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楼宇,为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在楼宇智能化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基于该项技术的应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并且各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关于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就楼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当前在建筑电气领域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应用
引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住宅智能化的要求也提高了。作为楼宇智能化实现的重要环节,电气自动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应用的给排水系统以及空调制冷系统都是利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楼宇智能化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人体感应控制系统在重大场所的设置,同时也实现了办公室中灯光控制、智能化窗帘以及空调抽风等现代化操作。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低碳和环保的功效。
1 楼宇电气自动化设计概述
对于现代建筑设备自动化设计中,建筑电气系统功能的发挥十分关键,这是建筑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基本条件,同时能够实现系统组合的优化,使相关资源与能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建筑防雷、监控系统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协调性与统一性,促使建筑设备弱点设计在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体现。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置了中央管理统计机,该系统将操作、报警、优化、打印等各项功能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显然是传统仪表控制功能不具备的特点,与此同时,在分散了集散控制系统之后,人机交互也得以实现,系统管理的统一性得到提升。其次,楼宇智能化电气设备接地设计对于建筑接地系统而言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与建筑供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基于传统接地设计控制理论的建筑电气设计沿用了集散统计机系统,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干扰。而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2 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工程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出现三点问题。首先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受限。在我国发展现阶段,多数的智能化技术仅仅是应用于各种机械的发动机与发电机使用当中,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普及。想要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水平进行提升,进而将其在我国更多的领域中开花结果,就必须针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创新改革与积极鼓励推动发展应用起来。然后是在智能化的整体水平方面不够高的问题。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较,国内的智能化技术水平犹如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一样弱不经风,对于国外很多优秀的智能化技术理论实际应用工作没有开展开来,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指国内的智能化技术在使用中缺乏创新能力。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才不会失去应用意义。另外,针对我国当前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必须进行创新,否则是很难满足电气工程实际施工质量要求
3 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应用中的相关对策
3.1 智能化建筑制度的规范化
完美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设计单位和建筑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一个不具备舒适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建筑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智能化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保证个人设备的安全。尤其是对于一些投资成本较高、人员比较密集的智能化楼宇,其安全性就更为重要,更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政策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有效统一的建筑政策规范的制定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智能化楼宇规范制定的研究无需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只要对目前现有的规范制度进行一定的整理合并,就可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智能化建筑制度规范,为未来智能化建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2 电气接地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
电气接地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作用突出,这一环节能够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是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的电气接地系统主要包括3种,分别是TN-S系统,TN-C系统,TN-C-S接地系统。其中,TN-S系统的中性线以及保护接地线共同在变压器中性点的位置能够实现接地,因此,这一系统的基准电位往往比较安全,系统本身的运行也比较可靠;TN-C系统的结构呈现三相四线制,具有较少的接线,能够大大地节约成本。TN-C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中性线只有在负载平衡的状态下才不带电,但是智能化楼宇中的单项负荷相对较大,所以导致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TN-C-S系统主要由两个系统分两部分组成,这种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可以降低设备对地的电压,但是由于对地电压的大小往往不够平衡,因此,需要在户外布置接线控制平衡。综合分析,若不出现三相电压时,两种系统的结合能够保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
3.3 防雷保护
自然状态下的智能楼宇同样会受到雷电的干扰,所以在智能楼宇当中建立有效的防雷措施非常重要。通常智能楼宇的防雷保护措施,只是把避雷设备安置在建筑物的顶端,由接地线、引线和受累装置组成。但是智能楼宇内部会涉及到很多的高端电子设备,这些高端电子设备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尤其是在雷雨季节很容易就会受到雷电的攻击,系统一旦受到攻击轻者会对电子系统造成干扰重者则会导致系统瘫痪,所以做好智能楼宇的防雷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在设置智能楼宇防雷保护措施时,可以利用楼宇和接地引线与大地形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将楼宇外层能够导电的部分和防雷系统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有效的防雷目的。
3.4 电气保护
楼宇智能化中所要实现的电气保护功能主要从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屏蔽与防静电接地这五个方面做起,其接地阻值应分别小于 4Ω、4Ω、4Ω、10Ω、100Ω。交流工作接地是指在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或者中性线(N)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中没有通电的金属部件使用金属线与接地体进行连接,但是不能与保护接地线或者中性线连接;直流工作接地指的是用截面积较大的铜芯绝缘线连接电子设备,使接地电阻降低;防雷保护接地指的是采取一系列防雷体系预防雷电对建筑内的电气系统造成伤害;屏蔽与防静电接地是现代建筑中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楼宇的自动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需要不断优化和丰富控制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楼宇智能化建设中设备的高效运转以及协调运转。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智能化设备资源的整合,确保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最终促进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保证楼宇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谭桂芝.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
[2] 高榕.浅析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12.
[3] 符明.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方面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34(35):87-88.
[4] 赵利娟. 立足网络大环境迎接综合布线发展新机遇———访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宇山[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01):36.
论文作者:李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楼宇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防雷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