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_粮食安全论文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粮食安全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

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如同粮食安全的定义一样,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的标准,人们在衡量粮食安全状况时所选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这种分歧源于各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性质、类型和严重程度上存在的差异。从根本上讲,一国粮食安全状况取决于该国粮食供求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但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环节的状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构成影响。粮食安全系统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指标来反映粮食安全的状况。

本研究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可比性原则。我们说一国粮食安全或不安全,总是相对于历史或别国而言,因此所选用的指标要便于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比较。二是资料可得性原则,即选择那些容易量化并可以获得样本资料的指标。三是突出重点的原则。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一一囊括进来,而只能根据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选择那些最能反映粮食安全特征的指标。根据上述三个原则并尽可能地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本研究选择了以下5 个指标用来衡量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①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②粮食自给率或粮食贸易依从度;③粮食库存水平;④人均粮食占有量;⑤低收入人口的粮食供应水平。

二、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

我们通过比较中国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在以下5 项指标方面的差异,进而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作出客观评价。〔1〕

1.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粮食供给能力及安全水平。但受气候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总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波动幅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安全水平。波动幅度可以用波动指数来表示,其数学形式为:

式中,Vi:粮食总产波动指数;

t:t年的实际粮食产量;

t:t年的趋势粮食产量,反映了粮食总产量随时间推移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它代表着Yt发展的基本方向。

式1反映了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的程度,显然,│Vi│越大, 说明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越远,稳定性就越差,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低;反之│Vi│越小,说明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的程度越小,稳定性就越高,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高。

为了简便起见,这里采用了简单趋势回归的方法,即将年份作为解释变量,粮食总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单因素直线回归,在求得回归系数后,便可以计算出各年相应的趋势产量。趋势产量的估计方程为:

Yt=c+a·time (式2 )

式中,time 为预测年度,c和a为待定系数。

运用1960—1996年中国粮食(谷物)总产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可以得到如下的回归结果:

Yt=-15494166+7948.0998·time (R[2]=0.98) (式3)

也就是说,中国谷物产量每年大约增产7948千吨。根据式1 及有关资料,中国谷物总产量的波动指数一般保持在±6%的范围内,37 年中波动指数超过±6%的年份只有7年。最大增产波动值为31139千吨, 波动指数为11.33%,发生在1984年;最大减产波动值为-20333千吨, 波动指数为-9.27%,发生在1977年。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其它国家的粮食波动情况。这里我们选择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前苏联、日本、印度7 个主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以及世界平均水平作为研究和比较的对象。根据式2 及相关的样本资料,在过去的37年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粮食产量波动是非常剧烈的,波动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56%、6.69%和9.81%,最大波动指数(绝对值)分别达到30%、44%和54%。法国、日本和前苏联的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虽小于上述三国,但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亚洲大国印度的粮食产量波动幅度是比较低的,除个别年份外,其波动指数均在±10%以内。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不仅远远低于上述各国,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低的。其中的原因,一是中国地域辽阔,且各地自然条件迥异,一方欠产往往能为另一方丰产所弥补,二是长期以来中国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大量投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自然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因此从这个方面讲,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是非常高的。

2.粮食自给率。粮食自给率表示一国粮食生产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与此类似的另一个指标是粮食贸易依从度。一国粮食自给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在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禀赋条件。除此之外,交通运输条件、国家工业化水平、贸易环境等都对一国的粮食自给率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讲,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也就是说,一国的粮食自给率越高(或贸易依从度越低),风险程度就越低,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粮食消费的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各国对保持怎样的粮食自给率往往十分谨慎,这种谨慎态度除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外,还因为保持一定的自给率往往需要付出相应的政策成本或代价。因为单从经济的角度讲,部分或全部进口所需要的粮食,可能比自己生产更加有利。各国决策者需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在粮食安全的效益与成本之间作出某种权衡。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对接受怎样的粮食自给率并没有统一的认同标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自给率大于95%表明一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或者说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只要自给率大于90%,即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对于那些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来说,要实现粮食自给的目标,尤其是追求100%的粮食自给目标,会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 因此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表1给出60 年代以来主要国家粮食(谷物)自给率水平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1960-1996年间,如果不考虑效果成本、 购买力以及其它阻碍粮食流通的风险因素,全球谷物产量将正好满足消费的需求。

相对来讲,北美、澳洲以及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自给率远远高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1996年,美、加、澳、法四国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68%以上,因此从粮食自给率的角度看,这些国家已不存在粮食安全的问题。

表1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粮食自给率单位%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990-1996年 平均

