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文_刘晓燕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文_刘晓燕

上海政法学院 201207

摘 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产生的原因,即犯罪原因,是引起犯罪现象的一切因素。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罪因也是近年来热点关注的问题。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对于认识犯罪现象和预防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在犯罪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流派有关犯罪原因的理论,都可以直接适用于青少年犯罪。的确,青少年犯罪作为犯罪现象的类型之一,其产生原因的认识与研究不能脱离犯罪学的一般原因理论,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犯罪一般原因的认识之外。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由于心理和生理还未完全发育等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原因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一、个体因素

青少年年龄段是过渡年龄段,既是生命状态又是社会状态。这一年龄段的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不同步的。这种生理发育超前于心理发育的态势,体现了身心发展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一种危机,一种因个体生物冲动失去社会意识有效控制的危险性,而这种危险性的直接后果便是犯罪。由于青少年年龄的特殊性由此所形成的不同心理矛盾贯穿于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虽然这些矛盾跟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如果不能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可能成为推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青少年身心矛盾。其一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青少年在生理方面常常能量过剩,如果心理水平较低,因此不能充分对过剩的精力进行调节和控制,将会形成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其二控制力差与兴奋性高的矛盾。青少年内分泌旺盛,因此情绪兴奋、易冲动,但其大脑皮质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自我控制能力欠缺,易引发情景性和冲动性犯罪。其三道德观念不强和性机能成熟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慢慢成熟,实现性欲冲动与接触异性意识强烈,因此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矛盾突出。

2.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和自我意识的矛盾。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早期关注外界事物和自己的关系,青春期则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存在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一般理想的自我总是先进于现实的自我,两者不一致则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它表现为过低或过高的自我评价,因此将会导致自卑或自负两种心理缺陷。这些心理易引发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或过激行为。不能正确看待事物与心理扭曲的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青少年渴望独立所以形成逆反心理,这样会故意与家长老师的纪律、规定做对,离家出走、自杀、反社会和法律总是逆反心理的后果。好胜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如果恰当引导则会推动其奋发图强,如果错误引导则易引发意气和报复心理。为朋友两肋插刀、暴力行为都是好胜心理的典型。青少年对性存在尝试欲和好奇心,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一些青少年的性心理不断扭曲和强化,发现条件合适,少数青少年则丧失控制进行攻击性的性行为。

二、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相对应,是各种社会原因及其过程的集合。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任何不良方面都有可能会阻碍和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甚至会将青少年引至犯罪道路。社会化是社会学的概念,主要是人的社会化,即一个人习得社会的文化、增强自我的社会性、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推动社会发展,延续着社会和文化。所以,青少年犯罪最重要与最基本的是社会原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又是社会原因主要因素。

1.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与社会规则、培养自我社会角色的重要场所。但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学校对青少年的教化逐渐功利。主要表现为指导其办学的思想倾斜于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培养;缺少法制观念的灌输;心理素质教育不够;体罚教育;个别教师的素质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2.家庭教育的偏差。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地方,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家庭教育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分溺爱、娇宠;缺乏道德教育和感情沟通,忽视青少年心理教育;家庭环境不良。

3.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人不仅仅具有生物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社会性。青少年的成长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青少年起着负面作用;多渠道的文化污染;青少年保护、制约机制弱化等。

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不成功。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一定从源头上清除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和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尽可能消除消极影响,才能避免青少年社会化失败,最终使青少年顺利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允江 未成年人犯罪的内部动因与外在影响研究[J].东岳论丛, 2009,(2):143-146。

[2]韩庆龄 从社会化角度解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社会工作, 2012,(9):83-86。

[3]黄慰宏 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惩制[D].中山大学, 2005。

[4]武丰远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预防[J].学习论坛, 2003,(11):47-48。

论文作者:刘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文_刘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