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教学组织优化策略研究-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论文

社区教育教学组织优化策略研究
——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

马 赫,林海华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摘要: 文章通过对社区教育教学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社区教育出现了“一个矛盾”和“两个现象”,它们集中反映了社区教育发展到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课程组织、知识传授、学习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学组织的优化策略,得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九宫格”,从而完善了社区教育教学组织建设的内容,为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社区教育;园林美学;教学组织;课程体系

一、引言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终身教育的推进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区教育因其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内容繁复、教育目标宏观等特点,其教育方法和课程建设等内容一直处于摸索研究阶段,如何研究出符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教学组织建设体系,对于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社区教育属于自主性学习,而非义务教育或专业教育,社区教育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有独特的方式。当前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处于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中,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发生变化。

制度设计上的矛盾使国民党的执政方针亦徘徊于宪政民主与一党专政之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1939年9月与陈布雷的谈话中,提出:“目前国家对于大学教育方针须要确定,不能徘徊于统制与自由二者之间。”㉜1940年冬,竺可桢与王世杰又谈及此类话题:“余询雪艇以中国究向民主抑独裁方向进行,是否独党专政?雪艇谓,此点即蒋总裁本人亦不能得[答]。”㉝主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作为继承性创业者的蒋介石又无法从党义层面摆脱总理遗教的限制。

二、社区教育教学组织现状分析

我国的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原有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开始发展自己的社区教育。通过30多年的发展,社区教育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

(1)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类型单一

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现在大多以“吹拉弹唱”等艺术类课程为主,以及一些与生活常识相关联的专题型课程,相比学校教育,涉及课程类型比较单一。扩大社区教育成员规模,就需要了解更多社区成员的不同学习需求,丰富社区教育课程类型。

第五、神仙显灵帮助银精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张彭八兄弟在仙风山仓门底,创办炼银 “矿场”。某日,一群恩龟爬到工场,张彭八亲自动手,并喊大家快把恩龟送到恩龟溪放生,大家刚离开距矿洞300余米远处,矿场突然崩塌。众人失色无声,凝神相望,万幸躲此大劫,百感交集,朝天谢拜。为了报答神灵恩典,张彭八兄弟便在恩龟溪畔兴建“回水宫”一座,内有陈靖姑、神龟、福德正神等神像,以供虔诚朝拜、放生许愿。因此影响周边数县,许多善男信女送龟到恩龟溪放生。后来定农历三月初三日为“放生节”。

目前的社区教育仍以课程讲授为主,课程和课程之间并无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社区学员在接受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或者是呈“点”状的知识点和知识技能。如何使社区学员学习的多门课程由“点”至“线”,经过知识的衔接和联系,最终形成知识“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3)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基础课程

目前参加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成员只有固定的百人,成员比较固定,很难达到社区教育的目标,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热门课程的报名情况往往是“名额难求”,出现了社区成员熬夜排队报名的现象。出现这种小部分课程报名紧张和大部分学习成员局限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之前社区教育教学重心和教学组织的偏差。

(2)社区教育的课程之间缺少联系

近几年的社区教育旨在全国普及社区教育,所以社区教育目前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基础课程。目前的社区教育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为了实现不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必须向纵向继续延伸,将兴趣类课程向专业性知识进一步探索深入。

2.社区教育的教学形式

(1)社区教育参与成员比较局限

总之,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这是强调“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m_Server.Connect("opc.tcp://192.168.1.20:4840","APC","123456");//连接OPC UA服务器

(2)社区教育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沈从文自视甚高,很少激赏人。如此推崇周作人,是因为他与周作人都坚持以人为本的自由主义立场,更是因为周作人为人宽容、谦和,在平淡中至情尽礼、超然淡泊、节制内敛、与世无争,被崇拜陶渊明的京派诸人,包括沈从文,认为是“活着的陶渊明”。

园林美学是研究园林艺术作品审美规律的学科,园林美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结构,并且具有空间意识、注重空间审美关系,更尊尚心灵净化、自我超越为最高审美境界,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3.社区教育教学组织现状总结

总结以上分析,社区教育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和“两个现象”。“一个矛盾”主要是指社区教育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课程发展建设不平衡的矛盾。“两个现象”一是社区教育课程类型单一,大多为艺术类课程的现象;二是社区教育教学形式单一,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没有较大差异的现象。它们集中反映了社区教育发展到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将社区教育教学组织情况进行优化改进,从而完善社区教育组织构架,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社区教育教学组织优化策略——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

