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严星

建筑工程招标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严星

江苏四维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自从我国颁布实施有关建筑工程市场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行为也得到了明显的规范。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的招标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解决这些建筑招标中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招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工程招投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及缺陷,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招标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它应当给各方主体追求效率的空间,但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应有更严厉的规章,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弹性空间。同时,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公开招投标各种相关配套措施还不规范,存在不少漏洞和难以操作的地方,给投机取巧者造成机会,没有专业的建设工程经济法庭和司法队伍,建设工程合同的权力得不到法律的完全保障。

1.2 招标中的资格预审条件存在不公平

当前建设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公开招标的项目可能会有很多家投标人,招标人为了减少评审过程的工作量,通常会采用资格预审制度,招标人通过审查投标人企业的资质等级、业绩成果、财务状况等一些情况来筛选申请人。满足条件的就能够进入工程技术、商务标的竞争。不满足条件的就提前淘汰。但是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招标人对于资格预审条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使其他潜在的投标人被排除在外,例如一些简单的小工程,但要求项目经理的资质较高且附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件,使得满足资格预审条件的投标人范围变小,有—定的针对性。

1.3 招标市场诚信尚显薄弱

由于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弄虚作假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作者认为,托有形建筑市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对投标人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审核,以杜绝投标人弄虚作假的行为。但由于政府招标投标监管的滞后,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监管平台尚未建立,也给了弄虚作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1.4 评标工作不健全

在实际运作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功能。有些评标专家的业务能力、知识面满足不了多专业结构的要求;就评标质量而言,主要依靠评标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道德约束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目前复杂环境下,道德约束往往显得无力,例如出现个别评委打“人情分”或评分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此外对大部分项目而言,代理机构从压缩招标成本考虑,评标时间仅仅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求评标专家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不现实,往往仅是履行法律上的程序而已,同时对评标的评分结果公开性不够,不利于投标人提高竞标水平。

1.5 专家评标时间不充足,不能满足基本规定要求

对于招标评标的全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标书文件规定进行,在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也有明确规定,对于评标工作要严谨细致对待。但在常见对于一般的评标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因工程项目的大小不同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一般中小型评标过程要占用l天以内的时间,而大型的工程项目则会占用到2天左右。但这些时间的大致限定对于实际的工作内容而言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的评标工作,对与评标过程的科学有效的严谨性是很难把握的。众所周知,在投标文件中会设计到相关工程项日的施工组织设计。而这就占用了一大项,对于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都是要求要做到优胜劣汰的,而很短时间是不可能将这些细部的施工技术有很深的研究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评标工作公平公正的原则。

2 完善招标管理的策略

2.1 给市场竞争减压

建筑工程市场是一种垄断竞争,存在着很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过度的市场竞争就会引起市场秩序的紊乱。招标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虚假招标或者是规避招标的手段,工程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互相倾轧,压价,阻碍了整个行业的顺利发展。解决这种因过度竞争引起市场混乱情况比较好的方法是使产业尽可能集中,适度的增加垄断。这种方法是有据可依的,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在战争结束后,就根据实际国情,采取了这一方法,达到了抑制市场过度竞争的良好效果。我国也针对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鼓励大型企业的发展,提高注册标准,限制一级企业存在的数量,减小市场的竞争。

2.2 减少行政对招标的干预

行政干预在招标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需要减少行政对招标的影响。行政部门需要遵循不违法干涉的原则,让招标单位拟定的细则顺利通过。为了达到目的,采取的对策有,加大对招标过程的监督力度,让行政部门有所顾忌,不过度的干涉招标活动。确立备案制度,对投标人资格预审以及评分细则进行备案,让监管部门调查违法乱纪行为有资料可以查询。这样可以增加招标单位的自主选择性,选出最适合最优秀的施工单位来进行项目的建设。同时使市场竞争压力下降,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招标大环境,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促使施工企业凭借自身真正的实力,信誉,高超的技术水平,雄厚的资金背景等,去获得招标单位的认可。通过这样公平公正的竞争,施工企业获得应得的施工项目,增加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在市场上的份额,努力实现本企业的长久发展。

2.3 完善招标制度

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保证招标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法律性,是避免在招标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最有力的保障。我国招标法的制定与实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与违法交易。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多,我国的招标制度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发展状态。招标法律的内容已经很完善,但是相应的法规还不是很完善,需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法规体系,同时增加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全国统一的招标监管制度尤为重要,只有着这样,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对招标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招标信息查询系统和违法乱纪公示系统,以及征信机制,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招标单位把招标信息进行全国公示,有利于保证公平与公正,政府把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公示,可以给其他人一个警醒,杜绝同样行为的发生。还有针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要给与严惩,在我国的招标法中,对于上述虚假招标行为,只有一个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说明该如何惩罚,导致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没有确切的依据,况且只要当事人拒不承认,监管人员就很难强制取证。所以要完善这一方面的法规,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明确化,惩罚手段量化,以减少某些人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减少这种虚假行为在招标活动中的蔓延,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

2.4 增加评标的科学性

在进行评标的时候,招标单位需要考虑工程完成的日期,质量,以及投入资金的多少,三者有机结合,不能一味的追求低报价,不顾工程质量,也不能只追求工程的质量与施工的速度,而忽略工程造价。评标专家需要熟知招标法的内容,并严格按照招标法的内容进行评标工作,选择出素质高,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施工队伍。除了这一方面,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体系,来保证评标的结果。

3 结语

工程招投标工作虽然只是工程建设一部分组成,但是却关系到整个工程顺利完成。我国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始时间较晚,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是提高我国工程招投标工作水平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段春燕.建筑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

[2]陈希珍.着重探讨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2).

[3]张建华.我国建设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

论文作者:严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招标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严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