中国97.35101.8095.32 99.29 98.37

美国123.91

145.88147.33135.27 138.32

加拿大 173.03

166.38193.13189.13 179.69

法国163.07

153.11188.92192.67 163.07

澳大利亚280.36

308.75333.75262.01 298.85

前苏联 104.0293.27 83.04 —— 94.60

日本 63.4238.32 29.3227.13 40.53

印度 93.0297.25 99.95101.39 97.62

世界100.26

100.64 99.9099.81 100.18

注:前苏联数据时间跨度为1960-1986年。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资料计算得出。

在1969-1986年间,前苏联的粮食自给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且在年度间变化很大。至80年代中期,前苏联粮食自给率已下降到85%左右。

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以及农业资源紧缺,粮食自给率大多都比较低。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但其粮食自给率却很低。在过去的37年间,日本粮食产量由1589万吨下降到985 万吨,粮食自给率由77%下降到目前的27%,下降了50个百分点。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以及粮食生产成本过高是日本粮食自给率如此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日本经济起飞时期, 世界粮食市场供大于求(1972—1974年除外),日本借助于冷战时期与西方建立起来的良好的政治和贸易关系;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粮食。目前日本每年从国外进口约2800万吨粮食。日本进口的粮食主要是饲料(玉米)和小麦,而其最重要的口粮——稻谷却一直自给自余。出于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由于农协的政治压力,日本一直对大米进口采取高关税或非关税限制,即使在本国大米价格是国际市场的5—8倍时也在所不惜。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过程中,尽管面对着美国和欧共体的强大压力,但日本只许诺在2002年前开放5%的大米市场。

印度是亚洲主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耕地和水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印度的粮食产量由6867万吨(1960年)增加到100 49万吨(1996年),粮食自给率由93%提高到102%。但印度的粮食自给率是与较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低层次粮食消费结构相对应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印度粮食安全的基础仍然是十分脆弱的。

6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略有提高,但变化幅度不大(尽管在此期间粮食总产增长了2.7倍), 这主要是因为粮食消费保持了与粮食产量同样的增长速度。中国目前的粮食自给率约为99%左右,这一水平虽低于欧美主要粮食生产国,但高于邻国日本和前苏联。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粮食自给水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较高的粮食安全水平。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过去37年间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今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粮食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不可以与60年代同日而语。因此提高粮食自给率只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相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样的粮食自给率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粮食安全水平。

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未来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变化趋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粮食自给率在90年代初达到顶峰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994—1995年间,中国年均粮食自给率只有95.5%,比最高年份的1990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1996年恢复到98%,但仍然低于60 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对中国粮食供求关系的预测结果,一直到2005年, 中国都保持着较高的粮食自给水平,但在2005年以后,随着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粮食缺口将明显扩大,到2010年,粮食自给率将下降到93%。自给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粮食安全水平的下降。如果考虑到开放国内市场后国外粮食的冲击(中国加入WTO 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开放部分国内农产品市场是必然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可能会更低。

3.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可以从上一年度收获的作物中得到(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也称作“结转储备量”。 粮食储备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致于FAO通常直接用粮食储备水平来衡量全球或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甚至认为:“从狭义上来说,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的库存和有关建立及使用库存的种种安排,其目的是作为粮食歉收和粮食进口供应时的一种保护手段。”FAO在70年代曾提出一个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 即世界谷物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多年来,FAO 一直号召各国政府采纳这一最低安全储备政策。

日本作为主要的粮食消费国,其粮食库存远远高于17—18%的最低安全储备水平。1996年日本的谷物库存可以维持国内消费215天, 而中国谷物库存只够消费74天。在对60年代以来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日本的粮食库存与粮食自给率成高度负相关,也就是说,随着粮食自给率的不断下降,粮食储备率在不断上升。这种高储备率反映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较为宽松的粮食安全状况。

相比较而言,印度的粮食库存水平较低。60年代,印度曾发生过严重的饥荒,之后粮食产量和库存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一度粮食储备率曾达到20%(1986年)。进入90年代以后,印度谷物产量增长了1100万吨, 而库存量却没有增加,在个别年份甚至还有所下降。1996年印度的储备率为15.6%,仅能维持57天的消费,低于FAO的最低安全标准。但印度气候条件较好,年度间粮食波动指数较低(1990—1996年间仅为2.5%),因此相对于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讲, 印度粮食安全对储备水平的要求较低。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国,也是主要的粮食储备国。对于这些国家来讲,粮食库存水平的变化已不可能对本国的食品消费构成威胁,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以及粮食安全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主要粮食生产国的粮食库存水平都有所下降。80年代上述四国谷物库存量占全球库存总量的41.4%,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重下降为25.8%。同期美国粮食库存下降得更为显著,1985年美国粮食库存为18128万吨,储备率为90%,占全球库存总量的41.7%; 到1995年,美国粮食库存下降为2550万吨,储备率为11.9%,占全球库存总量的10.4%。造成粮食库存下降的原因,一是进入90年代以来恶劣的气候几乎使得所有主要粮食生产国同时减产,为维持日常的粮食消费不得不大量动用库存;二是欧美发达国家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都先后缩减了后备储备规模,并削减了对粮食生产和出口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库存水平。

