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道论文,路与论文,资本主义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04)11-0020-04
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全面分析中西差异
诚然,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国经济实力强,人均GDP比我国多。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认识两种不同道路的实质?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系统的分析。
第一,历史进程不同。基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以中国为例,古代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经合组织专家估算,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37%),后来由于封建制度的羁绊和闭关锁国的禁锢,先进生产力未得到发展,尤其是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阻碍了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导致中国落后了一二百年。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多则近400年,少则200年。那时它们的社会制度是先进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我们可以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历史数据做一个鲜明对比(见图1)。
图1 1820年—1950年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总量增长倍数比较
注:此间,各国年均增长速度为:中国0.04%,美国3.73%,英国1.78%,法国1.35%,德国1.99%,意大利1.54%,日本1.53%。
资料来源:根据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The World Economy:Historical Statistics(2003)》计算。
图1中的数据表明,正是在中国100多年经济停滞时期,西方列强取得了飞速发展,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应当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历史特点及其作用。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着世界上其他国家。西方各国无一不是靠剥削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其原始积累过程十分残酷,可谓一部血与火的历史。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过去它的殖民地大约是它的国土的111倍,还有一些半殖民地(包括中国、土耳其等),其经济来源一大半来自国外。法国的殖民地仅次于英国。日本则是靠侵略掠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成了东亚的暴发户,中国的台湾、东北以及后来的大部分国土,还有朝鲜等,是它掠夺财富的主要来源。美国把拉丁美洲当做它的“后院”,现在则利用技术、经济、军事等绝对优势在全世界攫取超额利润,实行新殖民主义,估计来自国外的收入占其财富总量的一半左右。西方国家富起来正是被压迫民族贫穷的根源。发达国家60%~80%的工业原料来自发展中国家,每年从国外获得超额利润约5000亿美元以上,远远超出其在国内获得的利益。而近代的中国则是受侵略、受剥削的国家,现在和将来也不会掠夺外国的财富,仅以平等交换利用外国资源。
第三,西方发动了无数非正义的战争。翻开历史,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无不对外发起侵略战争。仅日本利用甲午海战就让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八国联军从中国掠夺4亿两白银(《辛丑条约》)。上一世纪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了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美国在南北战争(1861~1864)结束后,国内没有打过仗,却对外多次发动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它都发了战争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局部战争都是美国发动的(如侵朝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它通过发动战争大肆掠夺、圈占世界资源。而社会主义中国则永远不称霸,不去侵略别国。就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搞霸权就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不会走它们的老路,而要坚持和平崛起。
第四,西方实行的是剥削制度,两极分化严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保证的是少数人发财,而我国的目标是共同富裕。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03年的报告指出,美国贫富差距之大为近70年来之最。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富有的人,所占有的财富超过占人口总数40%的贫困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总和,富人拥有的财富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从1979年的7.5%上升到2000年的15.5%。近3年中最富有的人口与最贫穷的人口之间的财富差距扩大了70%。其次,贫困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再次,无家可归者人数继续攀升。据美国全国无家可归和贫困法律中心公布的材料,2002年,美国有300多万人无家可归。而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上述四个方面的对比说明,西方发达国家比现在的中国富裕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国的贫困正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剥削的结果。现在的西方国家内外矛盾交织,同社会主义中国有着根本的区别。况且,它们的富裕还有一个特殊条件,我们以两个“暴发户”美、日两国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美国本是一个移民国家,仅有200多年历史,是19世纪末以来世界上最大的“暴发户”。它发展的特殊条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第一,它在广袤的“处女地”上移植来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不但没有任何历史包袱,而且拥有特别丰富的资源。第二,它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借远离欧洲大陆而强国无暇过问它的历史机会,实行“孤立”主义(不让别国干预),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它的领土是用100多年时间逐步扩大形成的,从18世纪末以来,其领土扩大了10倍。第四,它在100多年前利用地缘优势打败西班牙,把拉丁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充分利用那里的资源。第五,它利用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发了横财(均未在其本土打过仗),在“二战”后一下子成为霸权国家和西方帝国主义集团的首领,利用经济优势建立了“美元帝国”,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左右着世界经济。第六,它在“冷战”结束之后又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进一步插手各国事务,更加肆无忌惮地充当“世界宪兵”,抢占优质资源,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进行不等价交换,攫取超额利润。第七,它广罗人才,千方百计地把全世界的精英集中于美国(就人才战略讲,我们应当学习这个长处),占据了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们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做这样的判断: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以资本输出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以技术输出为主,以美国为中心千方百计垄断技术,并配合其他手段到处实行“技术殖民主义”政策。这就是美国成为20世纪暴发户的主要秘诀。单就历史机遇和可利用的多种因素及办法来说,都是我们无法获得和不能效法的。
