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吕颖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异常中的一种,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不仅会出现轻微的头晕、失眠、乏力,严重的可出现昏厥[1]。心脏作为人体的发电机,其出现的异常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生活。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本文结合我院的相关资料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73岁,平均年龄为(63.5±4.3)岁;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62.8±4.7)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3周内没有服用过其他抗心律药物,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西药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阿托品,一次 0.3—0.6mg,一日 3次;异丙肾上腺素,Ⅱ度者采用舌下含片,每次10mg,每4小时1次,Ⅲ度者、心率低于40次/min时,可用0.5—1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300ml缓慢静滴;肠溶阿司匹林,每次25mg,每天三次,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类型,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连续治疗4周。

中药治疗:采用我院自拟的中草药,其基本药物包括红参10g、桂枝15g、麻黄15g、细辛5g、三七10g、附子10g、黄芪30g五味子10g、半夏10g、茯苓15g、麦冬10g以及郁金10g等。将以上药物用水煎服后,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的恢复情况,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经过心电图检查,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逐渐的恢复至正常的心率;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经过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率有了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率改变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施分析和处理,治疗效果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经过比较后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综合比较分析[n(%)]

3、讨论

心律失常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房内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等均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因为具体疾病的不同在临床上有多种临床表现,比如心绞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头晕乏力等,这些临床表现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

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过程中肠溶阿司匹林、阿托品以及异丙肾上腺素均属于常用的治疗药物。通过这些药物主要是保证患者心肌供氧平衡,抑制血小板凝聚,从而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逐渐恢复心率。

缓慢性心率失常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悸”范畴,中医学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在于心气亏虚、血脉瘀阻[3]。故在治疗中应采用活血化瘀、益气通脉的药物实施治疗。而上文中采用的药物均可发挥益气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4]。

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以80.0%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4.0%的治疗总有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缓慢性心率失常,但是治疗不彻底,采用中医治疗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加强治疗效果,从而彻底的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所以其治疗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丁邦晗,王大伟,李俊.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紧急处理策略[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3(5): 94-96.

[2] 胡钟竞,刘红梅,张泉. 心律失常与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5): 282-284.

[3] 李英,惠朋利.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5): 25-26, 27.

[4] 贺丽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50例及综合护理[J]. 中国药业. 2013, 22(21): 92-94.

论文作者:吕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吕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