在过去的37年间,中国的粮食储备水平稳步提高。1960年中国粮食储备率仅为8.31%,70年代出于“备战、备荒”的考虑,粮食储备率一度曾达到40%以上;80年代以后,储备率有所下降,目前约为20%左右。按照FAO的标准,这一储备率已超过了最低安全储备水平。然而FAO关于17—18%的最低安全储备的结论是在一定的假设或限制条件下成立的。这些条件包括:①在粮食歉收时,不论储备放在何处,都能够完全地调动和容易得到,而不管谁掌握这些储备。②17—18%的最低储备水平仅仅防备一次严重的粮食歉收,而不考虑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发生的紧急情况,也不考虑连续若干年积累而成的即使不严重的粮食短缺。③在估计安全储备水平时,已考虑到小麦、大米和粗粮三种谷物之间某种替代的可能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条件并不完全成立。其中最主要的是储备制度不健全,受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制约(主要是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之间的利益摩擦)以及库存布局不合理、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储备粮很难做到“完全的调动和容易得到”,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擅自动用中央专储粮或伪造报表、欺骗上级以至发生亏库的现象。这一点决定了我们粮食储备制度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仅仅达到FAO的标准,并不一定能实现粮食安全。

4.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很显然,人均粮食占有量越高,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高。表2反映了主要国家的人均谷物占有量水平。自80年代中期以来, 全球平均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处于下降趋势。在1985—1996年间,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了32公斤。因此从整体情况看,世界粮食安全状况在近10年间有所恶化。美、加、法、澳以及前苏联等国因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这些国家来讲,根本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使在大灾之年,本国粮食消费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前苏联在如此高的粮食占有水平下还进口相当数量的粮食,主要是因为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低效率和惊人的浪费所致。

表2 主要国家或地区人均谷物占有量(1992—1994年平均值) 单位:公斤

中国 美国 加拿大 法国 澳大利亚 前苏联 日本

印度

世界平均

占有量 344

1252

1368985 748 640121

231 348

注:中国数字为1995年实际值,前苏联数字为1989-1991年平均值。

资料来源:中国数字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其它国家根据FAO 数据库资料计算得出。

亚洲国家除泰国外,人均粮食占有量都比较低。日本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121公斤,位于最低的国家之列, 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粮食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为解决粮食供应上的后顾之忧,日本人在确保大米自给的情况下,与主要粮食生产国(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建立了长期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贸易协约,每年不管丰歉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并且保持了相当数量的粮食库存,从而将其粮食体系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印度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印度人日常膳食中较低谷物消费和过于悬殊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粮食的需求。因此即使在这样低的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下,印度仍然保持了粮食自给。从70年代中期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印度基本上没有净进口粮食。不仅如此,印度在80年代以来每年还出口一定数量的大米、肉类和蔬菜。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远低于美、加、澳、法等国,但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人均粮食(谷物)占有量增加了近一半,到1995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把薯类和豆类包括进去,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粮食安全的状况。但从长远看,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发展趋势是不容乐观的。在1984—1996年的13年间,由于粮食总产量保持了与人口同样的增长速度,中国人均粮食(包括薯类和豆类)占有量几乎没有任何提高(约为390公斤),在有些年份甚至还有所下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目前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将难以满足需要。根据笔者的预测结果,到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将分别达到401 公斤、408公斤和404公斤,只比1996年增加10—18公斤。而根据国际经验,人均400公斤占有量(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大约折算为355公斤谷物和45公斤其它粮食作物)仍然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进入下个世纪后,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是比较严峻的。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这里我们主要用低收入阶层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分析的依据,因为贫困与饥饿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从总体上看,低收入阶层是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群体。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估计,发展中国家生活在官方确定的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人口(即城市低收入阶层)占其城市人口总数的27.7%(在农村,这一比例会更高),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为41.6%,亚洲为23%,拉美为26.5%,中东和北非为34.2%。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贫困问题并没有因此而相对缓解,反而日趋恶化,贫困人口越来越多。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已从27个增加到48个,贫困人口(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以每年约2500万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全世界最贫困的人口有13亿之多,其中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大约有8.41亿。与此相反,中国在80年代以来,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大面积、大幅度地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近3/4的贫困人口,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已经由70年代末的1/4下降到目标的1/20。