日本本来也是落后的国家,但19世纪末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暴发户”。它除了国内进行改革(明治维新)以外,外部则靠侵略别国发展自己,受害最大的是中国、朝鲜、韩国等。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怎么能在受到严重破坏(包括爆炸两颗原子弹)后又重新成为第二经济强国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冷战”中受到美国大力扶持,有人称之为“冷战畸形儿”。战后不久,美国为了牵制、包围、扼杀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日本由严加控制到放手扶持,竭力把它变为“亚洲的工厂”:一是保留了850家军需工厂(朝鲜战争中作为直接的后方基地),直接输入巨额资金。据统计,1949年~1970年外国输往日本的资本达139亿美元。二是给予日本国际贸易优惠政策,包括供给丰富的能源(进口大量石油)和矿产资源,向日本开放市场,1950年~1980年日本出口量由10亿美元上升到1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1/4,到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出口对美国的依存度在50%以上。三是技术向日本放开,使它得到大量的先进技术,发展先进工业。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所以,战后几十年日本形成一个“冷战式经济结构”(引自陈晓律等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正因为这样,冷战结束后的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立刻出现萧条之势。以历年GDP增长速度作为佐证:
表1 1950年~1999年中日GDP年度估计值及倍数变化
(按平价购买力计算,亿1990年国际元)
┌─────┬────┬─────┬──────┬──────┬─────┐
│ │ 1950 │1970 │1980│1990│ 1999│
├─────┼────┼─────┼──────┼──────┼─────┤
│ 中 国 │2399.03 │ 6409.49 │ 10467.81 │ 21094.00 │40825.13 │
├─────┼────┼─────┼──────┼──────┼─────┤
│ 日 本 │1609.66 │10136.02 │15684.57│23211.53│25893.20 │
├─────┼────┼─────┼──────┼──────┼─────┤
│中国/日本 │ 1.49 │0.63 │0.67│0.91│1.58 │
└─────┴────┴─────┴──────┴──────┴─────┘
资料来源:根据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The World Economy:Historical Statistics(2003)》计算。
图2 1950年—1999年中日GDP年均增长率(%)
(按平价购买力计算)
资料来源:同上。
数据表明,在冷战的40年(1950~1990)中,日本年均经济增长高达6.89%,而20世纪70年代后则是递减的,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冷战式经济结构”失去活力,经济泡沫破灭,经济增速一下于下降到1.2%(有的年份为负增长)。而中国在此期间由于自己内部的原因(体制和决策问题,教训很多),也不能有日本那样的外部支持,所以前30年比日本的发展速度慢,差距拉开。但总趋势是递增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一路高歌猛进,按中国的统计:1978年~2003年年均增长速度达9.4%。这是日本不可比拟的。鉴此分析,我们便可以识别中日不同道路的优劣了。
中西存在的不同问题和基本特征的比较
有些人看到中国现在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就忧虑起来,以为西方是“极乐世界”。这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表面上看问题,实际上还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应当作具体分析。
的确,我国目前尚有很多问题。但如果具体分析,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历史形成的,如人口众多,在全世界数第一,这就是分母。我国GDP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六(按购买力计算为第二),但是被13亿一除就远远落在后面了。再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人口占70%,而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这是长期自然经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遗产”,不是短期内可以克服的,我们现在正在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第二类是自然成本高,这也是客观形成的。中国地域辽阔,在世界上数第三,但是同美国相比,自然条件比较差,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据有关专家估计,在同一个发展时期,我们付出的自然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比如西部地区十分辽阔,但多数地区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相当恶劣,这对于我们改造自然、进行资源开发造成很多西方国家所没有的困难,但是我们并不回避,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第三类是世界政治环境造成的。最大的问题是西方敌对势力并不喜欢中国强大起来,首先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事实上,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变成它们的附庸,连独立也难以实现);其次是它们不愿意中国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越落后对它们越有利。所以,它们不断对中国加以颠覆、渗透、西化、分化,构筑由地中海、中东到南亚、东南亚、东亚的弧形包围圈,尤其是利用台湾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牵制中国的力量,阻挠中国的和平统一。一方面干扰中国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大肆兜售军火,并用军事威慑与和平演变两手软硬兼施。这就迫使我国增加国防开支和安全成本,随时提防和应对它们的种种敌对行为。这一点是我们与美国及其随从国家所不同的,现在的很多问题也与此有关(特别是稳定和安全问题)。同时,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第四类是一段时期内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腐败现象、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社会治安中的新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人民内部矛盾等,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中都出现过的问题。由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所以大局还是稳定的。第五类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决策上的某些失误,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矛盾十分复杂,我们的政策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包括一手硬、一手软),同时也引发种种社会矛盾。对此,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以解决。我们的基本方针就是依靠发展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
那么,西方是否就没有问题呢?绝对不是。恰恰相反,可以说问题成堆。最难过的要算头号强国美国了。有人说,现在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小布什。他在世界上到处插手,到处挨骂,形象越来越坏,连美国的盟友都替他发愁。伊拉克战争使他陷入困境,美军死亡超过千人。由于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形成巨大的财政赤字,引起美国人群起而攻之。欧洲盟友并不完全按他的指挥棒行事,经常给他出难题。特别是恐怖主义以美国为主要靶子,“9·11”事件成为美国100多年来最大的创伤,现在仍处在风声鹤唳之中。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贫富差距扩大,罢工不断,种族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即使标榜为最民主的国家,其腐败现象和财政丑闻不断发生。
