍,何明光.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现代医生,2013,51(10):109-111.

[2]刘婴,秦波,刘玉琦.心理护理在眼球穿通伤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6):1640-1642.

[3]林颖.心理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239-240.

[4]许生民,黄润芬.眼内容物剜除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543-544.

[5]邓艺萍,苏秋玲,郑月琼.眼外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3512.

[6]吴萍,刘占宏,韦艳.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2,33(6):684-685.

论文作者:杨婵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护理缓解眼外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