尽管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低收入阶层绝对数仍然是相当大的,这部分人口的生活尤其是食品得不到保障,将会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94年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用7年左右的时间, 基本解决当时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现在看来,要如期完成这一任务,难度是相当大的。在1993—1995年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500万,平均每年减少500万,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00 年尚有 4000 万农村贫困人口不能解决温饱。如果加上城镇贫困人口,届时中国仍将有至少4500万人不得温饱。目前剩下的5800多万贫困人口,很大一部分处于极端贫困状态,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地方病高发区等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甚至缺乏基本生产和生存条件的地区。解决这部分人口温饱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了中国和有关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粮食产量波动指数,还是从自给率、储备率、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看,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都是比较高的。粮食安全状况的改善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并不能因此说,中国已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了。对中长期粮食供求关系的预测结果表明,在农业技术进步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将趋缓,而需求量受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将呈刚性增长趋势,未来粮食自给率下降、外贸依从度提高以及人均占有量增长缓慢,预示着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下降。客观地评价中国粮食安全状态并及早采取措施,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粮食问题的演进和变化趋势,从而为下个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粮食安全系数:对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整体判断

以上指标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然而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讲,粮食体系在各个方面或环节上的风险状况并不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粮食体系总是存在着相对不安全的环节或因素,它可能在某些环节上表现出很高的安全性,而在另外一些环节上表现出较低的安全性。粮食体系不同环节上安全状况的不一致性,使我们很难对某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状况作出整体上的判断。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引入了粮食安全系数这个综合指标。

粮食安全系数(λ)是对一个国家的各项粮食安全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后得到的综合评分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水平。在计算各国的λ值之前,我们先作了如下的假定:

(1)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系数可以由粮食产量波动指数、 粮食库存量、粮食自给率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这四项指标进行完全的解释。

(2)以上四项指标对λ的解释度或曰贡献率是等同的, 即它们的权重是相同的。据此假设,有∑λ[,ij],其中λ[,ij]为第i个国家j项指标的取值。

(3)0≤λ≤1。λ越接近1,表示安全水平越高;λ越接近0, 表示不安全水平越高。λ=1,表示粮食体系处于绝对安全状态;λ=0表示粮食体系处于绝对不安全状态。

不可否认,上述三项假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但任何计量方法都只是在一定的假设下成立的,因此准确性只能相对而言。不管怎样讲,这一方法使我们有可能对各国粮食安全的整体状况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即使这种评价结果是粗线条的)。

以世界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我们给出粮食安全系数在四项指标上的分值表(表3)。根据各个国家四项指标的实际值, 我们计算出各国的粮食安全系数(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粮食安全整体水平居全球首位, 其次是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处于同一水平上。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低于上述四国,但高于日本、印度和前苏联,并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一评价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和其它各国粮食安全的整体状况。

表3 粮食安全系数取值表

取值波动指数 自给率储备率人均占有量

1

≤1.00 100≤ 50≤

1000≤

0.9 1.00-3.00100-9550-40 1000-800

0.8 3.00-5.0095-90 40-30 800-600

0.7 5.00-7.0090-80 30-20 600-400

0.6 7.00-9.0080-70 20-17 400-350

0.5 9.00-11.00

70-60 17-14 350-300

0.4 11.00-13.00 60-50 14-11 300-250

0.3 13.00-15.00 50-40 11-8

250-200

0.2 15.00-17.00 40-30 8-5200-150

0.1 17.00-19.00 30-20 5-2150-100

0 19≤ ≤20 ≤2 ≤100

注:波动指数取绝对值。

表4 各国粮食安全系数

国家 波动指数 自给率 储备率 人均占有量 综合得分

中国0.9 0.9 0.7 0.50.75

美国0.6 1.0 0.7 1.00.83

加拿大 0.7 1.0 1.0 1.00.93

法国0.8 1.0 0.7 0.90.85

澳大利亚0.5 1.0 1.0 0.80.83

前苏联 0.7 0.7 0.3 0.80.63

日本0.8 0.1 1.0 0.10.50

印度0.8 1.0 0.4 0.30.63

世界0.9 0.9 0.5 0.50.70

注:波动指数取1960-1996年均值,人均占有量取自表2,3, 其它两项指标取1990-1996年均值。

注释:

〔1〕在没有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文“粮食”仅指谷物, 而不包括薯类和豆类,这主要是考虑到国与国之间的可比性。

标签:;  ;  ;  ;  ;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