有的人崇拜美国的民主,实际上不知道它的阶级底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历届总统、副总统及其政府和国会重要成员的背后无不存在垄断财团的支持,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巨富家族的成员。穷人要想当上总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有人说,美国的所有制已经变了,拥有股票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成了资本家。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或资本财团手中,大多数股民只是持有很少股票的小股东。以美国为例,10%的富裕家庭拥有全部股票的89.3%、债券的90.3%,而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职工拥有的股票仅占1‰。在股份制的实际运行中,只有大股东才真正享有参与企业管理和重大决策的权力。
邓小平说过:“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善于学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优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西方的成功经验。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需要借鉴一切市场经济国家各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决不能照搬它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既不能使中国摆脱民族压迫,也不能实现民富国强。从本质上说,我们遇到的问题与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根本不同,我们完全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而它们则是另一回事。同时,还应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恩赐给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现代化,苏东剧变后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一点。而“华盛顿共识”给发展中国家所开的新自由主义药方和美国“民主模式”并没有使它们富裕起来,反而陷入新殖民主义的圈套。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崇西”、“效西”、“求西”的意识是要不得的,恐西更是错误的。过去毛泽东所说的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并不过时,只是我们追求的是和平共处、各取所长,更要讲究外交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从现状上看,中国和西方还有不小的差距。问题在于我们今后能否赶上或超过它们,这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种优势形成的合力,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以跨越式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赶上去。这是认识两种制度优劣的关键。我们先来看一看经合组织首席专家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供的一组数据:
表2 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15)
1700
1820
1900
1950
2001
2015
人口(百万)
中国 138381400 547
1275
1387
美国
1 10 76 152285323
世界 603
1042
15642521
6149
7154
中国占世界比重(%) 23 37 26 22 21 19
GDP(10亿1990年国际元)
中国 83229218 240
4570 11463
美国 0.5 13312 1456
7966 11426
世界 371696
1973 5326 37148 57947
美国占世界比重(%)0.013 0.19
15.827.38 21.44 19.71
中国占世界比重(%) 22 33 115 12 2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600 600545 439
3583
8265
美国5271257
4091 9561 27948 35420
世界615 668
1262 2110
6041
7154
中国/世界(世界=1)0.980.90
0.43 0.21
0.59
1.16
资料来源;1706年~2001年的数据来自The World Economy:Historcal Staistics,OECD,2003;2001年~2015年的预测数据来自Development is Back,OECD, 2002。
根据这个数据,中国的三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增长率为:封建社会末期(1700~1820)0.85%,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820年~1950年,实际上是从1840年开始,为便于对比,从1820年算起)0.0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期(1950~2001)6.4%(按我国统计年鉴计算为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增长幅度很低,仅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康乾盛世”的1/21,仅相当于世界同期经济年均增幅的1/8,而这一阶段正是欧美诸国的大发展和日本崛起的时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50多年,尽管历经曲折,其增长速度却提高了197.5倍,1年等于旧社会的190多年,相当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增长速度的2.26倍。这充分表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假如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恐怕连民族独立也无法实现。
再进一步分析,在我国发展的55年中,后26年又与前29年不同,如图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The World Economy:Historical statistics(2003)》及其首席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和中国经济史专家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计算。GDP值按麦迪森的平价购买力(PPP)数据标识。
上述数据表明,改革开放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相当于前29年的1.36倍,相当于同期世界年均经济增长率的3.13倍,昭示中国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说得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
再来看一看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发展趋势。
表3 1973年~1998年25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
││世界 │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
│25年增长率(%)│ 3.0 │ 6.84 │ 2.98 │ 2.00 │ 1.76 │ 2.10 │ 2.79 │
└────────┴───┴────┴────┴────┴────┴────┴────┘
资料来源:根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计算。
如果按购买力计算,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已从1950年的5%提升到2003年的12.6%,仅次于美国 (21.1%)。按照经合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将达到20%,而美国则为19.7%。按照2004年9月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年贸易和报告》的说法,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主要动力。
这一比较分析,证实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的规律性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当然,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还具有生命力)。我们坚信:和平崛起有望,赶超指日可待。这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起来。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是大国,也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垮,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垮不了。”[3]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美国史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