社区教育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一样,比较拘泥于教室这种教学地点和教材这类教学工具,学习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也局限于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于社区教育这种针对全体社区成员的学习。因此,构建灵活的教学方式,创新开拓多样的教学地点,发展便捷的学习方式,对发展社区教育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

教师是学生在课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适时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上课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愉悦课堂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目前为止,这些社区教育课程仍是以课程为中心进行讲授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并没有很好的有机联系。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形成完善的课程组织系统,将课程与课程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使社区居民学习系统完善的知识,从而避免知识碎片化、散点化。

社区成员参加绘画、插花艺术、装饰搭配等社区教育活动的人数占有总人数很大一部分的比例,通过学习插花、装饰,不仅可以使社区成员了解园林美学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提升社区成员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美的存在,更能满足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

1.课程建设系统化

目前社区教育还没有太多学员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大多数都以开设课程为主,这就导致每学期开设的课程种类比较类似,学习过的社区成员在新的学期必须选择新的课程,学员不清楚自己还应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学习的知识系统比较欠缺。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课程出发,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延伸的方法完善课程体系。横向向左为理性(Rational),横向向右为感性(Perceptual),纵向向上为宽广(Width),纵向向下为深入(Depth),这种方法可以简称为“RPWD”延伸法。不断以课程为延伸,建立社区教育课程“九宫格”作为培养社区成员的课程知识体系。

2.课程组织生活化

图1园林美学课程体系“九宫格”

园林美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向左理性更偏向于理工科课程,可以学习植物搭配相关内容,向右感性更偏向艺术,进一步学习绘画艺术。向上宽广可以拓展到旅游景观的欣赏美学,向下深入可以深入学习庭院景观的营造技巧。这样从四个方向对课程进行理性、感性、宽广、深入的学习研究,以课程为中心,拓宽知识面,使课程与课程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有助于社区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形成。

园林美学包含众多专业学科知识,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丰富的课程组织会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授。社区教育将课程讲授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导入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例如,将植物学、设计学等专业知识,通过日常生活的养花种菜进行传授;将生态学知识通过社区内的公园植物群落调研考察进行传授;将设计学、艺术学,同日常的参观展览进行结合,丰富的、生活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传统学校内的课堂讲授,转换为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3.专业知识大众化

社区教育的参与者仅有小部分学生对专业性有较强的需求,大多数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园林美学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例如前文提到家家户户都进行的花卉种植,社区成员之间都有不同的养花心得,可以通过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辅助教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将生活中的养花,放大到植物栽培、养护的专业知识上,将专业知识大众化,更有利于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专业素养。

4.学习方式多元化

不同类型的尾矿在粒度组成、力学强度、耐磨性、堆存稳定性和辐射强度等物理性质差别大,同时其有价矿物(元素)含量、有害矿物(元素)含量和利用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应该科学地对尾矿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级,为尾矿利用、保护或者处置提供依据。现阶段,还没有与尾矿分级分类相对应的标准。由于采选冶技术进步,早期未综合利用的尾矿可能具备再选的价值,而对于现阶段产生的有价矿物(元素)含量低于入选原矿品位的尾矿,在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对此制定相关的标准予以考虑。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学习方式同样需要与开放大学相匹配。创建多元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方便有效的进行教学工作,同时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知识的接收与传播。知识传播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同样可以是在某方面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或者是相关行业的负责人。学习地点也不局限于教室中,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也可以是展厅、公园等地点。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将教学过程深入到生活中的所有环节,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极大地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

四、结语

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离不开社区教育的发展,而社区教育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成就的。本文通过对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象的解读,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探讨社区教育课程组织建设优化策略,并且提出课程建设体系的“RPWD”方法和课程体系“九宫格”。旨在优化社区教育课程组织建设的基础上,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全面发展,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3、及时应对突发舆情。一是建立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卫生计生舆情应对处置各项工作制度,落实一把手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重大舆情专报制度。三是建立职能机构协作机制。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相关媒体的协作沟通,及时发现、应对和处置舆情,对恶意散布卫生计生不实言论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参考文献 :

[1]徐明怡.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20.

[2]张永.生活美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审美之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3]仲红俐,董农美.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流程构建[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2):5-9.

作者简介: 马赫(1990-),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城乡社区中开展农学类课程的教学需求与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IMRTVU-GSR 1808);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研究项目“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NJSY18178)

编辑/宋宇

标签:;  ;  ;  ;  ;  

社区教育教学组织优化策略研究-以园林美学课程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